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翻譯賞析

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翻譯賞析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古詩詞全文如下: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前言】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這是一首風格獨特的懷舊詩,前面主要內容是寫景狀物,描寫了登上謝脁樓所見到的美麗景色,而在最後點明懷念謝脁,抒發了詩人對先賢的追慕之情。全詩語言清新優美,格調淡雅脫俗,意境蒼涼曠遠。

  【註釋】

  ⑴謝脁北樓:即謝脁樓,又名謝公樓,唐代改名疊嶂樓,為南朝齊詩人謝脁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故址在陵陽山頂,是宣城的登覽勝地。謝脁是李白很佩服的詩人。

  ⑵江城:泛指水邊的城,這裡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區的方言,無論大水小水都稱之為“江”。

  ⑶兩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鳳凰橋,句溪上有濟川橋。明鏡:指拱橋橋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圓形,像明亮的鏡子一樣。

  ⑷雙橋:指橫跨溪水的上、下兩橋。上橋即鳳凰橋,在城的東南泰和門外;下橋即濟川橋,在城東陽德門外,都是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年)的建築。彩虹:指水中的橋影。

  ⑸人煙:人家裡的炊煙。

  ⑹北樓:即謝脁樓。

  ⑺謝公:謝脁。

  【翻譯】

  安徽宣城依山傍水,風光如畫,日將暮時,水淨山青,晴空萬里。宛溪和句溪如兩條潔白的素練纏繞著城邊明鏡般的太平湖,兩座彩虹似的橋樑飛架在河流上方。炊煙裊裊,橘林柚林一片秋色蒼茫,梧桐也葉落枝凋色寒。誰知道我在謝脁北樓思念謝公,臨風感嘆。

  【鑑賞】

  一個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詩人獨自登上了謝公樓。嵐光山影,景色十分明淨。詩人憑高俯瞰,“江城”猶如在圖畫中一樣。開頭兩句,詩人把他登覽時所見景色概括地寫了出來,總攝全篇,一下子就把讀者深深吸引住,一同進入詩的意境中去了。嚴羽《滄浪詩話》說:“太白髮句,謂之開門見山。”指的`就是這種表現手法。

  中間四句是具體的描寫。這四句詩裡所塑造的藝術形象,都是從上面的一個“望”字生髮出來的。從結構的關係來說,上兩句寫“江城如畫”,下兩句寫“山晚晴空”;四句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而又是有層次的。“兩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嶧山,在宣城的東北與句溪相會,繞城合流,所以說“夾”。因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靜地流著,波面上泛出晶瑩的光。用“明鏡”來形容,用語十分恰當。

  結尾兩句,從表面看來很簡單,只不過和開頭二句一呼一應,點明登覽的地點是在“北樓上”;這北樓是謝朓所建的,從登臨到懷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順便說一句懷念古人的話罷了。這裡值得注意是“誰念”兩個字。“懷謝公”的“懷”,是李白自指,“誰念”的“念”,是指別人。兩句的意思,是慨嘆詩人“臨風懷謝公”的心情沒有誰能夠理解。這就不是一般的懷古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