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詞格律簡析

關於詩詞格律簡析

  基礎知識一,律詩之基本概念。

  《一》什麼是詩。

  歷史上,把韻文體的作品,統稱為詩。詩,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以時期來看,包括詩三百,也就是《詩經》,先秦詩,樂府詩等等,自然,也包括律詩。根據這個概念,詞、曲,還有現代詩都是詩的範疇。不押韻的現代詩算不算詩?沒有定論……但我想這是文體轉變的必然產物把

  《二》什麼是律詩。

  顧名思義,有律的詩。寫的時候要遵守格律,否則,就不是律詩。格律是一種規矩。律詩以前的詩也有規矩,但這些規矩都是約定俗成的,而律詩的格律卻是由政府頒佈的。律詩因格律嚴謹得名,起源於漢末,成熟於唐朝。律詩呢,有四個概念。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A.指歷史上一切有“律”的詩,“律”是官方制訂、釋出的規則。 B,指唐憲宗、唐哀宗時期的詩,李義山等人在總結近體詩、今體詩的基礎上,進行完善,由官方頒佈而執行。也就是俗稱的晚唐詩。這不得不提到兩個概念,

  (1)今體詩。指按照唐玄宗時期欽定頒佈的格律寫下的詩作品,就是“今體詩”。比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

  (2)近體詩。指從齊梁體、永明體到今體詩之間這段時間的詩作品,含齊梁體和永明體。比如杜審言(杜甫的爺爺)、宋之問等。

  B.北宋歐陽修等人,奉命整理而完成了一部律詩格律。按這個格律完成的作品稱為格律詩,簡稱“律詩”。此類作品,包括宋詩,元詩,明清詩,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律詩作品。

  C.今天所說的律詩,指歷史上相對符合(未必全面符合)格律的詩作品,亦包括唐朝時候,並未歸在律詩範圍內的民間作品。比如,朋友之間的`酬唱,以及壓私韻的作品。這些作品,包括整個唐朝的作品。實際上,唐朝,共四次頒佈詩格律。分別為李淵、武則天、李隆基、李純四人各自當政掌權時候制訂。(李純,憲宗,原名“淳”,被立太子後,改“淳”為“純”。)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大家在閱讀唐詩時,看到不少作品,並不完全符合格律的原因,這是因為,拿今天理解的格律,也就是宋格律去印證,自然會出現偏差。畢竟,從初唐到北宋,時間上跨越500年

  《三》關於是排律?

  A.10句(含10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除首尾外,均為偶句。

  b.什麼是七律和五律。七律:七言四聯八句為七律。即七言八句。五律:五言四聯八句為五律。即五言八句。

  C.什麼是律絕。絕句分七絕和五絕,七絕五絕都分古絕和律絕,律絕和七律、五律一樣要遵守格律,也是格律詩的範疇。七絕;七言四句。五絕;五言四句。

  《四》格律相信接觸過詩詞的朋友,聽說過格律這個詞,那麼什麼是格律呢?

  格律=格+律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數、對、粘、替、對仗和壓韻。律包括音律、聲律和韻律. 格和律合起來就是格律。我們今天能夠了解的格律其實都是關於格的範疇。所以,在今天,我們還可以把格律理解為關於“格”的“律”。也就是格式規範。包括平仄、字數、對、粘、替、對仗和壓韻的規範。

  A.句和聯 1、律句,就是遵守了格律的句子。不光格律詩使用律句,詞、曲等體裁也使用律句,不過它們不像格律詩一樣全部使用律句,而是部分使用律句。

  B.律詩依次每兩句組成一聯,組成一聯的兩個句子叫做這一聯的兩個分句,分別稱為上句和下句。

  C.律詩以一聯做為一個律句。律句中上下分句的字數是相等的,各律句字數也是相等的。

  D.通常我們說的一句,是指單個的句子,即一聯的兩個分句中的一個。對於一個律詩的句子,我們可以稱其為第幾句,也可以稱其為某聯某句。比如下面這首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其中的“三顧頻煩天下計”這一句,它就有一下名稱; A, 第五句 B, 頸聯上句 C,轉句前分句另外,第一句通常叫做首句;最後一句通常叫做尾句。

  E.律詩的組成七律:七言四聯(四律句)八句,五十六字。五律:五言四聯(四律句)八句,四十字。七言,就是每句七個字;五言,就是每句五個字。第一聯(第一律句,含第1、2句),稱為首聯,也有稱起句的;第二聯(第二律句,含第3、4句),稱為頜聯,也有稱承句的;第三聯(第三律句,含第5、6句),稱為頸聯,也有稱轉句的;第四聯(第四律句,含第7、8句),稱為尾聯,也有稱合句的。例: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第一律句,首聯(起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第二律句,頜聯(承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好吧,還有很多,請各位文友補充吧,睡覺……晚安世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