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分析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賞:】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華,他在大匡山讀書時,就描繪了這樣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著意於寫景,真實自然,並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

  全詩分為三個層次,前四句為一個層次,五、六兩句為一個層次,最後兩句為一個層次。前四句是寫詩人拜訪道士途中聽耳聞目睹。詩人沿著小溪而行,沿路兩旁。桃花盛開,花瓣上掛滿露珠。這說明詩人一大早,就出門而行。小溪流水,與狗吠之聲,響成一片,形成了一種別有情趣的樂章。道士的處所,路程還不近呢。詩人從早走到中午時分,尚且沒有聽見道士敲鐘的聲音,只見樹叢的深處,不時有鹿出沒。這兩句的妙處,暗示道士不在道院,為最後兩句設下伏筆。以上四句。把道士遠離人間鬧市的那種清新幽靜的環境,逼真地寫出來。前兩句寫狗吠聲聲,溪水,桃花含露,是詩人早上的所見聽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兩句,是寫中午時分的耳聞目睹。時間不同,地點各異,詩人所描寫的見聞,也各不相同。在這裡,時間和空間感。異常清晰。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兩句,是寫道士處所的近景,野竹參天,與青氣融為一體,從碧綠的山峰間飛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種優美壯觀的奇境。飛、掛二字,是寫瀑布飛流直下的動的畫面。“野竹分青靄”的“分”字,表面是寫野竹參天,把空中的青色雲氣隔開,實則是說翠竹參天,與青色的雲氣相接,渾為一體.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說翠竹是自然長成,並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覺可喜可愛。“靄”前冠一“青”字,與竹色協調,融為一色。“飛泉掛碧峰”,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具有引入入勝,令人留連忘返的藝術魅力。

  最後兩句,方才點明“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題。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常識:大凡去訪親探友,不能相遇,就會令人焦不安。李白去拜訪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無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著急呢?儘管道士不在,詩人並沒有立即返回,他遠道而來,總想能見到道士,同他暢談一番。“愁倚兩三松”,寫得極其生動形象,寫詩人等待道士回來,倚靠遍了道士門前的兩三棵松樹,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頗能傳神,把詩人著急的神態。刻畫得清晰可見,歷歷在目。“無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陳述句。只是說明道士不知所去。是為“愁倚兩三松”句,所作的鋪墊。

  此作的構思並不複雜,它寫詩人的所聞所見,都是為了突出訪道士不遇的主題。所以,吳大受說:“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詩筏》)當然,並不是說李白這首詩已經寫得盡善盡美了,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後期比較成熟的詩作,都寫得十分灑脫、酣暢、飄逸、雄渾,字裡行間,充滿著一股豪氣。而他這首詩,在這方面的特點還不夠明顯,還不夠濃郁。這說明此作還帶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