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詩《巴陵贈賈舍人》賞析

李白唐詩《巴陵贈賈舍人》賞析

  《巴陵贈賈舍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賈至被貶的憐惜之情,以漢人賈誼之事來寬慰對方。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唐詩《巴陵贈賈舍人》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巴陵贈賈舍人⑴

  賈生西望憶京華⑵,湘浦南遷莫怨嗟⑶。

  聖主恩深漢文帝⑷,憐君不遣到長沙⑸。

  【註釋】

  ⑴巴陵:即嶽州,在今岳陽市。賈舍人:詩人賈至,天寶末為中書舍人,乾元元年(758)出為汝州刺史,二年貶嶽州司馬,在巴陵與李白相遇。

  ⑵賈生:即西漢人賈誼。漢桓寬《鹽鐵論·箴石》:“賈生有言曰:‘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這裡以賈誼比賈至。京華:京城之美稱。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彙集之地,故稱。

  ⑶湘浦:湘江邊。南遷:被貶謫、流放到南方。李白《江上贈竇長史》詩:“萬里南遷夜郎國,三年歸及長風沙。”怨嗟:怨恨嘆息。

  ⑷聖主:泛稱英明的天子。此處有諷刺意味。漢文帝:賈誼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為博士,遷至太中大夫後受排擠,為長沙王太傅。

  ⑸長沙:在巴陵南,離京師更遠。漢文帝時賈誼被謫往長沙。

  【白話譯文】

  賈生您舉首西眺憶念京華,如今遷滴湘水之浦可別怨嗟。

  當今聖上恩典甚於漢文帝,憐愛您而未把您遷謫到長沙。

  【創作背景】

  賈至字幼鄰,洛陽人,是與李白同時代的詩人和散文家。唐玄宗幸蜀時,他曾任中書舍人,知制誥,在唐肅宗乾元年間,被貶為嶽州司馬(嶽州即今湖南省岳陽市)。此時李白正在巴陵遊歷,遇見了他,見他心情十分苦悶,便作了這首詩贈送給他。詩中依然以他未貶前的官銜尊稱他“賈舍人”。

  【賞析】

  唐人作詩,常常喜歡把歷史上與現實中有同種遭遇的人聯絡在一起。因西漢的賈誼是洛陽人,能文,曾被貶長沙太傅,而賈至不僅與他同姓,而且同為洛陽人,也擅長作文,被貶嶽州的地方與長沙也很相近,因此詩人開首就以賈誼來比賈至。由於西漢和唐代的京城都在長安,位在岳陽、長沙的西北面,故詩中稱“西望”。而賈誼、賈至本來都是朝中京官,都是由京城被貶而出,但又時時關心朝政的狀況,因此詩中又用上了“憶京華”三字,這一“望”一“憶”二字,實際上已將賈至當時被貶後的失意而又關心朝政的複雜心理揭示了出來。

  正因為賈至當時失意怨望,卻又時時地嚮往著京城,故而詩人在第二句中就開始勸慰起友人,既然已被南貶遷徙到湘浦這地方來了,就不要再去哀怨嗟嘆了,次句中的“莫怨嗟”三字,完全是從首句“西望憶京華”中來的;因為“望”、“憶”之中有怨嗟意,所以才勸其“莫怨嗟”。

  李白既然是勸慰朋友,總不能空口相勸,最好能找出一些勸慰的話或事來,這樣對朋友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於是詩人想到:賈至雖然被唐肅宗貶至岳陽,但岳陽畢竟在長沙的北面,距離京城要比長沙近些,從這一點上來說,唐肅宗還不算太薄情,他至少沒像漢文帝那樣把賈至貶到長沙。於是,末二句中有所謂的“聖主恩深”、“憐君”等,都是從這個意思上來說的,都是一些寬慰之詞,並不意味李白認為唐肅宗就是明君。相反,詩中話中有話,那唐肅宗與漢文帝的做法實只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差,屈才則同。這諷刺意味是十分委婉而深長的。

  此詩一無華詞,二無想象,卻一氣流走,天然成韻,既有著關切同情,又有著安慰寬解和委婉的.措意,充溢著詩人對被貶友人的一片真摯之情。

  名家點評

  《批點唐詩正聲》:全首翻賈生,用如此格亦少,諸公怨不能道。

  《升庵詩話》:賈至左遷巴陵有詩云:“極浦三春草,高樓萬里心。楚山晴靄碧,湘水暮流深。忽與朝中舊,同為澤畔吟。感時還北望,不覺淚沾襟。”太白此詩解其怨嗟也,得溫柔敦厚之旨矣。

  《唐詩絕句類選》:婉孌有情,忠厚得體。

  《唐宋詩醇》:可謂深婉。蕭士贇以此與前篇(按指《系尋陽上崔相渙三首》為非白作,觀其氣味,非白不辦。

  《網師園唐詩箋》:言語妙天下(末二句下)。

  《耐冷譚》:唐人贈遷謫詩,率用賈太傅事,不過概作惋惜之詞耳。太白《巴陵贈賈舍人》……真得溫柔敦厚之旨。唐汝洵疑其詞氣不類,非也。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徒居中亞。他誕生於中亞的碎葉(今蘇聯托克馬克),五歲時隨父遷居四川彰明縣的青蓮鄉,因自號青蓮居士。他的家庭可能是個富商,幼年所受的教育,除儒家經籍外,還有六甲和百家等;他的生活情趣和才能也是多樣的,他不僅是一個“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的青年作家,同時還是一個“十五遊神仙”、“十五好劍術”的少年遊俠和羽客,傳說他曾經為打抱不平而“手刃數人”。二十歲以後,他開始在蜀中漫遊,曾登峨眉、青城諸名山。這些生活經歷,對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詩風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但也造成他的思想的複雜性。

