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21個之字意思

蘭亭集序21個之字意思

  《蘭亭集序》是我國東晉時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在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等人到今浙江紹興蘭亭“俢禊”時,會上各人作詩,其為之詩集寫的序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蘭亭集序21個之字意思,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詞。如:

  ①“之二蟲又何知?”“之”表示“這”,意為“這兩條魚又怎麼知道?”

  ②“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之”表示“這樣”,意為“(他)是我的老師,像這樣(我)又怎麼(可以)詆譭他呢?

  ③“請京,使居之。”“之”代指處所,表示“那裡”。

  ④“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之”,此,指陳堯諮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2、“之”用作第三人稱代詞。這種情況出現得比較多,在課文中屢見不鮮,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識之”,意即默默地在心裡記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問之”,“之”指代他(扁鵲),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扁鵲)”。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著肩上,急執之。”“之”指代它(鬼),“急執之”意即趕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動詞,意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準備到南海去,怎麼樣?”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詞,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筆者以為也最複雜,可以分為下面三種:

  ⑴“之”用作結構助詞,相當於“的”,如:

  ①“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意即“孔子的學問,最終是靠不怎麼聰明的曾參傳下來的”。

  ②“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兩個“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捨”。

  ⑵“之”字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

  ①“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之”在這裡沒有實在意義,用於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同樣,“之”在這裡也沒有實在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種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時候混淆,應注意區分,以免弄錯。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也無實義。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調節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

  ②“填然鼓之。”在這裡,“之”也是單純調節音節,沒有實義。

  《蘭亭集序》逐句翻譯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翻譯: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舉行祓禊活動。

  講解:“永和九年”是用年號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帝王確立的年號加上序數詞紀年;“癸丑”是用干支紀年法紀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進行依次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來紀年;這一年為東晉穆帝確立“永和”這一年號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兩種紀年方法一般單用,這裡疊用有清晰紀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韻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紀月法紀月,即:三月。“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狀語後置。“禊”為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蘭亭集序》還有個別稱叫“禊帖”。

  原文: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翻譯:有賢德的人都來(到這裡),年輕的、年長的都(在這裡)會集。

  講解:“賢”“少”“長”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意為“有賢德的人”“年輕的人”“年長的人”;“至”“集”後都省略了介賓短語“於此”,作狀語。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翻譯:這裡有高大險峻的山嶺,茂盛高密的樹林和竹叢;又有清澈激盪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

  講解:“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個短語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辭,翻譯時都需要調整。“映”為動詞“輝映”,“帶”為致詞“環繞”,其後省略了介詞“於”。

  原文: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翻譯:(把水)引來作為飄傳酒杯的環形渠水,(人們)在它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絃齊奏的盛況,(可是)飲一杯酒,賦一首詩,也足夠用來痛快地表達幽雅的情懷。

  講解:“引”後省略了賓語“之”,代“清流激湍”;“以”為承接關係的連詞,不譯;“列坐”後省略了介詞“於”;“一觴”“一詠”為動詞性短語“飲一杯酒”“詠一首詩”;“以”為介詞“用來”。

  原文: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翻譯: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微風和暖。

  原文: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翻譯:抬頭觀望遼廓的宇宙,低頭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來放眼四望、舒展胸懷的(景觀),(都)足夠用來讓人盡情享受視聽的歡樂,實在快樂啊!

  講解:“之”為定語後置的標誌;“品類”為名詞“世間萬物”;“所以”為固定結構“所用來……的景觀”,“極”為動詞“盡情享受”。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翻譯:人們彼此相處,俯仰之間(就是)一生。

  講解:“夫”為助詞,不譯。“之”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俯仰”用兩個動作表示時間短暫。

  原文: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翻譯:有的人從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東西,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透過寄情於自己精神情懷所寄託的事物,在形體之外,不受任何約束地放縱地生活。

  講解:“諸”為合聲詞“之於”,“之”代所言內容,“於”與其賓語“懷抱”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晤言”“放浪”後省略了介詞“於”,“於”與其賓語組成的賓語介賓短語作狀語;“因”為介詞“透過”,與其後面“寄所託”一起形成介賓短語作了狀語。

  原文: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翻譯:雖然(人們的人生)取捨千差萬別,好靜好動,也不相同,但是,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暫時得意,快樂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待到他對於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就會隨之而來。

  講解:“取”有兩解,一為“趣”,一為“取”,這裡取“取”意。“欣於所遇”為典型的介賓短語作狀語的倒倒裝句,“所遇”為名詞性的所字短語。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翻譯:以前感到歡快的事俯仰之間已經變為陳跡,仍然不能不因此產生感慨,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終將以生命的結束為最終結局。

  講解:“之”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結構助詞“的”,在句中譯為狀語,實因古今漢語習慣不同;“之”為代詞,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的情況;“修”為形容詞“長”;“期”為“以……為最終結局”;“盡”為“生命的結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譯: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原文:豈不痛哉!

