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歌中的金玉意象

李白詩歌中的金玉意象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白詩歌中的金玉意象相關內容。

  李白在永珍中選擇、拋棄、提煉與自己情感和個性相吻合的意象。

  李白今存詩900餘首,“金”“玉”二字分別出現了300餘次,“金屋、金丹、、金棺、金門、玉幾、玉簫、玉琴、玉璧”等在李白詩歌中構成了一組既耀眼奪目又高潔不羈的畫卷。金玉意象無疑是理解李白情感、個性、和藝術世界的重要突破口。

  一、赤金白玉足顯熱烈的情感和高潔的品質

  顏色出現在作品中,不僅是色彩進入了作者的創作歷程中,讀者的視覺體驗中,更是反映了作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是一種心情的告白與說明。李白詩歌中赤金白玉的自覺或不自覺運用,恰恰體現了詩人熱烈的情感和高潔的品質。

  “金”,《說文解字》上說:“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而李白詩歌中凡是用金表示顏色處無一不是光彩奪目的赤黃色。如“紫燕黃金瞳,啾啾搖綠騣。”(全唐詩·李白卷《結客少年場行》)此句說的是坐騎華美,“紫燕”是馬的稱謂,“黃金瞳”是說馬的眼睛,用黃金的顏色形容馬眼睛的顏色,由此可見馬的不凡。“黃金瞳”一說更是顯露了李白對金色的熱愛。又如“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全唐詩·李白卷《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二》)和“輕如松花落金粉,濃似苔錦含碧滋。”(全唐詩·李白卷《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詩歌中的柳色和花色詩人以金色來喻之,給人以明麗的色彩衝擊。以金色喻花色、柳色,這樣的比喻似乎只能出自李白的手筆,更凸顯了詩人對金色的鐘愛和運用金色的自然。金色是暖色調,它的運用彰顯的就是詩人李白熱烈噴湧的詩歌創作風格和情感的炙熱。

  玉,雖顏色不一,但作者詩歌中以晶瑩溫潤的白色為主,為多。白色是詩人鍾愛的顏色,據統計在李白詩歌中出現最多的顏色就是白色,而玉以其自身潔白的顏色特點更是在李白詩歌中頻頻出現。白色寓意高潔是中國文化所認同的,對白色的偏愛普遍根植在文人的思想意識裡。詩人李白更是如此。如“秋露白如玉,團團下庭綠。”(全唐詩·李白卷《古風·秋露白如玉》)秋天的露水潔白如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全唐詩·李白卷《古朗月行》)“融融白玉輝,映我青蛾眉。”“高樓入青天,下有白玉堂。”(全唐詩·李白卷《擬古一三首》)以上幾句用玉的顏色來形容和指代月亮,以白玉來指稱廳堂。類似詩句還有很多,這也足以說明玉在李白詩歌中和心中的分量。

  同時玉還用以比喻美德、賢才。《禮記》中有“君子比德如玉。”《說文》中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禮記·曲禮》中有“君無故,玉不去身。”疏:“玉謂佩也。”凡此種種都說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都是有德、高潔之人的象徵。李白詩歌中有關玉的詩句如“見君乘驄馬,知上太行道。此地果摧輪,全身以為寶。我如豐年玉,棄置秋田草。但勖冰壺心,無為嘆衰老。”(全唐詩?李白卷《贈韋侍御黃裳二首》)詩歌中詩人不僅以“豐年玉”自比,而且勉勵朋友我們要“但勖冰壺心,無為嘆衰老。”,要做冰清玉潔的人,不要因為衰老而嘆息。“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全唐詩?李白卷《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本句的意思是“你身懷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顯。”也是以玉比喻美德、賢才。不僅如此,詩人在詩歌中常用的如“玉杯、玉璧、玉琴、白玉、玉匣”等等純出於自然的運用都可以看出作者其品格之高潔,“比德如玉”。

