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學習的句子

論語中學習的句子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從語氣上分,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那麼什麼樣的句子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中學習的句子,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中學習的句子 1

  (1)當別人不瞭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論語》中有談學習態度的,也有談學習方法的,請簡要回答。 談學習態度的:學而不厭 學而時習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談學習方法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溫故而知新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

  (5)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孔子感嘆時光易逝,以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求學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7)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來表示;

  (8)闡述讀書求學問的態度是以求學為快樂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中學習的句子 2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語出《論語.學而》。這是《論語》第一章第一句,學習的本義。孔子說:人做學問,就要把所學知識及時用在生活實踐上去,同時經常去溫習學過的知識,就會體驗到學習的無窮快樂。

  如果每天只是學習而不用於實踐,那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沒有快樂而言,也就很難有所成就。經常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就會產生很多新的理解新的認識,這也是很令人喜悅的事。

  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語出《論語.學而》。這句說的是學者的日常言行的一個基本要求和態度。孔子說: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飽暖安逸,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奮敏捷,言語謹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並向他學習,糾正自己的錯誤,這就可以稱的上是好學習的君子了。

  三,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語出《論語.為政》。這句話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孔子說: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就可以獲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識,就可以當老師了。

  尤其是《論語》這樣的經典,常讀常新,每讀一遍,都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穫。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一本好書就要反覆溫習研磨,自己的理解認知才能從片面到全面、從淺薄到深刻、從低到高不斷的加深。

  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語出《論語.為政》。這是學者做學問最基本的態度問題。孔子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實的智慧!平常看很多人愛面子,喜歡不懂裝 懂,這就是不踏實,不認真,不是做學問的態度,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這,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語出《論語.雍也》。這是孔子對三個學習層次的總結。孔子說:學習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藝,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強調了愛好和興趣在人們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真心樂於學習,專心學習,才能感受其中的快樂。沒有樂趣的學習是枯燥的,也是難有所成的,看看古今中外的偉人、科學家,無不是對本領域學問充滿樂趣,沉醉其中,才學有所成的。

  四,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語出《論語.為政》。這句是對學習方法的重要總結。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無所得,容易使人拘泥刻板,流於教條主義的泥淖;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因不切實際而疑惑不解,白白浪費了時間卻無所成,所以就要思考和實踐相結合,學習才會 大有長進。

  論語中學習的句子 3

  1、學與思的結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這句話的大意是: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知;只思考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求學者無不想透過學習而有所收穫,但古往今來,為何學者如牛毛,而成者如麟角呢?其根本原因是學習方法不當,沒有做到學與思的有機結合。例如學習語文離不開背誦,特別是名詩名文必須要逐字逐句,甚至是一字不漏地背誦,但背誦絕不是死記硬背,機械式的記憶,而是要在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句式的特點及內在的邏輯聯絡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這樣背起來才連貫,不會結結巴巴,不會把句子讀斷,或增一字減一字,從而形成學習語文的語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誦不是求知的目的,求知的目的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前擔下學會運用知識。如果硬背,機械式的記憶,完全不領悟文章的含義,像鸚鵡學舌那樣,就不可能活學活用知識。由此可見,要想提升自己,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就必須努力去學,並把學與思密切結合起來,做到“口而誦,心而惟”,這樣才能在死的書中,讀出活的知識來。

  2、注重複習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認為學了知識後,並按時去複習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同時更認為溫習已學過的知識,從中會有新體會、新發現。這兩點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也不過時,值得我們借鑑。

  通常我們把複習叫作“炒現飯”,認為這項工作意義不大,不如用這個時間去學新的知識。其實不然,因為學的知識越多,遺忘就越快,如果不及時複習,所學的知識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樣,收穫甚少。求學者一定要認識到複習的重要性,絕不能把它當作可有可無的事。複習過程就是與遺忘作鬥爭,複習做得紮實,就能喚醒過去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回憶起當時獲取知識的情景,使之成為一段段美好的回憶,這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溫故”何能“知新”?這裡僅舉當代作家畢淑敏讀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來闡述這個道理。8歲時她初識文字,看到美麗善良的人魚公主居然變成大海上的水泡,讀出的是傷感;18歲情竇初開,讀出的是愛情;28歲初為人母,讀出的是對人魚公主家人的關切;38歲開始寫作,再讀竟不由自主地探討起安徒生的寫作技巧來了;48歲為了寫這篇文章,讀出了此篇是寫靈魂的故事。這樣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收穫和體會,常讀常新,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這個典型的事例是對孔子“溫故知新”觀點的最好詮釋。我們在學習中千萬不可忽視複習,凡是創新都有一個溫故、反覆探究的過程。

  3、向他人、向社會學習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述而》

  子入太廟,每事問。——《八佾》

  孔子主張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以他人為師。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閱歷,吸取知識的途徑、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向他人學習,就能夠取長補短,彌補自己平時學習的不足。正如柏拉圖所說:“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仍只有一個蘋果;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我們互相交換,每人就有了兩種思想”。孔子雖強調“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可以與道不同的人一起學習,交流學問,這反映了他在治學方面的博大胸襟,謙虛寬容,海納百川,學說上是對手,學習上是朋友。向社會學習,“每事問”,這既是一種學習態度,更是一種學習方法。因為除了向老師學習外,更要向他人、向社會學習。孔子在這方面給我們做出了表率,韓愈在《師說》一文中寫道:“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長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可見孔子成為一代聖人,絕不是先天俱備的,而是後天努力學習的結果。“三人為師”“每事問”,“不恥下問”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能成就聖人,自然也能成就一切做學問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