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銘記的詩仙李白

永遠銘記的詩仙李白

  時光千轉,如夢多年。 他是大唐星空中的一輪明月,春去秋來,照亮著長安城下的大街小巷;他是盛世西湖邊的一縷清風,豪氣沖天,詩文浪漫,靜靜品來讓多少文人心間瞬間清涼;他作為御筆翰林,散文飄逸,不懼權貴,執手素筆間,讓力士脫靴,貴妃磨研,玄宗發怒,仰天大笑,拂袖而去。

  他就是李白,唐代少有的美男子,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人。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他性格豪邁,爽朗大方,短暫的一生中,以飲酒作詩為樂,以交友賞月為趣,以遊蕩江湖,行俠丈義為人生理想。五歲誦六甲,十三觀盡百家典籍,十五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和稱讚。李白深受道家思想的薰陶,好劍術,夢想執劍天涯,匡扶大義,橫掃天下不平;他也羨慕遊俠,愛大好河山,特地辭親遠遊,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等地。後來覺得還不夠又再遊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又下揚州,遂作《蜀道難》,《峨眉山月歌》,傳於後世,留於鄉里。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開元十五年,朝廷詔令“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也就是這一年,全國六十三州發生特大水災,十七州霜旱,人民疾苦,李白憂心。他決定出世為官,解救蒼生,這一年他二十七歲,正是朝氣蓬勃,定居於安陸壽山,並且已經和已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婚,還結交有識之士和天涯豪傑。他白天閱讀詩篇,談論文章,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晚上,扶在窗前靜賞明月,過得很幸福。但為官是李白的夢想,即使再美好的生活也不會阻礙他求進的步伐,他必須去求取功名。但沒想到當時剛好遇土蕃屢次入侵大唐,國家五寧日,他又是文人,所以就沒有入仕,待在鄉野,再次等待時機。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沒想到李白的人生是還是太多不得意,他有才,名揚天下,卻懷才不遇,朝廷沒有重視他,可能因為他的.傲氣吧,他也難以理解!他曾經多次拜見本州裴長史,但多次遭人讒謗,經常上書推薦都被無情拒絕。夏天到來,萬物生長,經過輾轉,李白才來到長安,拜見宰相張說。令他高興的是,他在此期間,還結識詩聖杜甫,二人相見恨晚,交談甚歡,日下談詩論物,夜幕說畫言歡,終日不倦。

  後來玄宗聽說李白的才氣, 玉真公主和賀知章又交口稱讚李白的文章,才再次看了李白的詩賦《大獵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他進宮,授官翰林待詔,六品官職,從此開始了仕途生活。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何等容顏,“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他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這是他不願看到的,李白四十三歲那一年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官中行樂詞》,最後玄宗賜宮錦袍。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感覺沒有達到人生理想。天天借酒澆愁,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遊,玄宗呼之不朝。

  大醉之後,開始回憶,自己進入朝廷,他以為一切都會好起來,將來可以大展才華,實現人生志向。沒想到,他到朝廷只是被利用,玄宗需要他,就會讓他作詩一首,娛樂娛樂,這讓他的政治生涯處境尷尬。後來玄宗又非常重用宦官,尤寵高力士,無論大小事,皆先為高力士所決。李白作為文人在長安,不被重用,由於長期不入朝廷,他開始窮愁潦倒,自暴自棄,與長安市井之徒交往,後來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貴妃磨研,宮中人非常恨他,還說讒謗李白詆譭玄宗,玄宗疏遠李白。得罪玄宗,李白地位開始下降,人們紛紛嘲笑他,許多仰慕他的人又開始疏遠他。”三年後,李白看不慣官場生活,鬱郁不得志,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在一個月圓之夜,離開長安,開始天下飄搖,遊覽名山。一葉扁舟,一段孤影,對酒當歌,攜風而行,經開封,到宋城,秋天到了篙山五嶽之一的中嶽,戀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隱居之意,但還是有點想再次為官。

  不料安史之亂爆發,國家危難,人民困苦,李白在遠遊中與妻子宗氏一道向南奔避難。春在當塗,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乃自當塗返宣城,避難刻中,至漂陽,聽到玄宗入蜀,於是他又逃到夜郎,途中還被叛軍抓住,入獄。還好被宋若思、崔渙營救,才得自由,於是他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生活清淨下來,多次為宋一些文表,詩文,並跟隨宋若思到了武昌,謀求發展,心裡覺得還算不錯。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彼此交談甚歡,安史之亂平定,楊貴妃被絞死,楊國宗被處死,玄宗也被趕下臺,新皇帝登基,李白並以宋若思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無奈終以曾經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又要開始漂泊,流浪天涯。不料李白卻在去夜郎途中,剛好遇到關中大旱,朝廷宣佈大赦天下,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可以回到長安。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玩了幾天。然後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以度餘日。

  幾年後,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李白年邁,又窮困多病,長期飲酒,病情越來越嚴重,後來躺在床上,就不能起來。明月當空,清風徐來,瘦骨嶙峋的李白在病榻上把許多手稿交給了李陽冰,並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從此結束了他傳奇而坎坷的一生,終年六十二歲。

  想曾經,他花間一壺酒,仰天大笑,掛著佩劍,舉杯邀明月,與影共舞。醉了,在月下醉了,與月同醉,與月同舞。你可曾知道那一縷花香才是你的嚮往,那一隻花朵是專為你綻放,那一片綠葉你才能懂。只是,他的憂傷,誰是他的花朵,他是誰的蝶。詩仙,李白,而今多少年過去,也許他已經化為一輪明月,一縷陽光,一陣清風,但他詩仙的才氣,豪氣詩文,慷慨的歌賦,飄逸的理想,人們將永遠銘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