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一文中的批判現實主義思想

《蘭亭集序》一文中的批判現實主義思想

  《蘭亭集序》既是名帖,也是佳篇。作者立足於蘭亭盛會,重在興懷、抒志。羲之文如其書。其書妍麗勁健、力透紙背,其文雋永飄逸、入木三分。寓沉鬱頓挫於行雲流水,字裡行間暗藏鋒芒。

  蘭亭集會規模盛大,三教九流,群賢畢至。其中不少賢士名流代表當時封建士大夫一族,他們崇尚老莊玄學,追求清靜無為。思想中的消極成分使其生活放任自由,消極頹廢;文學創作中逃避現實、出世入仙的情調很濃。文中作者一反談“玄”、崇“老”、尚“無”的腐朽社會風氣,以比較積極的態度對待世事人生。文中多次對時光流逝、人生短暫大發感慨,如“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字裡行間暗含作者對人生的眷念熱愛。除此之外,作者還引用孔子的“生死亦大矣”來批判莊子“一生死,齊彭殤”的虛無主義思想。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王羲之的處事態度與人生準則。死是人人都要面臨的事,既然死不可以選擇,那為何不讓我們生的更燦爛更現實呢?虛無縹緲的'生,生不如死;充實無憾的死,死又如何?生命誠可貴,生死是大事。吾輩不可等閒視之。有生之年,應多幹實事。王羲之本乃封建士大夫,但他表現出不與同輩、世俗合流的高潔品行和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體現和捍衛了傳統文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在政治恐怖、統治集團互相傾軋,殘殺現象時有發生的東晉官場和社會,士大夫們普遍明哲保身,出世入仙。而王羲之獨秀一枝,並著文批判之,實在難能可貴。

  除此以外,本文語言情深意篤、不事雕飾、兼駢散之長。與東晉文壇追求駢辭儷句、華而不實的文章形成顯明的對比,以重內容抒心志求真務實的語言實踐批判了當時的形式主義文風,具有積極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