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在詩歌鑑賞題中的作用

標題在詩歌鑑賞題中的作用

  關注題目有助於我們快速準確地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感情基調和思路,有助於較快切入文字,回答問題也更容易。

  詩題是詩歌內容和讀者情感心理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也提供給讀者窺視詩歌內容的獨特視角。題目即文章的額頭,富含著諸多資訊(時間 地點人物 事件以及詩人的心情 詩歌的意境 詩歌的型別等)。而我們的學生在揣摩語句時,往往無視標題的暗示,而就具體詩句片面分析領悟。

  例:頸聯頗有韻味,請揣摩表達的情感。(2分)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學生答案】自己被貶沉淪處境不佳,感到對不起親人,詩中表達辛酸慚愧之情。

  分析:得1分。作者是寫了自己被貶沉淪而慚愧心酸之情,因為有標題“喜外弟盧綸見宿”,可見作者對錶弟相見頻的感激,自己有“喜”亦有悲。

  【參考答案】因為被貶沉淪,親人還來探望,詩人自己感激而喜;而因為處境不佳,詩人自己面對親人頻見而愧。

  啟示:標題的動詞暗示了文章的事件,而形容詞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與思想。

  由此可見,詩歌的標題是詩歌鑑賞的嚮導,只有首先借助對詩歌標題的分析才能窺見詩歌中蘊涵的豐富資訊,提高詩歌鑑賞的準確性。詩歌的標題具體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透過標題,可幫助弄清詩歌的題材,揣測詩歌大體內容。

  送別詩的標題多帶“贈”和“別”,如白居易的《南浦別》,杜甫的《贈別》,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從標題可以得知詩歌的大體內容不外乎:依依不捨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陳心志的告白,別後情境的想象、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再如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王維《使至塞上》,李白《塞下曲》,透過標題很明顯可以看出題材是邊塞詩,內容大概是: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以及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邊地生活的艱辛,戰爭的酷烈場面,將士的思家情緒。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標題看出題材是詠物詩,詠物詩內容:實寫物的形態、色澤特徵,所處環境,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人的精神品質。詠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質,或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人事的評價。

  二、透過標題,可幫助捕捉詩歌選用的意象,把握詩歌蘊含情感。

  準確的把握詩歌的意境,就能夠很好的鑑賞詩歌。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景物融合而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包含著“意”(主觀思想)和“象”(客觀景物)兩個方面,意境就是由這兩方面自然而有機融合而成的。很多詩歌的標題本身就直接用詩歌的意象命題,有的詩歌甚至在意象前直接加上表明作者思想情感的詞語,這都有利於我們藉助詩歌的標題就能大體上把握詩歌蘊含的情感。如陸暢的《驚雪》:“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暉。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詩題的“雪”就是詩歌的意象,即思想情感的載體。“驚”,驚訝,驚歎,借雪花飛舞的冬景,表現出詩人熱愛自然風光、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又如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標題借“烏衣巷”這個具體的“象”的今昔變化來表現“意”———寫出感慨歷史的變遷和豪門貴族的興衰的情感。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首詩標題可看出借“山寺桃花”這個“象”表現詩人對春天的留戀之情。

  三、透過標題,可幫助體會詩歌的構思,分析詩歌表現手法

  考查各級各類考試中的詩歌鑑賞題,不難發現,對寫作手法的考查始終是重中之重。因為寫作手法的選用往往最能顯現詩人的藝術匠心,也最能體現某一首詩歌構思的特色。分析詩歌寫作手法的方法有許多,扣題分析法是其中之一。如盧綸《山店》:登登山路何時盡?決決溪流到處聞。風動葉聲山犬吠,幾家松火隔秋雲。題目問,這首詩題為“山店”,全詩是怎樣寫山店的?分析其寫法上的特點?要求考生分析其寫作上的特點。即使不是做考題,而是自由鑑賞,我們只要養成了讀標題的習慣,也可能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既然是以“山店”為題,那它就必然是本詩的寫作物件。可詩的內容:長而又長的山路,何處是個盡頭啊?潺潺流動的溪水,到處都可以聽到。山風吹動樹葉,山中小犬低吠,隔著秋雲隱約看見有幾戶人家。仔細思考不難發現作者的構思,行色匆匆是因為天色將晚而不見山店;寫水寫山是借大山的空曠、寂靜反襯不見山店的焦急心情。“山犬”自然是山店中的犬。“松火”自然是山店中的火。詩人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前面。間接寫出了詩人的心情由不見山店的焦急,到聽到狗吠後充滿希望,再到看到松火想到即將到店時的欣喜。再進而想到詩人是怎樣來寫這個物件的,就不難發現本詩的寫作手法側面烘托。在這裡,詩人無論是對“山店”的描述,還是對自己心情的表達,都不是正面著墨,而是側面烘托。

  詩歌是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是我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材中佔有一定的分量。高考詩歌賞析難度越來越大,題型越來越完善,成為高考備考的一個亮點。無論從教材角度,從高考角度,還是從繼承與創新文學遺產的角度上,利用各種方法培養與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鑑賞能力,是每一個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那就從關注詩歌的標題開始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