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幹行二首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長幹行二首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吧,根據語氣的不同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句子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幹行二首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句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幹行二手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1

  長幹行二首

  唐代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憶妾深閨裡,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驄,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餘,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譯文

  其一

  我的頭髮剛剛蓋過額頭,在門前折花做遊戲。你騎著竹馬過來,把弄著青梅,繞著床相互追逐。我們同在長幹里居住,兩個人從小都沒什麼猜忌。十四歲時嫁給你作妻子,害羞得沒有露出過笑臉。低著頭對著牆壁的暗處,一再呼喚也不敢回頭。十五歲才舒展眉頭,願意永遠和你在一起。常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怎麼能想到會走上望夫臺。十六歲時你離家遠行,要去瞿塘峽灩澦堆。五月水漲時,灩澦堆不可相觸,兩岸猿猴的啼叫聲傳到天上。門前是你離家時徘徊的足跡,漸漸地長滿了綠苔。綠苔太厚,不好清掃,樹葉飄落,秋天早早來到。八月裡,黃色的蝴碟飛舞,雙雙飛到西園草地上。看到這種情景我很傷心,因而憂愁容顏衰老。無論什麼時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請預先把家書捎給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遙遠,一直走到長風沙。

  其二

  想當初我在深閨的時候,不曾見識煙塵;可嫁給長乾的男人後,整天在沙頭等候風色。五月南風吹動的時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風吹起的時候,想你正從揚子江出發。來來去去,聚少離多,悲傷幾何?什麼時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夢見那裡大起風波。昨夜又見狂風吹度,吹折了江頭的大樹。江水淼淼,昏暗無邊,夫君啊你在何處?我將乘坐浮雲驄,與你相會在蘭渚東。鴛鴦嬉戲在綠蒲池上,翡翠鳥兒繡在錦屏當中。自顧自憐才十五歲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紅。哪裡想到嫁為商人婦,既要愁水又要愁風。

  註釋

  長幹行:屬樂府《雜曲歌辭》調名。下一作張潮。黃庭堅作李益詩。

  長幹裡:在今南京市,當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長干曲》多抒發船家女子的感情。

  抱柱信:典出出《莊子·盜蹠》,寫尾生與一女子相約於橋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漲水,尾生守信而不肯離去,抱著柱子被水淹死。

  灩澦堆:三峽之一瞿塘峽峽口的一塊大礁石,農曆五月漲水沒礁,船隻易觸礁翻沉。

  天上哀:哀一作“鳴”。

  遲行跡:遲一作“舊”。

  生綠苔:綠一作“蒼”。

  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慶市的長江邊上,距南京約700裡。

  憶妾深閨裡:妾一作“昔”。

  沙頭:沙岸上。風色:風向。

  下:一作“在”。巴陵:今湖南嶽陽。

  發:出發。揚子:揚子渡。

  湘潭:泛指湖南一帶。

  淼淼:形容水勢浩大。

  浮雲驄:駿馬。西漢文帝有駿馬名浮雲。

  蘭渚:生有蘭草的小洲。

  翡翠:水鳥名。

  賞析

  詩人李白寫過許多反映婦女生活的作品,《長幹行兩首》就是其中傑出的詩。

  長幹是地名,在今江蘇南京。樂府舊題有《長干曲》,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二載有古辭一首,五言四句,寫一位少女駕舟採菱、途中遇潮的情景。與李白同時的崔顥有《長干曲》,崔國輔有《小長干曲》,也都是五言四旬的小樂府體,所描繪的都是長江中下游一帶男女青年的生活場景。這些詩歌內容都較簡單。李白《長幹行》的幅加長了,內容也比較豐富。它以一位居住在長幹裡的商婦自述的口氣,敘述了她的愛情生活,傾吐了對於遠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個具有豐富深摯的情感的少婦形象,具有動人的藝術力量。

  這是兩首愛情敘事詩。第一首詩對商婦的各個生活階段,透過生動具體的生活側面的描繪,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幅鮮明生動的畫面。詩人透過運用形象,進行典型的概括,開頭的六句,婉若一組民間孩童嬉戲的風情畫卷。“十四為君婦”以下八句,又透過心裡描寫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小新娘出嫁後的新婚生活。在接下來的詩句中,更以濃重的筆墨描寫閨中少婦的離別愁緒,詩情到此形成了鮮明轉折。“門前遲行跡”以下八句,透過節氣變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寫,將一個思念遠行丈夫的少婦形象,鮮明地躍然於紙上。最後兩句則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義色彩。這闋詩的不少細節描寫是很突出而富於藝術效果的。如“妾發初覆額”以下幾句,寫男女兒童天真無邪的遊戲動作,活潑可愛。“青梅竹馬”成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語。又如“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寫女子初結婚時的羞怯,非常細膩真切。詩人注意到表現女子不同階段心理狀態的變化,而沒有作簡單化的處理。再如“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八月胡蝶黃,雙飛西園草”,透過具體的景物描寫,展示了思婦內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動,深刻動人。

