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出生地-碎葉與《上安州裴長史書》

李白出生地-碎葉與《上安州裴長史書》

  最近網上討論李白又開始熱烈起來,有論李白的詩歌,有論李白生平為人的(比如李白是官迷和李白是蠱惑仔的論調),也有討論李白出生地問題的。前不久在新浪部落格上也看到趙亞輝先生一篇文章,認定李白出生於江油。李白出生地的問題,是近代以來學術界爭論很甚的一個問題,其中江油與碎葉之爭是最主要的兩個觀點。我剛剛完成的一本書(大約今年底出版)中恰有一段涉及到碎葉(素葉)城遺址,也就順帶談到了李白出生地的問題。

  西突的都城叫做碎葉城,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稱為“素葉水城”,……高宗調露元年,安西大都護府曾一度西移至此,成為唐朝安西都護府最西邊的城鎮,與龜茲、疏勒、于田並稱為唐代“安西四鎮”,同時也成為了唐朝政府在西域的政治軍事中心,絲綢之路上的世界性的名都大邑。……“素葉水城。城週六七里,諸國商胡雜居也。”

  ……素葉地處楚河流域,位於古代絲綢之路的要道上,它在中西交通和軍事戰略上的價值,足以使它在中亞的歷史上留下永遠的名聲。可是,作為一座城市,它具體的位置,後來卻又奇異地遺忘在歷史的迷霧中。只是到了近代,從蘇聯時期開始,考古學家在這一帶進行發掘,才在今天叫做阿克貝西姆的地方發現了這處遺址。發掘的成果很豐富,但這是否就一定是玄奘講的“素葉水城”或中國史書中的碎葉,一直有著爭論。直到1982年,在一次發掘中,出土了一尊漢式的佛像,佛像的底座上刻有漢文的銘文,銘文的文字雖然有殘缺,但“安西副都護碎葉鎮”和“上柱國杜懷寶”“敬造一佛二菩薩”的字樣卻清晰可辨。這就無可辯駁地證明,現在的阿克貝西姆遺址,就是當年的素葉城。最近的一個發現是在1997年,在素葉城牆的南邊,也出土了一塊漢文的殘碑。碑上文字的內容和語氣,說明作者是戍邊的軍人。如今,爬上這座荒草叢生的古城遺址,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年唐朝軍隊修建的周長達26公里的城牆斷壁。考古學家們在此城的寺廟廢內還曾揀到四枚唐代錢幣,上面有“開元通寶”和“大曆通寶”字樣。

  除了是當年大唐王朝盛極時期的最西邊界之外,素葉城受到中國人關注的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淵源,因為據說這裡就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和傳奇的詩人之一,“詩仙”李白的生身之地!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還是個謎,在學術界說法始終不一。但歸結起來,影響最大,也最被人承認的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素葉城,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

  支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主要證據是李陽冰的《草堂集序》和魏的《李翰林集序》,他們分別在文中聲稱李白於唐中宗神龍初年(公元705年左右)出生於四川。魏是李白的崇拜者和追隨者,《草堂集》是李白親自讓魏整理自己的詩稿集結的,是李白在世時唯一的個人詩集。而李陽冰是李白的族叔,並在李白去世前接受囑託整理遺作而整合《李翰林集》。按說他們提供的應該是第一手資料,值得信賴。但這個說法卻與李白本人的一些自述有矛盾。唐肅宗至德二載,也就是公元757年,李白在《為宋中丞自薦表》中說:“臣伏見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推算起來李白應當出生在公元701年左右,與李陽冰、魏的說法出現了矛盾。這樣其他記述也存在有疑問的可能。

