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高句麗》全詩鑑賞

李白《高句麗》全詩鑑賞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白《高句麗》全詩鑑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句麗》

  李白

  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迴。

  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碎葉。25歲起離蜀,在各地漫遊。天寶元年(742)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不到二年被賜金還鄉。安史之亂中,受牽坐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至尋陽。晚年飄泊困苦,卒於當塗。此詩摘自《全唐詩》,因涉池南史事,故錄。

  註釋:

  ①《高句麗》一詩,以簡潔、生動的筆墨取勝,在我國文學史上,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李白作此詩,比北周王褒作《高句麗》晚了大約二百年,距唐王朝摧毀高句麗政權也將近百年,但他筆下生動地再現了高句麗人的形象,為我國古代多民族的歷史生活畫卷增添了栩栩如生的一筆。由此可以想見,李白是與高句麗後人有過直接接觸的。唐代有大批高句麗人移居到中原地區甚至黃河以南。蓋蘇文之子泉男生及泉男生之子泉獻誠、泉男生之曾孫泉毖的墓葬,2005年6月7日被張福有在河南洛陽東山嶺頭村發現並考定。泉男產的墓葬,同日也在洛陽劉坡村發現並考定(詳見《東北史地》2005年第4期)。這些移居中原的高句麗人,在一定時期內仍保持著他們獨特的民族風習,因而再現於李白詩筆之下,當然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②據《魏略》記敘:“高麗好歌舞,其人自喜跪拜。……大加主著幘,幘無後;小加著折風,形如弁。”又據梁元帝《職貢圖》雲:“高麗婦人衣白,而男子衣纈錦,飾以金銀。貴者冠幘,而後以金銀為鹿耳加之幘上;賤者冠折風。”所以,《翰苑》中說高句麗族“插金羽以明貴賤”。折風是一種像漢族人所戴的帽子,本來是高句麗中的“賤者”所用,不加金飾。李白詩中卻說“金花折風帽”,顯然他所見是帽上加金飾的“貴者”了。

  ③“海東”,主要指渤海以東的遼東之地。

  1、折風帽:《北史·高句麗傳》:人皆頭著折風,形如弁,士人加插二鳥羽。

  2、遲迴:即徘徊。

  鑑賞

  《高句驪》此詩作於天寶元年(742) ,時李白在朝,因目睹高麗來使,即所見而詠之。金花、折風帽、廣袖、白馬,寫高麗來使服飾和坐騎之美。

  《高句麗》一詩以簡潔、生動的筆墨取勝,比北周王褒作《高句麗》晚了大約二百年,距唐王朝摧毀高句麗政權也將近百年,可以想見,李白與高句麗後人是有過直接接觸的。唐代有大批高句麗人移居到中原地區甚至黃河以南。這些移居中原的高句麗人在一定時期內仍保持著他們獨特的民族風習,因而再現於李白詩筆之下。

  據《魏略》記敘:“高麗好歌舞,其人自喜跪拜。大加主著幘,幘無後。小加著折風,形如弁。”又據梁元帝《職貢圖》雲:“高麗婦人衣白,而男子衣纈錦,飾以金銀。貴者冠幘,而後以金銀為鹿耳加之幘上。賤者冠折風。”所以,《翰苑》中說高句麗族“插金羽以明貴賤”。

  折風是一種像漢族人所戴的帽子,本來是高句麗中的“賤者”所用,不加金飾。李白詩中卻說“金花折風帽”,可見李白寫的這位高句麗人是一個身份卑賤但是卻有經濟實力插金戴銀的男子。由於高句麗已經亡國,舊日的等級制度摧毀殆盡,這些移居中原的高句麗後裔一方面保留著本民族的習俗,另一方面也不受等級制度的.約束,所以出現了鑲嵌著金花的折風帽。

  其實這位男子是一位舞者。高句麗亡國之後,相當多的高句麗人內遷,其中就有好多樂舞之人。唐中宗時期,這幫人不受待見,大多流浪江湖。唐玄宗時期,岐王李範跟李隆基請示,又把這個高句麗樂舞斑子搭了起來。金花帽白馬廣袖,這是當時樂舞之人的標準服飾。李白曾在李范家做客,看到了高句麗舞者的高妙舞藝,因此作了這首詩。

  海東來的鳥指海東青,中文名鷓應,即肅慎語“雄庫魯”,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有“萬鷹之神”的含義。傳說中十萬只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海東青不單純是一種真正存在的物種,類似於漢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根據《山海經》記載,很有可能是肅慎地大荒之中的九鳳。後世海東青形象漸小,是海東青世俗化的結果。《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