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經典五律詩詞《旅夜書懷》

杜甫的經典五律詩詞《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

  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賞析】

  詩題為“旅夜書懷”,前兩聯寫“旅夜”所見,後兩聯抒發感慨即“抒懷”。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兩句,承一二句描寫遠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明星低垂,平野顯得格外廣闊;大江滾滾向東流去,明月倒映在江中,月影隨波濤翻湧。詩人以“星垂”來描寫原野的廣闊,用“月湧”來形容大江的東流,形象而細緻地描繪了一個宏闊非凡寧靜孤寂的江邊夜景。《四溟詩話》評這兩句,“句法森嚴,‘湧’字尤奇”,因星“垂”才能顯示出平野之廣闊,反過來,平野廣闊才得見“星垂”之景象;月亮是不會湧動的,只因江水流動方顯示月影之“湧”,而“月湧”則顯出江之流動。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一詩中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之壯語,杜甫這兩句無論氣勢還是句式都與李白極其相似,但杜詩的骨力在李白之上。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之景況的,因此,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沛流離的悽愴心情。

  擴充套件閱讀:杜甫的.簡介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境優越,因此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為“李杜”、“大李杜”,後人稱他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

  少年時代遊歷多地。三十五歲以後多在長安,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759年棄官入川。770年冬逝世。杜甫雖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也狂放不羈不乏豪氣,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著有《春望》《三吏》《三別》等名作。

  擴充套件閱讀:杜甫的詩詞思想

  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他拿這些來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勵朋友。他表彰元結說,“道州憂黎庶,詞氣浩縱橫。”他對嚴武說,“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他對裴虯也說,“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正是這些進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種永不衰退的政治熱情、堅忍不拔的頑強性格,和胸懷開闊的樂觀精神,使他成為我國曆政治性的偉大詩人。當然,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實踐也是分不開的。

  杜甫出生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傳統的官僚世家,家庭給予杜甫正統的儒家文化教養和務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雄心。所以杜甫稱做官是他們家族的“素業”——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以及以後的種種行為都是在為追求仕途事業和為官行道相聯絡。如他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寫道“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就是一種企望入仕,在仕途大業中實現自己“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抱負,即渴望在社會實際工作中建功立業,兼濟蒼生。三十五歲以前,是杜甫的讀書和壯遊時期。正當開元盛世,杜甫的經濟狀況也較好,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時期。從二十歲起,他結束了書齋生活,開始了為時十年以上的“壯遊”。在這長期的壯遊中,杜甫接觸到我們祖國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壯麗河山,不僅充實了他的生活,也擴大了他的視野和心胸,為他早期詩歌帶來相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望嶽》詩可為代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正流露了詩人對一切事業(包括創作在內)的雄心壯志。但由於這種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現實,因此,作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這只是他的創作的一個準備時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