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鴻雁的詩詞

讚美鴻雁的詩詞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讚美鴻雁的詩詞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讚美鴻雁的詩詞 1

  (第一首)

  仰望碧空一群鴻 陣行人一舞長風

  祝福帶捎相思送 輕柔展翅韻無窮

  (第二首)

  心高志遠翱蒼穹,敢教陳勝吳廣雄。

  捎來北海蘇武信,閱透南國昭君容。

  人字撗空行有矩,壯舉沖天毅無窮。

  情為何物生死許,殉葬雁丘有誰同。

  (第三首)

  又見長空雁陣行,可曾捎信在新程?

  鴻聲萬里冬歸去,誰送春風助遠征?

  (第四首)

  蘆花向晚秋色濃,歸鴻排陣過長空。

  夕陽映照皆麗影,人過留名雁留聲。

  (第五首)

  何事牽君萬里行,啾啾只怕誤歸程。

  生平但愛雲天碧,何懼年年作遠征。

  (第六首)

  大雁遠飛南北徊,清明歸去後秋來。

  雙雙若是缺一鳥,另個成孤鳴叫哀。

  (第七首)

  劈路開山任我行,江流萬里為雲程。

  御風一展撲天翅,不是南征就北征。

  (第八首)

  秋來偶遇一群鴻,雁字橫斜駕惠風。

  見物思人懷故舊,詩香墨影詠芳叢。

  (第九首)

  十載春秋客裡行,慣由寒暑定前程。

  朝雲洗卻風塵色,輕唳一聲又北征。

  (第十首)

  鴻雁成行飛天空,春秋季節忙不停。

  北方產子南方養,不辭辛苦萬里行。

  (第十一首)

  君嘆關山阻客行,我欺風雨煉鵬程。

  百花榮謝尋常事,無奈紅塵為利徵。

  (第十二首)

  排開人字舞長空,北去南歸迎暑冬。

  鴻雁傳書佳話遞,今來古往誦無窮。

  (第十三首)

  風送沙塵過女牆,春來南苑雁成行。

  舊情已在北歸處,家在澤國蘆葦塘。

  (第十四首)

  欲寄情書託雁鴻,高天人陣舞長風。

  相思捎給意中人,春去秋來無盡窮。

  (第十五首)

  千里迢迢結隊行,逺航全仗領頭兵。

  南來北往尋生路,綠水青山訴衷情。

  (第十六首)

  雲淡天高秋正濃,井然排陣舞長空。

  婦隨夫唱終相守,秋去春來樂無窮。

  (第十七首)

  展翅九天巧借風,高歌一曲震蒼穹。

  縱觀湖泊千層浪,橫閱山巒萬仞峰。

  漠北育兒渡涼夏,嶺南成長越溫冬。

  壯觀人字春秋筆,肅肅然然萬里程。

  (第十八首)

  蘆花飛舞深秋濃,夕陽醉人光豔紅。

  鴻雁南飛人字對,美畫一幅含真情。

  (第十九首)

  春北秋南遠涉營,成群結隊夜間行。

  疲勞換領字形變,寂寞呼鳴利趕程。

  相配終生難易志,同扶幼子健翅生。

  多情多義多仁愛,勝過人間不雅蟲。

  (第二十首)

  南來北往古來同,意欲傳達思念聲。

  孰料家書飛上網,悲哉汙吏伴君行。

  (第二十一首)

  翱翔九天巧借風,高歌一曲震蒼穹。

  壯觀人字春秋筆,肅肅然然萬里程。

  (第二十二首)

  天高縱閱仰飛鴻,排陣人行舞長風。

  捎把情書相思送,秋來春去興無窮。

  (第二十三首)

  穿雲破霧沐虹霓,似箭歸心向故池。

  非系情愁牽懟怨,只緣鄉戀惹相思。

  盈盈秋水風停日,湛湛春江月落時。

  回首遙迢遷徙路,孤蓬遠影伴君痴。

  (第二十四首)

  秋色作物綻韻黃,南飛鴻雁擺成行。

  蒼蒼天宇傳喜信,莫忘家鄉在遠方。

  (第二十五首)

  原知雪地剩瓊林,卻見長空舞大禽。

  片影南天雲外斷,空巢北國水邊喑。

  衡山緲緲添思緒,風雨瀟瀟累素心。

  期盼春和生瑞草,仙姿一派放金音。

  (第二十六首)

  菊芳蘭雅入秋濃,雲淡天高霞燦虹。

  鴻雁飛雲多自在,如同鷂子傲蒼穹。

  (第二十七首)

  鴻雁南歸別異鄉,成群結隊共飛翔。

  橫空靚世描雄壯,排字成型演吉祥。

  協力頑強驅困苦,齊心勇敢藐炎涼。

  難能紹續數千裡,一路高歌意氣昂!

