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的詩詞大全

關於中秋節的詩詞大全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佔)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米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

  夜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水中。

  過酒家飲酒,醉。

  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

  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文天祥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

  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

  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遊。

  秸申酬,輪嗣布。

  【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夜月】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麵。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閒暇裡,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

  彩雲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忍思憶。

  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

  向仙島,歸冥路,兩無訊息。

  【長相思】

  畫鼓喧街,蘭燈滿市,皎月初照嚴城。

  清都絳闕夜景,風傳銀箭,露金莖。

  巷陌縱橫。過平康款,緩聽歌聲。

  鳳燭熒熒。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羅綺叢中,認得依稀舊日,雅態輕盈。

  嬌波豔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牆頭馬上,漫遲留、難寫深誠。

  又豈知、名宦拘檢,年來減盡風情。

  【望漢月】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天】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

  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

  只應曾向前生裡,愛把鴛鴦兩處籠。

  中秋節為何吃月餅?專家細說由來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自古以來,月餅作為閤家團圓歡聚的象徵,是中秋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那麼,中秋節為何要吃月餅呢?專家日前對此進行了解釋。

  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員羅偉說,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習俗最早形成時期,史籍中沒有十分確切的記錄。其實,月餅成為中秋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

  最初,月餅是用來祭供月神的祭品。到了漢代,已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但那時並不是節日食品。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都要用精製的`糕餅來祭供月神。祭供完畢之後,全家人再將糕餅分吃,表示閤家團圓。

  專家指出,"月餅"作為一個專用名稱,最早見於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和周密的《武林舊事》。那時,它也只是一種普通的餅狀食品。現在,月餅已成為我國的傳統糕點。由於我國製作月餅歷史悠久,各地又採用不同的原料和工藝,也就形成了具有獨特地方風味的月餅,其中最著名的有京式、廣式、蘇式、滇式幾種。

  月餅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始於明代。在明代的各類書籍中,開始出現了大量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描述。

  專家表示,中秋節民間家家吃月餅的習俗,與歷朝歷代越來越盛行的賞月活動,也是密不可分的。從最早只是一種普通的餅狀食品,到後來成為人們寄託自己美好情思的應節食品。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聯絡在一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