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寫仁的語句

論語中寫仁的語句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夠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語調,表示不同的語氣,句未有一個較大停頓的語言單位。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中寫仁的語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中寫仁的語句1

  1、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7、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8、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9、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0、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11、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2、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3、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14、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15、巧言令色,鮮矣仁!

  1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17、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18、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9、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20、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21、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3、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仁義之路)也?

  24、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25、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26、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27、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8、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2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2、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33、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論語中寫仁的語句2

  1.“立人達人”之謂仁

  《論語·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在這句裡,孔子認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仁的表現。自己立得起來,也幫助別人立起來,自己過得通達,也幫助他人過得通達,也就是“推己及人”,見到自己,也要見到他人,見到眾生,是大愛,表現出了儒家的利他心。

  2.仁不難做到

  《論語·述而》: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認為,仁心離人很近,不是很高大上的存在,也不難去做,如果一個人決定要行仁道,那麼當下就有了仁心。

  3.克己復禮

  《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弟子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一個人要求自己遵循禮樂制度,就是有仁的表現了。具體如何做呢,孔子說,不合乎禮的不看,不合乎禮的不聽,不合乎禮的不說,不合乎禮的不行動。禮,既包括禮節、禮貌,還代表制度規則。換句話說,按制度辦事,不破壞規則就是克己復禮,就是仁。

  4.仁者愛人

  《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樊遲問什麼是仁,回答了兩個字“愛人”。愛護他人就是仁者。

  由此可知,儒家所言的仁,是一個很廣義的概念。仁是動態的,是在人際關係中才能體現出來的一個價值判斷,當談到仁的時候,也意味著行仁、在孔子的語境中,仁和行動是不可分的,是需要踐行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