  第二首詩與第一首詩同是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第二首詩恰似第一首詩中的少婦風塵僕僕地划著小船來到長風沙的江邊沙頭上等候久別的丈夫。此詩在描述女子情感脈絡上非常細密柔婉,像是山林中的清泉涓涓流暢而又還回曲折,給讀者留下數不清的情韻,把少婦的閨怨描寫得淋漓酣暢。這首詩中,詩人用“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兩句便將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月南風興”以下四句交代了詩中丈夫的行蹤。“昨日狂風度,吹折江頭樹”則表現了她對夫婿安危的深切關懷,最後,“自憐十五餘,顏色桃花江。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以少婦感懷身世的方式將滿腔離愁別恨渲染得恰到好處。這首詩將南方女子溫柔細膩的感情刻畫得十分到位。全詩感情細膩,纏綿婉轉,步步深入,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調清新雋永,也屬詩歌藝術的上品。

  但是,與第一首詩相比起來,第二首詩顯得要稍遜一籌。第二首詩與其他描寫閨怨題材的詩一樣,是從少婦時期入手,而第一首詩卻別出心裁,偏偏從童年時期的`兩小無猜寫起,李白在此詩中打破了陳規,自出機杼。它透過描繪出的一副副生活場景,精心渲染環境氣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鮮自然,顯示出完整性和獨創性。一連串具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幾乎顯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發展史。這些是第二首詩所沒有達到的藝術高度。

  透過第一首詩典型化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典型的商人小婦形象。這就是典型的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讚美這首詩是最貼切不過了,相形之下,第二首詩略顯平庸,一則在於它的遣詞用句沒有前者的創新性,二者它的敘述方式沒有擺脫掉其他相同題材詩歌的影子。它更加註重愁怨的描寫,而第一首的最後兩句“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則帶有一絲脫離封建禮教的解放色彩。因此,第一首詩塑造的人物更加鮮明飽滿,更令讀者喜愛。

  《長幹行二首》的風格纏綿婉轉,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婦的愛情有熱烈奔放的特點,同時又是那樣地堅貞、持久、專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經商,並非奔赴疆場,吉凶難卜;因此,她雖也為丈夫的安危擔心,但並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慟。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蠶吐絲,綿綿不絕。這些內在的因素,決定了作品風格的深沉柔婉。

  長幹行二手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2

  長幹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韻譯】

  記得我劉海初蓋前額的時候,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門前嬉戲。

  郎君總是跨著竹竿當馬騎來,手持青梅繞著交椅爭奪緊追。

  長期來我倆一起住在長幹裡,咱倆天真無邪相互從不猜疑。

  十四歲那年作了你結髮妻子,成婚時羞得我不敢把臉抬起。

  自己低頭面向昏暗的牆角落,任你千呼萬喚我也不把頭回。

  十五歲才高興地笑開了雙眉,誓與你白頭偕老到化為塵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我就怎麼也不會登上望夫臺。

  十六歲那年你離我出外遠去,要經過瞿塘峽可怕的灩澦堆。

  五月水漲灩澦難辨擔心觸礁,猿猴在兩岸山頭嘶鳴更悲悽。

  門前那些你緩步離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個個都長滿青苔。

  苔蘚長得太厚怎麼也掃不了,秋風早到落葉紛紛把它覆蓋。

  八月秋高粉黃蝴蝶多麼輕狂,雙雙飛過西園在草叢中戲愛。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傷心痛絕,終日憂愁太甚紅顏自然早衰。

  遲早有一天你若離開了三巴,應該寫封信報告我寄到家來。

  為了迎接你我不說路途遙遠,哪怕趕到長風沙要走七百里!