  翻譯:怎能不悲痛呢?

  第三段:

  原文: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翻譯: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的,在心裡(又)不能清楚地說明。

  講解:“合契”:古代的契分為兩半,各執其一,相合為信。“喻”為動詞“說明”;“於懷”介賓短語作為後置了的狀語。

  原文: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翻譯:(我)本來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講解:“一”“齊”為意動用法,意為“把……看作一樣”。

  原文: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翻譯: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啊!

  講解:“之”為主謂之間的結構助詞,不譯。

  原文: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翻譯: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

  講解:“時”為“當時的”,指“參加這次聚會的”;“其”為人稱代詞“他們的”。

  原文: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翻譯:即使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

  原文: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翻譯:後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於生死這件大事吧。

  《蘭亭集序》書法賞析

  談論魏晉書畫藝術。人們總會將它與“形神之辯”的審美趣尚相聯絡起來,從“形神兼備”發展到“離形神似”,講求自然。順乎神理,在藝術上這是形式表現和精神內涵的關係,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儒家的“文質”。華美與質樸的相結合,由此產生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形神兼備”的藝術品格。後來又將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書畫藝術從對外在客觀世界的表現轉向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抒發。這在晉代的書法藝術中就出現了追求“韻”的審美趣尚。從流傳的晉書墨跡來看,晉人尚韻,其主要表現為自然天成、和諧暢達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晉代書法的傑出代表,後世尊為“書聖”,其《蘭亭序》法帖也被尊崇為“天下第一行草”。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今浙江紹興西南蘭清)盛遊之事,其書從容嫻和,氣盛神凝。據傳唐太宗李世民酷愛其書法,認為《蘭亭序》是“盡善盡美”之作,死後將它一同葬入陵墓。現傳《蘭亭序》之真偽,曾有過大爭論,幾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蘭亭序》的藝術價值卻是一致公認的。宋米芾詩云:“翰墨風流冠古今,鵝池誰不愛山陰;此書雖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萬金。”歷代書家摹本不下幾十種,也是書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現象。

  《蘭亭序》在王書中雖不及其行草書札,但作為一種典雅、雙逸、瀟灑的時代風格是無人能超越或與之相伴的。那種疏朗有致的佈局,挺秀雙逸的風神,變化多端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使後世學書者感到面對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測的城樓,往往不得其門而入,單看其用筆的豐富,就有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由方轉圓、由圓轉方等種種奇妙變化,有些橫與波挑又帶有隸書遺意,變化莫測,時出新愈,平和之中見奇縱,這也是《蘭亭序》永久的藝術魅力所在,所謂“不激不勵,風規自遠”(唐·孫過庭語)正應是對《蘭亭序》之神最恰當的評語。

  《蘭亭序》為行書帖,但從其圓轉流美的行書字型中可以感覺到東晉楷法的完備,在妍美的行書中隱含著楷書的骨力。南朝的楷書很發達,但從王羲之的傳本來看,其突出成就顯然在行、草方面。與漢魏、西晉比較,王羲之書風的最大特徵是用筆細膩而結構多變,過去的書風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復帖》,而王羲之卻能把書法技巧由純出乎自然而引向較為注重華美而達到精緻的境界,與古拙相對而為“秀媚”。將這種充溢韻致的書風與《蘭亭序》描寫的良辰美景珠聯璧合,有一種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作者置身於“祟山峻嶺、茂林修竹”之間,“極視聽之娛”,抒發樂山樂水之情;與友人雅集,筋詠賞景之際,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嘆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噴發,乘興書之,為中華民族文化留下了曠世傑作。《蘭亭序》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自然形態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諧的結合,似乎有天機入神,走筆如行雲流水,進人書藝的最高境界。據說後來王羲之又寫過幾次,都不可能再達到這種境界,這就是藝術的奧妙。

  《蘭亭序》書法,符合傳統書法的最基本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其筆法剛柔相濟,線條變化靈活,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敬側、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成為“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欣賞《蘭亭序》,會獲得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作者介紹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今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蘭亭集序》王羲之的蘭亭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