  二、金玉滿目不動容,彰顯個性的灑脫

  詩人李白早年是意氣風發的,有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概,所以從來李白都是揮金如土。這種不重錢財的秉性使得詩人金玉滿目而不動容。有著“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的灑脫快意壯舉。“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贈友人三首·其二》)以及“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又有“千金駿馬換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襄陽歌》)這些有如大話般的詞章卻都是作者內心快意灑脫的酣暢體現。

  不僅如此,李白的灑脫個性還體現在自己的不以金俗,不以玉貴上面。金,作為貨幣,作為富貴之氣的意義,是很多自詡清高的詩人要刻意迴避的。而玉又是美德、高潔的象徵與代表,自然備受尊崇,人人以玉自比。而李白正是因為其灑脫的個性特點,對於這種矯揉造作之舉,詩人不屑一顧。於金於玉,在作者手中只是永珍中自己選擇、拋棄、提煉後自己情感和個性相吻合的意象。所以作者詩歌中金玉可以說是等量齊觀的。詩人不為凸顯自己的品格而回避寫金碧輝煌的事物,而是縱橫想象,寫出瞭如“鬥雞金宮裡,蹴鞠瑤臺邊”(《古風·一百四十年》)和“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宮中行樂詞八首》)等著力描寫了宮中富貴的景象的詩歌。也寫出了“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胡無人》)“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塞下曲》)“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等壯闊無邊的戰爭邊塞之景。還有關於自己以及長安等各地富貴景象詩人也沒有迴避。而是噴薄吟詠出來。其中有關金玉的意象如“金樽、玉盤、金壺、玉幾、金缸、玉樓、金鞍、玉杯、金繩。”等等。這種不以金俗,不以玉貴,正是李白灑脫個性的寫照。

  三、金丹白玉京,詩人仙風道骨的追求和解脫

  李白在詩歌中更有道家隨心所欲,仙風道骨的追求和解脫。唐代大多詩人入於儒,出於道,遊乎闡。李白曾有過入世追求,但李白卻也一直是在感受和領悟道家思想,特別是在見棄於廟堂,李白的遊仙訪道更加見於他的詩歌,而金玉意象更是在詩歌中見證了李白的道教思想。所以李白的求仙訪道是將自我完全融入道教的精神內質之中,以至於李白的舉手投足,一呼一吸之間都彷彿是羽化登仙的境界。如“黃帝鑄鼎於荊山,煉丹砂。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家,雲愁海思令人嗟。宮中彩女顏如花,飄然揮手凌紫霞,從風縱體登鸞車。登鸞車,侍軒轅,遨遊青天中,其樂不可言。”(《飛龍引·其一》)皇帝煉丹成功,進入了仙境,詩人也生出了“真想乘風飛身而上,登上黃帝乘坐的鸞車,陪在黃帝旁邊,一起遨遊在青天之上。”可見詩人對道教成仙的思慕。“來日一身,攜糧負薪。道長食盡,苦口焦唇。今日醉飽,樂過千春。仙人相存,誘我遠學。海凌三山,陸憩五嶽。乘龍天飛,目瞻兩角。授以仙藥,金丹滿握。”(《來日大難》)詩文中更是一個求仙問道的地道人士。以及詩句“始聞煉氣餐金液,複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幾千裡,鳳笙去去無窮已。”(《鳳吹笙曲》)“丹田了玉闕,白日思雲空。”(《訪道安陵遇蓋還為餘造真籙臨別留贈》)等多處談及道家有關人與事。道教思想都已經深深根植於詩人的作者的思想裡。對道教的追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詩人找尋自我的解脫。不能與管仲、范蠡、張良一樣完成一番“安社稷”、“濟蒼生”的大業,詩人就必須找到解脫的方式,而道教就是詩人選擇的最後歸宿。

  總之,金玉意象在詩人李白的筆下是核心意象之一,透過金玉意象的留意與分析我們可以更加理解詩人的情感、個性,更加深刻理解李白的藝術審美世界。

  擴充套件:

  主要成就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3]。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詩歌

  綜述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

  風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