  開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歲,為了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一個新的漫遊而兼求仕的時期。他浮洞庭,歷襄漢,上廬山,東至金陵、揚州,復折回湖北,以安陸為中心,又先後北遊洛陽、龍門、嵩山、太原,東遊齊魯,登泰山,南遊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遊蹤所及,幾半中國。李白的漫遊有恣情快意的一面,但也有他的政治目的。他沒有也不屑於參加科舉考試,因為這和他的“不屈己,不幹人”的性格以及“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宏願都不相符合。因此,在漫遊中,他有時採取類似縱橫家遊說的方式,希望憑自己的文章才華得到知名人物的推轂,如向朝朝宗諸人上書;有時則又沿著當時已成風氣的那條“終南捷徑”,希望透過隱居學道來樹立聲譽,直上青雲,如他先後和元丹丘、孔巢父、道士吳筠等隱居嵩山、徂徠山和剡中。他嘗自言“隱不絕俗”,說穿了也就是隱居以求仕。

  天寶元年,李白四十二歲,終因吳筠的推薦,唐玄宗下詔徵赴長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人的喜悅是可以理解的。李白初到長安,太子賓客賀知章一見嘆為“謫仙人”,聲名益振。玄宗召見時,也“降輦步迎,如見園綺”。但實際上玄宗所賞識的只是李白的才華,把他看作點綴昇平和宮廷生活的御用文人,因命供奉翰林。這不能不使李白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的破滅。同時,他那蔑視帝王權貴的傲岸作風,如他自己說的“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又招致了權臣們的讒毀,也使他感到長安不可以久留。在度過一段狂放縱酒的生活之後,他上書請還。“五噫出西京”,他的心情是沉重的。三年的翰林供奉,使天真的詩人李白初步認識到統治集團的腐朽和現實政治的黑暗,開始寫出一些抒發憤懣,抨擊現實的詩篇。

  “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天寶三載春,李白離開長安後,再度開始了他的漫遊生活。在洛陽他遇見了杜甫,在汴州又遇見高適,這三位詩人便一同暢遊梁園(開封)、濟南等地。李白和杜甫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同尋範十隱居》)天寶四載秋,李白和杜甫分手後,又南遊江浙,北涉燕趙,往來齊魯間,但以遊梁宋為最久。這時期李白的生活是窘困的:“歸來無產業,生事如飄蓬”,心情也很悲憤:“摧殘檻中虎,羈拽韝上鷹”,但始終沒有喪失他的樂觀和自信,也沒有放棄他的政治理想,他相信自己“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英”。隨著天寶年間政治的日益黑暗,他揭露現實的作品愈來愈多,反抗精神也愈來愈強烈,成為他這一時期創作的顯著特色。

  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由宣城避地剡中,不久即隱居於廬山屏風疊,密切地注視著事件的發展。次年冬,永王李粼以抗敵平亂為號召,由江陵率師東下,過廬山時,堅請李白參加幕府,李白出於一片愛國熱情便接受了他的邀請。不料李粼暗懷和他的哥哥唐肅宗(李亨)爭奪帝位的野心,不久即被消滅,李白也因而獲罪,下潯陽獄。出獄後,又被判處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李白這時已五十八歲,在“世人皆欲殺”的殘酷迫害下,經常爽朗大笑的詩人有時也不得不發出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江夏別宋之悌》)乾元二年(759),李白西行至巫山,因遇大赦,得放還。他經江夏、岳陽、潯陽至金陵,往來於金陵、宣城間。上元二年(761),李白六十一歲,聞李光弼率大軍征討史朝義,他由當塗北上,請纓殺敵,但行至金陵,因病折回,所以他說“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次年,寶應元年,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家。初葬採石磯,後人遵詩人遺志,改葬青山。和杜甫一樣,在安史之亂期間,李白詩歌的特徵,也是愛國主義精神。

  李白的一生是複雜的。作為一個天才詩人,他還兼有遊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酒徒等類人的氣質或行徑。這和他的思想的複雜性是分不開的。一方面他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濟蒼生”、“安社稷”、“安黎元”,並且認為“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別是莊子那種遺世獨立的思想,追求絕對自由,蔑視世間一切,有時他甚至把莊子抬高到屈原之上:“投汨笑古人,臨濠得天和。”與此同時,他還深受遊俠思想的影響。所謂“以武犯禁”、“不愛其軀”、“羞伐其德”這種遊俠精神,在李白身上也是存在的。所以他又敢於蔑視封建秩序,敢於打破傳統偶像,輕堯舜,笑孔丘,平交諸侯,長揖萬乘。儒家思想和道家、遊俠本不相容,陳子昂就曾經慨嘆於“儒道兩相妨”,但李白卻把這三者結合起來了。這就是他在詩文中再三重複著的“功成身退”。這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導思想。所以他非常欽幕范蠡、魯仲連、張良等歷史人物。主觀上的結合並不等於事實,在黑暗的現實面前,李白這種人生理想始終未能實現。但他又始終在追求,矛盾、衝突、以及遭受打擊後的憤懣、狂放等便都產生了。龔自珍說:“莊、屈實二,不可以並,並之以為心,自白始;儒、仙、俠實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也。”(《最錄李白集》)這對於我們理解李白思想的矛盾複雜性質是很有啟發的。當然,李白的思想也有庸俗、消極的一面,如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等,這在他的生活和創作中都有所反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