  讚美鴻雁的詩詞 2

  1.“鴻雁于飛,肅肅其羽。”出自鴻雁原詩為:

  鴻雁翩翩空中飛,扇動雙翅嗖嗖響。那人離家出遠門,野外奔波苦盡嘗。可憐都是窮苦人,鰥寡孤獨心悲傷。

  鴻雁翩翩空中飛,聚在沼澤的中央。那人築牆服苦役,先後築起百堵牆。雖然辛苦又勞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鴻雁翩翩空中飛,陣陣哀鳴聲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勞。惟有那些糊塗蟲,說我閒暇發牢騷。

  2.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出自曹操的《卻東西門行》原詩為: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

  舉翅萬餘裡,行止自成行。

  冬節食南稻,春日復北翔。

  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長與故根絕,萬歲不相當。

  奈何此征夫,安得驅四方!

  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

  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3.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出自關盼盼的《燕子樓》原詩為: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4.“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出自李璟的《浣溪沙》原詩為:

  風壓輕雲貼水飛,

  乍晴池館燕爭泥。

  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未聞鴻雁信,

  竹間時有鷓鴣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5. “局合龍蛇成陣鬥,劫殘鴻雁破行飛;”出自邵雍的《觀棋長吟》原詩為:

  院靜春深晝掩扉,竹間閒看客爭棋。

  蒐羅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範圍。

  局合龍蛇成陣鬥,劫殘鴻雁破行飛;

  殺多項羽坑秦卒,敗劇符堅畏晉師。

  座上戈鋌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死生共抵兩家事,勝負都由一著時。

  當路斷無相假借,對人須且強推辭;

  腹心受害誠堪懼,唇齒生憂尚可醫;

  善用中傷為得策,陰行狡獪謂知機。

  請觀今日長安道,易地何嘗不有之?

  6.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出自王安石的《明妃曲》原詩為: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溼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訊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7.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門行 冬十月》原詩為: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鎛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8. “鴻雁來時,無限思量。”出自晏殊的《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原詩為:

  芙蓉金菊鬥馨香

  天氣欲重陽

  遠村秋色如畫

  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

  路茫茫

  憑高目斷

  鴻雁來時

  無限思量

  9.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出自蘇澈的《水調歌頭·離別一何久》原詩為: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10. “數聲鴻雁,兩行鷗鷺。”出自謝逸的《青玉案·蘆花飄雪迷洲渚》原詩為:

  蘆花飄雪迷洲渚。送秋水、連天去。一葉小舟橫別浦。數聲鴻雁,兩行鷗鷺。天淡瀟湘暮。蓬窗醉夢驚簫鼓。回首青樓在何處。柳岸風輕吹殘暑。菊開青蕊,葉飛紅樹。江上瀟瀟雨。

  讚美鴻雁的詩詞 3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 高適《別董大二首》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王維《使至塞上》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 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灣《次北固山下》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王灣《次北固山下》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鴻雁在雲魚在水。 —— 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 杜甫《孤雁 》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讚美鴻雁的詩詞 4

  《閨怨》

  【唐代】沈如筠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詩詞君:詩寫得情意動人。三四兩句尤為精妙,

  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婦的孤單之感。

  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時空的隔絕,人們可以千里相共的。

  願隨孤月,流照親人,寫她希望從愁怨之中解脫出來,

  顯出思婦的感情十分真摯。

  《瑤瑟怨》

  【唐代】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詩詞君:這首詩詠閨怨。全詩沒有透出一個“怨”字,

  只描繪清秋的深夜,主人公淒涼獨居、寂寞難眠,

  以此來表現她深深的幽怨。詩是寫女子別離的'悲怨,

  蘅塘退士批註:“通首佈景,只夢不成三字露怨意。”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詩詞君:僅從文字看,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

  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豔之美。首句以物候變化說明霜冷長天,

  深秋已至。次句言月華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寫超凡神女,

  爭美競妍。詩以想像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豔絕俗。

  頗可說明義山詩之唯美傾向。

  《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詩詞君這是一曲高秋的讚歌。題為“長安秋望”,

  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讚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

  “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物件。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詩詞君: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

  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

  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詩詞君:《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

  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讚美;

  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

  《贈秀才入軍·息徒蘭圃》

  【魏晉】嵇康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絃。

  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嘉彼釣翁,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詩詞君:本篇原列第十四首,詩人想象嵇喜行軍

  之暇領略山水樂趣的情景。他將在長滿蘭草的野地上休息,

  在鮮花盛開的山坡上餵馬,在草地上弋鳥,在長河裡釣魚。

  一邊若有所思地目送南歸的鴻雁,一邊信手撫彈五絃琴。

  他的心神遊於天地自然之中,隨時隨地都對自然之道有所領悟。

  顯然這裡所寫的與其說是徵人生活,

  不如說是抒寫詩人自己縱心自然的情趣。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唐代】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詩詞君:整首詩運用陪襯、烘托和誇張的手法,

  沒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寫樓高,句句從俯視縱觀岳陽樓周圍景物

  的渺遠、開闊、高聳等情狀落筆,卻無處不顯出樓高,

  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巧奪天工。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詩詞君: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

  被貶黃州後,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

  能率領全家透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但內心深處的幽獨

  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

  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

  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

  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徵;枕蓆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

  也是淒涼獨處的內心感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