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都護歌》李白的唐詩鑑賞

《丁都護歌》李白的唐詩鑑賞

  丁都護歌

  李白

  雲陽上徵去,

  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

  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

  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

  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盤石,

  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

  掩淚悲千古!

  李白詩鑑賞

  《丁都護歌》是樂府清商曲吳聲歌曲舊題,音調悽切動人。

  這首詩是天寶六年(747)李白遊江蘇丹陽橫山時所作,真實地再現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勞役。

  開頭二句“雲陽上徵去,兩岸饒商賈”,點出拖船運石的地點、去向和環境。雲陽,今江蘇丹陽縣。

  古時江蘇太湖出產太湖石,官府徵調大量民工拖運太湖石溯江北上,運至京城。“上”,指出溯江北上,逆水行船。“徵”,表明拖船運石的勞役的路途遙遠。

  “兩岸饒商賈”,指船行運河兩岸多是繁華的商業城鎮,以逆水拖船的苦役與周圍環境的繁華熱鬧,兩相對比,更突出了拖船勞役的繁重艱辛,也渲染了環境氣氛。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盛夏時節吳牛喘月。《世說新語·言語》載:“滿奮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劉孝標註:“今之水牛,唯人生江淮間,故謂之吳牛也。南土多暑,而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這裡以吳牛的典故表現氣候的炎熱,連吳地的水牛看見了月亮都誤以為是太陽而喘息,寫得極形象極生動。“拖船一何苦”,說“一何苦”,直接道出拖船拉縴的艱苦,在酷熱難當的天氣下,拖船該有多辛苦。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暴戾,表達了詩人對拉縴民伕的同情。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二句具體地細緻地表現拖船民伕的痛苦,驕陽,重役,乾渴,詩人抓住“水”這周圍環境的.典型事物,突出地表現了拖船民伕所受的煎熬和痛苦。因為天旱水淺,河中的水混濁得不能飲用,而壺中僅剩的一點點水也都成了混漿泥水,頭頂上烈日炎炎,空氣也象著了火,拖船纖伕連汗也淌光了,急需要水,卻不能得到,“不可飲”,“半成土”,都渲染了纖伕的不堪忍受的痛苦。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是指纖伕們唱起哀傷的歌,悲痛得淚如雨下。這是從具體地動作描寫,深入一步地表現纖伕內心的痛苦,直接地表達了他們的悲憤的心情。

  “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這裡由拖船轉向“鑿石”,由寫人轉入寫景,由眼前的拖船運石宕開一筆寫到萬人鑿石,從更為廣泛的範圍來揭示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人民群眾的苦役重負。“萬人”,“無由”,都突出表現了詩人極大的義憤。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結尾以提醒句式,不寫纖悲,反寫石悲,以石之悲來襯托纖伕的悲,在進一層的描寫中表現出拖船纖伕的極深切的悲痛。你看那巨大的太湖石,正在為千古以來拖船纖伕的痛苦命運而悲泣。借太湖石的悲慨,深刻地表現了纖伕的悲痛,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同情。芒碭,屬迭韻連綿詞語,即莽撞、茫蕩,形容太湖石的巨大粗重。

  詩從遠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體,情景交融,遠近交織,感情深切真摯,形象生動鮮明,語言精煉。《唐宋詩醇》評曰:“落筆沉痛,含意深遠,此李詩之近杜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