  【賞析】

  據《景定建康志》載:“長幹裡,在秦淮南。”長幹即現在的南京中華門一帶。唐時,金陵西門及南門秦淮河兩岸,商旅往來,最是繁華。

  李白二十四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元十三年(725)春天,經巫山,過荊門,達江陵,夏覽洞庭,秋遊金陵。金陵從六朝以來,就以其繁華、商貿之發達、文化之先進而吸引各地名流。六朝樂府中的“吳聲”“西曲”大多就產生並廣泛流傳於這一帶的吳地。一踏上金陵大地,“吳聲”“西曲”這些清新別緻的民謠就令詩人感到新鮮無比,爽心悅目。這首清新質樸的詩歌就是在認真學習吳地民歌的基礎上所創作的。

  在《長幹行》這首詩中,就以居住長幹裡的一位商婦自述的口吻,回顧了她與丈夫相愛的過程,同時表達了她對遠方丈夫熾烈忠貞的愛情,從而塑造了一位愛情專一、感情豐富的少婦形象。

  全詩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從“妾發初覆額”到“兩小無嫌猜”,是商婦對自己和丈夫在童年時代青梅竹馬親密無間的友誼的美好回憶。“妾發初覆額”,說明其年紀之幼小。而“折花”劇、騎“竹馬”、弄“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動的生活細節,則將他們玩耍時天真爛漫的情態形於言表。“同居”二字說明他們是近鄰,自父輩就有密切的交往。“兩山無嫌猜”,寫出了他們心靈的聖潔、透明、無瑕。也更顯出他們愛情基礎的純真堅實。

  第二部分從“十四為君婦”到“猿聲天上哀”,回憶女主人公婚後的生活經歷。這一部分又可分三層。

  第一層從“十四為君婦”到“千喚不一回”,回憶新婚燕爾,少婦的羞態。一對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動的生活細節,則將他們玩耍時天真爛漫的情態形於言表。“同居”二字說明他們是近鄰,自父輩就已有密切的交往。“兩小無嫌猜”,寫出了他們心靈的聖潔、透明、無瑕。也更顯出他們愛情基礎的純真、堅實。

  第二部分從“十四為君婦”到“千喚不一回”,是回憶新婚燕爾,少婦的羞態。一對青梅竹馬男女青年,雖然兒時曾玩過“折花”扮新郎新娘的遊戲,一旦結為夫妻,又使女兒家的心靈羞澀無比,“羞顏未嘗開”寫小新娘羞答答難為情的嬌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二句,出神入化,進一步用典型細節描繪出女主人公新婚時嬌態圖。

  第二層從“十五始展眉”到“豈上望夫臺”,回憶愛情的進一步加深。從心底向丈夫許下“願同塵與灰”的山盟海誓。“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大意是:忠貞不渝,至死不變是自己常存在心的堅貞信念,怎麼會願意上望夫臺去飽嘗夫妻分離之苦呢?這裡準確地顯示了女主人公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感情也在不斷豐富和成熟。

  第三層從“十六君遠行”到“猿聲天上哀”,回憶丈夫遠行後商婦對丈夫的綿綿思念與牽掛。感情正濃時聽說丈夫要遠行,這就夠商婦痛苦的了。想到丈夫遠行要經過奇險無比的瞿塘峽灩澦堆,令她如抵險境,越發如坐針氈,愁思更盛。由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與其丈夫同甘苦、共命運的忠貞愛情。

  第三部分從“門前舊行跡”到“坐愁紅顏老”,從回憶回到眼前的現實,寫丈夫遠行後商婦寂寥無依的惆悵心境和深切的思念。“門前舊行跡,一一生綠苔”,意思是,在門前所留下的送別丈夫時的腳印,都已經長出了青苔,足見夫妻分別的時間之久。“苔深不能掃”一句很傳神,將女主人公在丈夫離家後百無聊賴的心情刻畫得惟妙惟肖。而商婦感到秋風落葉來得早是心裡作用的結果。從側面渲染其愁思之深。

  看到八月蝴蝶雙雙起舞,商婦更覺自己的孤獨。“坐愁紅顏老”是她面對時光流逝、青春虛度的顧影自憐的感嘆。

  第四部分從“早晚下三巴”到結尾,寫商婦渴望夫妻早日相會的心情。“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早晚”是何時、何日的意思。這兩句渲染商婦想見丈夫和得到他的訊息的急切心情。只要一有丈夫回家的訊息,商婦就會遠道相迎,“直至長風沙”。如此就把女主人公久蘊心底的奔放熱情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了,一個深情繾綣的少婦形象也躍然紙上。

