《新嫁娘詞三首·其三》古詩原文及鑑賞

《新嫁娘詞三首·其三》古詩原文及鑑賞

  《新嫁娘詞三首·其三》

  .[唐].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翻譯】

  三日入廚下,新婚第三天進入廚房,

  洗手作羹湯。洗淨手細心試做羹湯。

  未諳姑食性,因不熟悉公婆的口味,

  先遣小姑嘗。便先請小姑前來品嚐。

  【題解】

  這是一首描寫新嫁娘巧思慧心為人媳的詩。前二句說,按習俗,女子出嫁 第三天,便要下廚房做菜。“三日”,正是“新嫁娘”入廚之日;“洗手”,言新媳婦做事謹 慎,潔淨爽利,也標誌著在婆家勞動的開始。後二句寫新嫁娘的細心、聰慧。飯的硬軟 要適度,菜的鹹淡要合味,不知婆婆的口味怎樣? 怎樣才能讓婆婆滿意?新嫁娘想到 了絕妙的一招:先讓小姑嚐嚐羹湯。小姑與婆婆最親近,最瞭解婆婆的食性,透過小姑 的口味可以推知婆婆的口味,故這一招是十分靈的。此詩寫出了新嫁娘的巧慧之心, 小姑的活潑天真,以及婆婆巧入新媳婦彀中的事,富有情趣,耐人尋味,也是一首極富 家庭生活情趣的小詩。此詩純用白描,注重細節,細膩地刻畫了新婦的內心活動,塑造 了一個細心、聰慧、伶俐的新嫁娘形象,真是逼真、傳神,正如沈德潛所評:“詩到真處, 一字不可移易。”故感人之尤深也。

  【鑑賞】

  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詩,從唐至今的詩選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選了這首詩,說明這首詩自有其獨具的魅力。

  這首詩寫的是一位新嫁娘初到婆家的謹慎小心的心理及其行為表現。“新媳婦難當”,剛到婆家,一舉一動都得小心翼翼。一方面怕人笑話,另一方面怕來自婆婆的冷眼或斥責,這是封建社會里新嫁娘的`普遍心理。這位新嫁娘是怎麼應付這種情況的呢?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古代女子出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要下廚房作菜。“三日” 正見其“新”,“洗手”見其衛生、潔淨,也表現了新嫁娘的鄭重其事,一心想把這一頓飯做好。

  但怎麼才能做好這頓飯呢? 自己從來沒有與婆婆一起生活過,一點也不瞭解她是喜歡辣呢還是喜歡鹹,是喜歡麻呢還是喜歡酸。而這頓飯婆婆是否喜歡是問題的關鍵。如果糊里糊塗地做一頓飯端上去,肯定會引來婆婆的不滿。這樣人們不但會覺得她不會做飯,還會說她母親指教得不夠。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對了,小姑不是在旁邊嘛! 她從小與婆婆一起生活,肯定知道婆婆的口味,何不去讓她嘗一嘗呢?於是這位聰明的新嫁娘不但把問題解決了,同時還拉近了與小姑的關係,改善了自己在這個新家裡的人際關係。“食以味為先”,只要口味合婆婆的意,別的倒在其次了。於是新嫁娘終於做了一頓合乎婆婆的口味的飯菜。這正是本詩的最後兩句: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首詩透過對一個剛出嫁的姑娘在婆婆家第一次下廚做飯時所遇到的難題(“未諳姑食性”) 及其解決,刻畫了一個聰明機靈的新嫁娘的形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