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中國文明的外延》閱讀答案

季羨林《中國文明的外延》閱讀答案

  中國文化的內涵

  季羨林

  我曾經把文化分為兩類:狹義的文化和廣義的文化。狹義指的是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政治、經濟、倫理、道德等等。廣義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所創造的一切東西,連汽車、飛機等等當然都包括在內。

  週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為三個層次:狹義的、廣義的、深義的。對於深義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在狹義文化的某幾個不同領域,或者在狹義和廣義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領域中,進一步綜合、概括、集中、提煉、抽象、昇華,得出一種較普遍地存在於這許多領域中的共同東西。這種東西可以稱為深義的文化,亦即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為本質或最具特徵的東西。”他舉日本文化為例,他認為日本深義的文化的特質是“苦澀”、“閒寂”。具體表現是簡單、質樸、纖細、含蓄、古雅、引而不發、不事雕飾等。

  我不想從民族心態上來探索,我想換一個角度,同樣也能顯示出中華文化的深層結構或者內涵。

  中國哲學同外國哲學不同之處極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別之一就是,中國哲學喜歡談論知行問題。我想按照知和行兩個範疇,把中國文化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認識、理解、欣賞等等,這屬於知的範疇;一部分是綱紀倫常、社會道德等等,這屬於行的範疇。在這兩部分的後面存在著一個最為本質、最具有特徵的深義的中華文化。

  寅恪先生論中國思想史時指出:“南北朝時,即有儒釋道三教之目。故自晉至今,言中國之思想,可以儒釋道三教代表之。此雖通俗之談,然稽之舊史之事實,驗以今世之人情,則三教之說,要為不易之論。故兩千年來華夏民族所受儒家學說之影響,最深最巨者,實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關於學說思想之方面,或轉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對中國思想史仔細分析,則不難發現,在行的方面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則是佛道二家。潛存於這二者背後那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深義文化是三綱六紀等倫理道德方面的東西。

  專就佛教而言,它的學說與實踐也有知行兩個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義,如無常、無我、苦以及十二因緣等等,都屬於知的方面。八正道、四聖諦等,則介於知行之間,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與知密切聯絡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輪迴,則完全沒有倫理的色彩。傳到中國以後,它那種無父無君的主張,與中國的三綱六紀等等,完全是對立的東西。在與中國文化的劇烈衝擊中,佛教如果不能適應現實情況,必然不能在中國立定腳跟,於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偽裝,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別強調“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義以適應中國具有濃厚綱紀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見中國深義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禦了。

  (節選自季羨林《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狹義的.文化包含於廣義的文化中,深義的文化則是普遍地存在於狹義和廣義文化的領域中的共同的東西。

  B.簡單、質樸、纖細、含蓄、古雅、引而不發、不事雕飾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質的東西,正是日本深義文化的特質。

  C.中國文化的內涵可以從民族心態或哲學範疇去探究,作者認為深義的中華文化存在於“知”與“行”兩部分文化的後面。

  D.最具中國特色的深義文化是潛存於佛道二家背後的三綱六紀等倫理道德方面的東西。

  14.下列對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原始佛教中也有“知”與“行”兩個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輪迴”等是與“知”密切聯絡的“行”,這些“行”不帶倫理色彩。

  B.佛教文化雖然不是本土文化,但傳入中國後,在“知”方面對華夏民族的影響反而更甚於儒家。

  C.原始佛教非但不強調“孝”,還主張無君無父,而後在中國綱紀文化衝擊下,不得不歪曲原義以求得生存。

  D.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後為適應中國社會而做出某些偽裝,披上倫理的外衣,這顯示了儒家深義文化的力量之大,不可抗禦。

  15.結合全文,概括作者關於“中國文化的內涵”的觀點。(3分)

  答案:

  13.C(A錯在後半句與原意不符,B錯在將“具體表現”等同於“特質”,D錯在“佛道二家”應是“知”“行”兩者)

  14.D(是中國深義文化,而非儒家深義文化)

  15.中國文化由“知”和“行”兩方面構成,最具有中國文化特性的深義文化是“知”與“行”背後的倫理道德(三綱六紀)。(3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