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二》詩詞鑑賞

《感遇其二》詩詞鑑賞

  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迴圈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註釋

  豈:難道。

  伊:那裡,指江南。

  歲寒心:耐寒的本性。

  薦:進獻。

  嘉客:嘉賓貴客。

  奈何:無奈。

  阻重深:山高水深,阻隔重重。

  運命:命運。

  迴圈:週而復始,變化莫測。

  尋:探求。

  徒言:只說。

  樹:種植。

  此木:指丹橘。

  陰:樹陰。

  翻譯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

  經冬不凋四季常青。

  豈止南國地氣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秉性。

  薦之嘉賓必受稱讚,

  山重水阻如何進獻?

  命運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迴圈奧秘難尋。

  只說桃李有果有林,

  難道丹桔不能成陰?

  賞析

  此詩為《感遇》組詩中的第二首。屈原曾寫過一篇《橘頌》,歌頌橘樹“橫而不流”的堅貞品質。這首詩託物言志,所表現的即是屈原《橘頌》之意。詩人以凌霜傲雪、經冬不凋的`丹橘自喻,與世俗的桃李做鮮明對比,寓意深刻。全詩婉而多諷,含蓄蘊籍。

  本詩的語言清新簡練,抒發胸臆的同時,給了讀者馳騁想像的空間。全詩平淡而渾然天成,時時發問的句子達到了正反起伏的效果,而語氣卻是溫文爾雅,不著痕跡中,哀傷、憤怒盡情抒發,可謂爐火純青。

  張九齡

  張九齡簡介

  (673-740)唐代大臣、詩人。一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少聰慧能文,唐中宗景龍(707-710)初年進士,為校書郎。後又登“道侔伊呂”制科,為左拾遺。唐玄宗開元(713-741)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為唐代名相。張九齡才思敏捷,文章高雅。其詩早年詞采清麗,情致深婉,為詩壇前輩張說所激賞,被貶後風格轉趨樸素遒勁。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二十卷傳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