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行書鋼筆字帖

蘭亭集序行書鋼筆字帖

  27、晤言:坦誠交談。《晉書·王羲之傳》、《全晉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領神會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說,對面交談。

  28、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的生活。因,依、隨著。寄,寄託。所託,所愛好的事物。放浪,放縱、無拘束。形骸,身體、形體。

  29、趣舍萬殊:各有各的愛好。趣,趨向,取向。舍,捨棄。萬殊,千差萬別。

  30、靜躁:安靜與躁動。

  31、快然自足:感到高興和滿足。

  32、不知老之將至: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語出《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3、所之既倦:(對於)所喜愛或得到的事物已經厭倦。之,往、到達。

  34、情隨事遷: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隨著產生。系,附著。

  36、向:過去、以前。

  37、陳跡:舊跡。

  38、以之興懷: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為陳跡”。興,發生、引起。

  39、修短隨化:壽命長短聽憑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 語出《莊子·德充符》。判斷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種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為二,各執一半,作為憑證。43、臨文嗟悼:讀古人文章時嘆息哀傷。臨,面對。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shāng)為妄作: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固,本來、當然。一,把……看作一樣;齊,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動詞。虛誕,虛妄荒誕的話。殤,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說。一生死,齊彭殤,都是莊子的看法。

  46、列敘時人: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

  47、錄其所述:錄下他們作的詩。

  48、雖世殊事異: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雖,縱使。

  49、其致一也: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

  50、後之覽者:後世的讀者。

  51、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

  《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中國行書發展歷史中的一部巔峰之作。

  《蘭亭序》是天命之年的王羲之在蘭亭風雅集會上,酒酣之時趁興為《蘭亭集》作的序。全文共二十八橫,三百二十四個字,從頭到尾瀟灑、自然、飄逸,氣勢縱橫。充分體現出行書起伏多變,流暢瀟灑等特點。

  《蘭亭序》的整體佈局,是縱有行,橫無列(如今是縱為列,橫為行),給人一種參差錯落的感覺。行的疏密程度大致相等,也偶爾略有不同。比如,它的前四行較全文來說比較寬疏,中間相對規整、均勻一些,而在末尾的幾行又比較緊湊。在字元上來看,字與字之間,大小不一,筆鋒有利有潤,字形有柔有剛,雖顯參差不齊,但又錯落有致。不管是從通篇還是從行列,不論是從大體還是從細節,都能看出隨手書寫的自然流暢,盡顯飄逸、瀟灑。

  《蘭亭序》的結構,錯綜複雜,變化萬千。通篇來看,它不講究當今書法的平整,均勻,對稱,而在於強調對比,自然,流暢。在文中,也透露出類似於音樂中的節奏美,也同樣有開始、高潮和結束。比如在文中,從開始到高潮時,筆畫逐漸加粗,之後又慢慢減弱,循序漸進。這種書法的節奏就好像音樂上的強弱節奏,給人以美的享受。

  《蘭亭序》的另一大亮點,便在於它的同字異形,而最顯著的則是文中那二十個“之”字。二十個不同字形的“之”,或工整如楷,或流利如草,同字異形,書寫變化自然,充分體現;了王羲之繪聲繪色的描寫。

  在文中,不難發現,還有幾處塗改的字樣。但是這絕非單純的塗改。整體來看,幾處隨意塗改完全打破了平淡無奇的格局,寫的極其自然瀟灑,使得整幅作品跌宕起伏,在情緒上有了明顯的起伏變化,形成了類似於音樂中的重拍與弱拍。重現了王羲之在酒酣之時創作的情緒起伏,也體現了當時蘭亭的揮宏場面,或許還能反映出王羲之在寫作時的放蕩不羈,天然瀟灑。

  總之,《蘭亭序》全篇流暢自然,結構精緻,瀟灑飄逸,一氣呵成,它集中體現了王羲之行書造詣之高。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

2.

3.

4.

5.

6.特點

7.

8.

9.

1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