  不過李白本人對他的出生地沒有過明確的說法,但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卻有一些很有歧義的記述,即“白家本金陵,世為右姓,遭沮渠蒙遜難,奔流鹹秦,因官司寓家。”這裡的“金陵”顯然不是通常所說的南京,李白的出身和南京實在是扯不上什麼關係。關於這裡的.“金陵”有兩種說法,一說為“金城”之誤,漢代設金城郡,即今日蘭州地界,李白曾稱自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包括李陽冰、魏、範傳正在內的當時人也都認為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並且跟李白自稱與李唐皇室(亦發源於隴西成紀)是同宗是一致的。而金城郡亦是隴西和隴西成紀地界相仿。也有人認為這裡的“金陵”指的是涼武昭王李李在西涼所設的建康郡,在酒泉與張掖一帶。李所以命名為“建康”,是表示對東晉的眷念。金陵是建康的別稱,所以李白對西涼的建康又稱金陵。後文中“遭沮渠蒙遜難”指的即是西涼的典故。《晉書》有傳,東晉安帝元興年間(402-404),李在敦煌、酒泉一帶建立割據政權,號稱涼公。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沮渠蒙遜攻破敦煌,李子李自殺,國亡。李白這裡說的是自己世系出自涼武昭王李。這段文字裡最令人困惑的是“奔流鹹秦”四個字,鹹秦若作地名,不見史載。如果是“咸陽之舊秦”,也鮮有其他人有類似的用法,而且從西涼到內地的咸陽用“奔流”似乎也很不合適。於是有學者推斷,此處的“鹹秦”最有可能指的是“碎”。“鹹”字包含“碎”的左半邊,“秦”包括“”下半部。 這兩個字很可能是由於原字漫患不清,後人根據殘留的字形推斷所造成的錯誤。

  如果這個推斷是正確的,那麼李白出生素葉就是非常可能的事情了。在李白死後55年,一個叫範傳正的人重修的李白墓,並寫了《唐左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文》,其中寫道“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約而計之,涼昭武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 這證了李白出生素葉的推斷。範傳正的碑文是在看了李白兒子伯禽的親筆記錄之後而作,作為兒子伯禽對父親的出生地應當是較有把握的。

  在近代,1926年李宜琛於《晨報副刊》上發表了《李白的籍貫和生地》一文,透過對李白生卒年的考訂,認為“李白不生於四川,而生於被流放(竄)的地方”,也即李家被流放的西域碎葉。九年以後,陳寅恪又發表了《李太白氏族之疑問》一文,支援李白出生於西域的說法。建國後,郭沫若結合李陽冰《草堂集序》中所載“中葉非罪,謫居條支……神龍之始(705),逃歸於蜀”和範傳正《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中“隋未多亂,一房被竄於素葉”的說法,認定李白出生於中亞的素葉城。這個說法被現在的教科書和大多數的唐詩選本所接受。

  …… 有很多人認為,李白幼年時候在西域的生活,對他還是有著深刻的印記的,比如李白在《戰城南》中表露出對西域地理的熟悉,“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蔥河、天山都起自蔥嶺,蔥嶺即今日帕米爾高原一帶。條支都督府便在蔥嶺之西,管轄地即今吉爾吉斯和哈薩克一帶,素葉正在條支都督府轄區之內。

  李白為自己的孩子取取名為“明月奴”、“頗黎”,聽起來很有異域色彩。

  還有人認為李白作為有記載第一個填詞的文人,之所以能率先填寫《菩薩蠻》也是沾了西域的光。因為根據記載,“菩薩蠻”的曲調原本就是西域的曲調,唐大中年間才傳入中原 。李白在幼時很可能就熟悉了這個曲調,於是乎近水樓臺先得月,必別人更熟悉其中韻律,所以才能寫出“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的《菩薩蠻》。

  甚至有人搬出“三言”中的《李太白醉草嚇蠻書》來,認為李白由於出生於西域所以才通曉胡語(在當時應當是突文)。

  這裡有意思的地方是辨了一下《上安州裴長史書》的內容,其他材料都是大家爛熟的。

  本文是集採各家觀點的整合,由於格式轉換原因,沒有標出註釋,在此致歉。

  又及:其實從碎葉到江油的一路(包括起點和終點)上,李白都有可能出生,古人重視的是祖籍和全家定居的地方,至於出生在哪裡,李白本人都未必認真掛在心上。我們唯不可忽視的是,在文化上,李白無疑是在川中成長起來的,是在蜀地的山水滋潤下長大的,無論李白生於何處,這一點都是不可抹殺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