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紅樓夢》中人物趙姨娘形象散文隨筆

淺析《紅樓夢》中人物趙姨娘形象散文隨筆

  在小說《紅樓夢》中,好多人物的形象特別豐滿,個性也是十分鮮明,給人一種很強的立體畫面感。但是人物中有一個趙姨娘,她儘管出臺亮相的次數較多,可是卻給讀者並沒有留下多麼深刻的影響。好像是可有可無,但既然是可有可無。那麼作者又為什麼要寫她?這我們就從整體上對這個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趙姨娘和周姨娘一樣,也是賈政的一個小妾。她以前是賈府的丫環,後來升成了妾。那麼她又是如何樣由一個丫環轉變成妾的?是因為她年輕漂亮,還是端莊賢淑?漂亮好像不是,因為小說中並沒有提及到,甚至連暗示的地方都沒有。那麼賈政又是怎麼喜歡上她的?這就要從他自身入手。賈政是一個很喜歡舞文弄墨的文人,這種人往往只會喜歡和認可兩種女人。一種是非常漂亮的,另一種是比較端莊嫻靜的。那麼我們也就不難推測出趙姨娘應該是屬於第二種了。由此前面關於她如何由丫環變成小妾的問題,也就可以這麼認為了。

  趙姨娘生有一兒一女,兒子是賈環,女兒是探春。她的地位有沒有因此而發生變化?沒有,根本沒有。因為在封建社會中,妾也只不過是一種工具而已。是一種生育繁衍的工具,也是一種供別人追逐聲色犬馬的工具。放到我們當今的社會中,也就是小老婆。各位試想,是大老婆有地位,還是小老婆有地位?廢話,當然是大老婆了。在封建社會中,大老婆就是妻子,而小老婆只是妾。妻是名媒正娶比較正式的,而妾卻是隨便納入的,二者有著本質性質上的不同。這麼說來,其實妾也就是一種下人,是被人奴役和壓迫著的。

  在賈府中,趙姨娘的身份地位是比較低下的。在小說中,她的地位看起來很是特殊。既不像是主人,也不像是下人。表面上看來給人一種介於主人和下人之間的感覺。其實錯了,她的地位和下人沒有什麼不同,可以說本質上是一樣的。有一次她和一個丫環吵架甚至還打了起來。那丫環就說趙姨娘是賈府花錢買來的,自己也是買來的。只不過是乾的活不一樣罷了,都是下人。為什麼要抬高自己,作踐別人。趙姨娘聽丫環說自己是下人很是惱怒,她認為自己為賈府生了兩個孩子,貢獻已經是很大的了。雖然比不上王夫人,但也差不了多少。其實是她不自知,她還是一個下人。不管做了什麼,本質上是不會改變的。她不自知,也就沒有自知之明,當然就讓別人嫌惡了。

  兒子賈環出去和丫環們玩牌,結果輸了錢。他耍賴皮不給,丫環們不依。結果他就大哭大鬧起來,恰巧被寶玉路過看見了,於是就說了賈環一通,順便給了他點錢讓他繼續去玩。賈環生氣了,回家後將事情告知了趙姨娘。趙姨娘聽說是丫環們,氣呼呼要去評理。後來得知寶玉也在裡頭,更是氣不過。就大罵賈環不識好歹。人家寶玉是什麼人,你是什麼人。犯不著去得罪和衝撞人家。正說著恰巧被鳳姐從窗外聽到了。鳳姐就說大白天裡教育她的環兄弟。他是主子,你是下人。你雖然是他的母親,有生他的權力,卻沒有管教他的資格。

  母親管教兒子,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你鳳姐是什麼人,幹嘛要去插手和干涉。依據常理該是如此,可是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中,並不是這樣的。主子就是主子,下人就是下人,而且界限是非常鮮明的。元妃省親,當奶奶和父親的都要出門跪迎。並且是唯命是從,畢恭畢敬。因此,鳳姐是有權利干涉的,她是在維護這種森嚴的等級制度。

  趙姨娘家裡出了事,賈府上下是連一點反應都沒有。一次趙姨娘和女兒探春提到探春舅舅的事。探春當時很生氣,根本就不認那個舅舅。說做大官王子騰才是她舅舅,也就是王夫人的兄長。而不認趙姨娘說的那個。還說哪裡又冒出了一個舅舅,氣的趙姨娘幾乎暈了過去。

  各位看官請注意一下這個"冒"字,是沒有根據,突如其來的意思。探春是趙姨娘的女兒,而不是王夫人的女兒。趙姨娘的兄弟才是探春的親舅舅,這是不容質疑的事。但為什麼探春不認那個舅舅?因為趙家不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任何一家,無權無勢。認也有的只不過是拖累。她是庶出,又是女孩子,本來在賈府的地位就不高,為什麼要受那罪?由此可見,封建社會扭曲了人的靈魂。甚至連“血濃於水”的親情關係,也要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和估定。這實在可以說是一種悲哀,是人類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趙姨娘身份地位低下,但是她卻還很不守本分。常常惹是生非,令好多人嫌惡。賈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對她沒有什麼好感。就連平時一向仁厚的王夫人,也怨她處處生事。她和丫環的關係也不好,甚至連女兒探春也不大看得起她。她和晴雯等丫環吵架就罵人家是娼婦之類,簡直叫人無法想象。作為兒女成雙的她,這樣做不但會惹人厭煩,而且還有失身份。

  她勾結巫師馬道婆,串通一氣想要取鳳姐和寶玉的命。二人幾乎被她害死。賈府上下是一片慌亂,而她卻在老太太面前說寶玉不行了,趕快料理後事。這使得老太太很生氣,叫她出去。殊不知寶玉是老太太最喜歡的人。而鳳姐又很會見機行事,迎合老太太的心思,深受老人老人喜愛。她得罪了這兩個人就是得罪了老太君。得罪了老太太,就等於是得罪了賈府上下所有的人。這對於她以後的處境是很不利的。這種做法實在是愚不可及。

  趙姨娘給人一種很壞的感覺,好像使人產生不了同情。而有的,卻大多是憎惡。其實,她本身就是一個悲劇。一個可憐亦復可悲的人物。她所做事,也不過是一種對自身不平命運的反抗,對自身所處地位和黑暗社會的反抗。大凡“物不平則鳴”,這是常理中的事。她的本質,其實還是善良的。我們不能只看表象,而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質中去,認識到事物內在性的東西。

  趙姨娘本身就是一個下人,這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中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可她卻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一心一意想要當賈府的主人。而這個願望根本就不可能達到的。因為當時社會與她是不會達成那種妥協的。願望和慾念達不到,就會有苦楚,就會有反抗。可以說她的所作所為,皆是出於本能意識上的一種反抗。造成這種悲劇的產生,我們要用哲學上的內外因去全面看待。而不能只依靠傳統觀念去做單個方面的片面性去分析和評定。因為這樣做顯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學的。趙姨娘的悲劇命運是自身慾望過重和當時社會共同作用的產物。如果換個環境,放在另一個時代和社會。或者她沒有當主子的慾念,本本分分做人,她也許就不會受那麼多苦了。

  “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話是說的一點也沒錯。對於《紅樓夢》中趙姨娘這個人物,我個人認為和其他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一樣 ,也是為了批判當是黑暗腐朽的封建社會。只不過描寫的是一個被社會扭曲化了的靈魂而已。對於上面所做的說法,可定還有很多遺漏和不足。只是限於個人學識有限,不能充分說明,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已。因此還望各位看客能夠多多包涵,多多指點才好。在此,我先謝謝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