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

  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透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篇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課採用了“文包詩”的形式,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的確是培養學生聯絡語言環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後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在傳統教學手段的執行之下,本課教學目標需三教時達成,但本課希望憑藉設計科學的教案和課件,運用激勵性評價手段調動學生朗讀、想象、領悟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預計用兩課時就可以達成教學目標。

  教案經過數次修改,課堂教學順利達成預設目標,其間不乏可取之處,如: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找出了能體現兩人依依惜別的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學生交流讀的感受後,進行引讀:兩個“一會兒”看似隨便,不禮貌,其中恰恰蘊含著深深的惜別之情。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經驗進行體會,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沒有停留在表面。課堂上我抓住生成,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拓展想象,運用課件進行演繹,使得他們的感悟更深刻。

  課件中有李白送別情景的動畫場面。這一課件的設計符合媒體組合教學多感官配合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這一課件的設計同時也體現了現代教育媒體的延伸功能,向學生提供了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現象與過程,加深了學生對"依依惜別"之情的感悟。這樣,既展示了媒體組合教學的最佳化功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調節了課堂氣氛;還加深了學生感悟,突出了教學重點。這樣設計切合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昇華理解,透過背誦把"依依惜別"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並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同時體現了師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貫徹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有利於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課件配合下的多形式朗讀朗讀在課堂上掀起了一個高潮,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形象更是調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為學生課後語文實踐活動的高質量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課後,我最感遺憾的是自己的講課和學生的閱讀感悟時間相當。儘管評價激勵手段的運用激發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變熱鬧了,但是個別學習能力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沒有足夠進行深入思考的時間。怎樣在今後的課堂上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得到有效訓練,是我今後要著重探索的問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篇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短短的28個字表達了一種對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時又有一種開闊大氣的意境。

  這節課的目的,既想教給學生一種學習古詩的方法,又希望學生能發散思維,大膽想象。在教學設定上先讓學生逐步理解字、詞、句,再整體把握這首詩的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感情朗讀。最後把靜態的畫面更具體化,讓李白對友人說話,活躍課堂,開闊想象。

  在操作過程中,對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不夠好,在解釋字、詞、句上佔用的時間過多,有點拖沓,導致在朗讀方面的用的時間較少,想象力這一環節因時間關係而不能盡情發揮,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在表揚學生方面做得比較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讚揚學生的用詞比較格式化,感覺與學生還是有點距離。

  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學到很多新的教學技巧,但同時有產生一種困惑:傳統的教學重基礎缺創造,新課程重創造而底蘊不足,精於思維而表達卻跟不上。究竟這兩種教學方式是否只取一瓢,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篇三:

  近日,我參加了市現場優質課西片競賽活動,“幸運”的抽到了古詩。儘管之前研讀了幾遍該教材以備“中獎”,但頂真起來一時慌了神,手忙腳亂的忙活了一個小時,就匆匆地進了課堂。

  四十分鐘的時間一滑而過,課一結束整個人頓時輕鬆了許多,坐下來不由地就反思起剛才的那一堂課來。我自己感覺自己整堂課如“蜻蜓點水”般,引導學生對詩的意境體會得很膚淺,這是主要的問題,具體說來有這幾方面不足:

  首先在知詩人一環節向學生介紹詩人時還不夠到位。講大詩人李白寫的詩想象力豐富,可以透過具體的詩句來引導學生了解詩人作品的這一特點。具體表現在學生學過的《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以及《贈汪倫》中的第二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然我在課堂中只是很直白的提了一下,對李白的“故人”孟浩然介紹的也不夠詳細,簡簡單單一兩句話了事。其實學生對文字的相關資訊瞭解的越多,就越容易走進文字。

  其次學生對古詩意境的體會應建立在熟知古詩內容的基礎上。在瞭解詩意時,我請學生結合註釋,想想每句詩寫了什麼,並劃出不解的字詞,這樣安排應屬合理。但隨後我卻未交流解決學生不理解的字詞而直接差不多是由我說出全詩的大意。或許是因為當時心急,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教學設想“接下來該幹什麼,完成什麼教學內容”,至於學生“學情”根本就沒意識到,說來還是專業水平不足導致的'。總習慣讓學生跟著老師走,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何不先交流交流孩子們不理解的字詞,再結合詩文的註釋讓孩子們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教師再適時的加以引導就可以了。

  由於學生對古詩的詩意瞭解是教師硬灌的,所以在入詩境中當我發問“為什麼詩人說孤帆遠影碧空盡,難道是因為當時江上只有一條船嗎?”課堂一下子冷了場,過了好一會兒一兩個學生才站起來回答,可答案都不靠邊。孩子們說什麼當時江上有霧,只看得見一條船,又說當時江上只有一條船。孩子們這麼一答,可把我嚇懵了。支支吾吾,慌里慌張,最後沒法,我給出了答案。梯子沒擺正,怎可往上攀!不妨語境還原,讓孩子們來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分別的場景。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的情況下,好朋友離別之際彼此會說些什麼,神情、揮手告別的動作等方面讓學生去大膽想象,即興表演。這樣一來,勢必會極大的激發起學生的思考熱情,透過表演、感悟,再現當時詩人可能的離別場景。教師再結合文中插圖作拱手抱拳狀順勢點撥:一直十分欣賞的好友孟兄即將遠行,心中真是萬分不捨。此時詩人眼中只有好友,只有好友乘坐的那隻帆船,哪還會顧及其它的船隻。你看,縱然好友乘坐的船隻消失在天邊,詩人還久久地佇立在江邊,不願離去。如此一來,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詩境,領悟到詩歌所要表達的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

  上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最想說的就是以上這些。儘管文筆拙嫩得很,可能有些思想意識還比較狹窄,但我只是把它當成是對自己教學的一次反省,不為別的。實實在在的行事,認認真真的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