  李白的《長幹行》,透過一系列富有生活情趣的和極能概括主人公性格的典型細節和心理側面,成功地展現了一個丈夫遠行的商婦豐富的內心世界。“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八月蝶蝴黃,雙飛西園草”分別表現了女主公孩提時期與丈夫天真無邪的玩耍細節;少女初嫁時的嬌羞場面;愛情發展時內心的細節刻畫;以及丈夫遠行後她孤寂失落的心情,既敘事,又代主人公抒情,同時更塑造出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些典型細節和生活側面,確能以小見大,表現出思味不盡的內容,襯托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栩栩如生。

  在藝術上《長幹行》明顯地受到樂府民歌的影響,詩中以年齡和時間順序記敘商婦的愛情生活發展,顯然受到《孔雀東南飛》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和《陌上桑》中“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等漢樂府民歌詩句的影響。同時,又有其富有創造性的獨特之處。《長幹行》一方面吸收了漢樂府以時間順序敘事的手法,做到脈絡清晰;另一方面又兼採“吳聲”“西曲”等六朝樂府民歌婉約纏綿,風格清新、表現細膩的特點,對每一年齡段都進行具體細膩地抒寫,從十四至十六歲,每一年齡的生活都是一幅運筆工巧的圖畫。

  從詩歌語言方面來看,《長幹行》語言樸素清新,用韻多變,音節流轉和諧。全詩三十行,其中表現女主人公柔和、深沉感情時多用ai韻;表現內心微瀾的多用ei韻;在回憶愛情生活歷程時,根據感情的劇烈起伏,作者還採用原始交韻的形式,給人以感情迭宕起伏的感覺。最後四句用宏亮級a韻,更將女主人公內心熾如烈火的愛情展現於讀者面前。

  長幹行二手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3

  長幹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①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③,直至長風沙④。

  【註釋】

  ①床:這裡指坐具。

  ②抱柱信:《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③不道遠:不會嫌遠。

  ④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安慶市東的長江邊上。地極湍險。

  【簡析】

  這是一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

  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提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為讀者塑了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十四為君婦”四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寫婚後的熱戀和恩愛,山盟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併為之擔心受怕,纏綿悱惻,深沉無限。“門前遲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後四句,寫寄語親人,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

  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已成描摹you男幼女天真無邪情誼的佳語。

  長幹行二手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4

  長幹行

  【其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其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

  古詩簡介

  《長幹行》是南朝樂府中“雜曲古辭”的舊題。崔顥這兩首詩繼承了前代民歌的遺風,但既不是豔麗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熱烈,卻以素樸真率見長,寫得乾淨健康。女主角的抒懷只到“或恐是同鄉”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生小不相識”為限。這樣的蘊藉無邪,是抒情詩中的上乘。

  翻譯/譯文

  【其一】

  你家住在哪兒?我家就在橫塘。停船暫且相問,或許我們還是同鄉呢。

  【其二】

  我家臨著九江水,來往在九江邊。我們雖然同是長幹人,從小卻沒有見過面。

  註釋

  長幹:在金陵

  橫塘:在今南京西南麒麟門外,與長幹相近。

  九江:泛指江水,而非潯陽九江。

  借問:船家女真直率也,才問罷郎家何處,不及回答,旋而自言橫塘人。

  賞析/鑑賞

  【其一】

  本詩是一首女子向男子發問的詩,寥寥數語,形象地將女子既想結識對方,又怕露骨的心態描繪了出來。詩人巧妙地以口吻傳達人的神態,用女子自報家門的急切程度,傳達了這個女子大膽、聰慧、天真無邪的音容笑貌,純樸清清,饒有情趣。

  【其二】

  這是一首男子應答的詩,是針對著“長幹行 其一”中女子的問題而回答的。男子回答得坦率誠懇,一句“生小不相識”表面是惋惜沒能青梅竹馬,實際是相見恨晚心情的表現,流露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本詩與“長幹行 其一”都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浪漫熱烈,樸素健康,稱得上上乘之作。

  長幹行二手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5

  作品簡介

  《長幹行》是唐代詩人崔顥的組詩作品。這組詩以男女對話的形式,描寫了採蓮女子與青年男子相戀的過程:兩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識,女子卻找出話頭和對方攀談,終於並船而歸。詩中描繪船家少女的大膽和聰慧,憨厚如實的語言維妙維肖,非常可愛。這四首詩繼承了前代民歌的遺風,但既不是豔麗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熱烈,卻以素樸真率見長,寫得乾淨健康。

