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愛國的詩有哪些

李白愛國的詩有哪些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李白愛國的詩有哪些,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李白愛國的詩有哪些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李白《清平調·其三》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龍山飲》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 李白《陽春歌》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 李白《太原早秋》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 李白《西施 》

  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 —— 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李白的詩的特色:

  1 以 “大言” 為美的誇飾

  世傳宋玉寫有 《大言賦》 和 《小言賦》, 特意把事物放大或縮小, 而李白所追求的大言之美, 固然與其所生活的時代有關, 但是作為一種詩學境界,他對自然意象的攝取, 對現實世界的描摹, 對人生社會的透視, 都有著天分極高的處理功夫。誇大則宏偉壯麗奇特無比, 縮小則泥丸脫手神妙天成。如 《望廬山瀑布》 一詩中 “日照香爐升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裡的 “三千尺” 可謂藝術的放大, 但這種誇張有生活的真實為基礎,既出人意料,又合乎藝術的真實。《結襪子》 中 “感君恩重汗君命,泰山一擲輕鴻毛”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中 “吟詩作賦北窗裡, 萬言不值一杯水” 。在這裡李白把鮮明的對比與大膽的誇張相結合, 加大藝術的'反差, 從內容上起突出強調的作用, 從形式上形成一種不對稱美。他把 “三杯” 與 “五嶽” 的輕重作對比, 又拿君恩之重與為之付命的 “鴻毛輕” 作比較。看來,李白詩的氣度中誇張的修辭可見一斑。

  2 超乎尋常的想象

  李白的想象可謂與眾不同, 無論是天上人間抑或幽冥地府, 所描寫的無不閃動著特異, 這種特異是那樣的大氣, 大氣之中又讓人如踏浮雲, 飄然神馳。無論是那蜀道 “可以橫絕” 的 “鳥道” , “地崩山捱壯士死” 的 “天梯石棧” , “百步九折” 的 “巖巒” , 還是那讓人高不可攀的 “巨峰” 及來自 “九天” 的飛流直下的瀑布無一不抒發李白氣吞五嶽四海的胸懷,從而達到渲洩情感表現自我的效果。李白詩中的形象, 無論現實與虛幻可以說都是超越時空的, 將現實與夢境, 人間與仙界鬼域打成一片,這些形象不再是現實的直接反映, 而是其主觀的外化, 如 “北落明星動光彩, 南征猛將如雲雷。手中電曳倚天劍, 直斬長鯨海水開。 我見樓船在心目, 頗似龍驤下三蜀。 揚兵習戰張虎旗, 江中白浪如銀屋。” (《司馬將軍歌》) 且看李白又是星光流彩, 又是電閃雷鳴, 並把閃電想象為倚天神劍, 那翻江倒海之勢又有多少是現實中的, 不都是詩人偉大的想象麼?所以說李白的這些大氣的想象, 讓李白的詩讀起來充滿豪俠之氣, 又讓人如臨夢境, 如入仙界, 倍感飄逸。

  3 生動鮮活的比擬

  李白的比喻與擬人是造成李白詩風豪放飄逸的主要因素。李白詩歌的比喻和擬人常與匪夷所思的奇詭想象相結合,具有生動、 新鮮、 不落俗套的特點。如他在 《古朗月行》 中有詩云: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雲端。” 詩仙李白, 從小就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一個 “呼” 字, 活脫脫地畫出了兒童時期興奮雀躍的神態。一個 “疑” 字,又展示了他勤于思索的習慣,決非等閒之輩。而所呼所疑的 “白玉盤” 和 “瑤臺鏡” 既表現了圓月的形狀, 又寫出了它清亮照人的光芒, 這是形似。人們總是把月亮看作美好神奇之物, 此時, 李白所用作比喻的 “白玉盤”和 “瑤臺鏡” , 不就是既美好又神奇嗎?從而,達到了神似的境界, 這種境界得益於他奇特的比喻。在 《勞勞亭》 中 “天下傷心處, 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 不遣柳條青” 。這裡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把春風人格化, 從而使離別之苦、 之無奈躍然紙上。明明自己想留住友人, 卻不說出, 而是讓春風之多愁善感來表達離情, 這春風又何嘗不是詩人自身的物化啊!其實像這樣生動而形象的比喻、 擬人,在李白的詩中可謂俯抬皆是, 李白正是透過運用自己獨特的比喻與擬人, 使自己的詩境擴大了, 大到可以自由吶喊、 吞吐五嶽、 氣壯山河。也正是這種比喻與擬人的運用給他的詩罩上了一層輕紗, 使人觀之如飄然物外的仙人。所以說他獨特的比喻與擬人是形成他詩風豪放飄逸的主要因素。

  李白是時代的驕子, 盛世的歌手, 是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 也是中國古代的天才作家。他追求自我價值, 幻想努力實現自我的人生準則使他具有獨特的思想境界, 超凡的想象力, 他的詩歌以奇麗瑰偉的想象, 慷慨激越的思想情感, 瀟灑不羈、 自信自負的特點而獨步詩壇, 為他贏得 “詩仙” 的美名和歷代人士的好評。他的詩歌以朝氣蓬勃、春意盎然的浪漫氣質表現出無限生機,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 成為盛唐之音的傑出代表, 從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來詩歌革新的歷史使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