  作品原文

  長干曲四首⑴

  君家何處住⑵?妾住在橫塘⑶。停船暫借問⑷,或恐是同鄉⑸。

  家臨九江水⑹,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自小不相識。

  下渚多風浪⑺,蓮舟漸覺稀。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⑻。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湧。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詞句註釋

  ⑴長干曲:一作“江南曲”,一作“長幹行”,屬樂府《雜曲歌辭》。

  ⑵何處住:一作“定何處”。

  ⑶橫塘:在今南京市西南。

  ⑷借問:請問,向人詢問。

  ⑸或恐:也許。一作“或可”。

  ⑹九江:原指長江潯陽一段,此泛指長江。

  ⑺下渚:一作“北渚”。

  ⑻逆潮歸:一作“送潮歸”。

  白話譯文

  你家住在什麼地方,我家住在橫塘一帶。停船我來打聽一下,或許我們還是同鄉。

  我家就臨靠著九江,來去都在九江邊上。我們同是長乾的人,可我們從小不相識。

  作品鑑賞

  崔顥《長干曲四首》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三十。下面是原中央大學教授沈熙乾先生對這組詩的賞析。

  這組詩的前兩首抓住了人生片斷中富有戲劇性的一剎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幾筆,就使人物、場景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襯,似墨筆畫;它不用任何妝飾烘托,是幅素描;它不憑任何佈景借力,猶如一曲男女聲對唱;它截頭去尾,突出主幹,又很象獨幕劇。題材是那樣的平凡,而表現手法卻是那樣的不平凡。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個住在橫塘的姑娘,在泛舟時聽到鄰船一個男子的話音,於是天真無邪地問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鄉?-就是這樣一點兒簡單的情節,只用“妾住在橫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點明瞭說話者的性別與居處。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個“君”字指出對方是男性。那些題前的敘事,用這種一石兩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詩一開頭就單刀直入,讓女主角出口問人,現身紙上,而讀者也聞其聲如見其人,絕沒有茫無頭緒之感。從文學描寫的技巧看,“聲態並作”,達到了“應有盡有,應無盡無”,既凝鍊集中而又玲瓏剔透的藝術高度。

  不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詩人僅有口吻傳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寫得活靈活現。他不象杜牧那樣寫明“娉娉嫋嫋十三餘”,也不象李商隱那樣點出“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他只採用了問話之後,不待對方答覆,就急於自報“妾住在橫塘”這樣的處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齡從嬌憨天真的語氣中反襯出來了。在男主角並未開口,而這位小姑娘之所以有“或恐是同鄉”的想法,不正是因為聽到了對方帶有鄉音的片言隻語嗎?這裡詩人又省略了“因聞聲而相問”的關節,這是文字之外的描寫,所謂“不寫之寫”。

  這首詩還表現了女主角境遇與內心的孤寂。單從她聞鄉音而急於“停船”相問,就可見她離鄉背井,水宿風行,孤零無伴,沒有一個可與共語之人。因此,他鄉聽得故鄉音,且將他鄉當故鄉,就這樣的喜出望外。詩人不僅在紙上重現了女主角外露的聲音笑貌,而且深深開掘了她的個性和內心。

  詩的語言樸素自然,有如民歌。民歌中本有男女對唱的傳統,在《樂府詩集》中就稱為“相和歌辭”。所以第一首女聲起唱之後,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臨九江水”答覆了“君家何處住”的問題;“來去九江側”說明自己也是風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會有這次的萍水相逢。這裡初步點醒了兩人的共同點。“同是長幹人”落實了姑娘“或恐是同鄉”的想法,原來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蘇南京)長幹裡。一個“同”字把雙方的共同點又加深了一層。這三句是男主角直線條的口吻。剩下最後一句,只有五個字,該如何著墨?如用“今日得相識”之類的幸運之辭作結束,未免失之平直。詩人終於轉過筆來把原意一翻:與其說今日之幸而相識,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識。“自小不相識”五字,表面惋惜當日之未能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實質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對過去無窮惋惜,越是顯出此時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貴。這一筆的翻騰有何等撼人的藝術感染力!

  “長干曲”是南朝樂府中“雜曲古辭”的舊題。崔顥這兩首詩繼承了前代民歌的遺風,但既不是豔麗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熱烈,卻以素樸真率見長,寫得乾淨健康。女主角的抒懷只到“或恐是同鄉”為止,男主角的表情也只以“自小不相識”為限。這樣的蘊藉無邪,是抒情詩中的上乘。

  作者簡介

  崔顥(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寺丞,天寶中為司勳員外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歎。《全唐詩》收錄詩四十二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