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讀後感700字以上

離騷讀後感700字以上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離騷讀後感700字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離騷讀後感700字以上1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詩人,所作“離騷”是現存第一篇宏偉壯麗的抒情長詩。詩人思想的燦爛光芒閃耀在全詩的字裡行間。

  屈原在二十六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為楚國建立了法度,辦理外交,使楚國勢趨富強,並一度成為六國聯合抗秦的領導。經過這一系列的政治實踐,認清了楚國的發展前途,在於富強與獨立,這就是他所謂的美政。他希望楚國能夠沿著這條理想的道路走下去,達到最終的強大。

  屈原具有強烈的參政意識,但現實世界的黑暗使他只得把自己不能實現的“存君興國”的美政理想寄詠於詩。美政理想的崇高目標是實現大一統,詩中所描述的上下求索,四方神遊的所在,幾乎包括神話傳說中整個中國的遼闊疆土和廣大空間,這正是作者嚮往一統天下的形象表現。

  同時他又為祖國積極培養人才“餘既滋蘭於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他設想一個聖君賢陳相結合的政治局面“曰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可是楚國的貴族政治已日趨沒落,楚懷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國張儀以重金收買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懷王的寵妃鄭袖,造成了一個全面的政治攻勢。

  他對混沌的政治局面加以斥責,不顧遭到更嚴峻的迫害。“亦與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而轉念一想,,又何必死呢。不如“及行迷之未遠”,“退將修復吾初服”。但屈原畢竟是個有政治理想的人,他無法面對混濁不堪的局勢退而獨善其身。朝廷中沒有同道之人,就連自己最貼心的女伴也勸自己明哲保身。現實中他是如此孤獨,無處申訴內心的憂愁和痛苦,無奈之下,“就重華而陳詞”。他的心緒仍不見平靜,他仍舊一再抽泣,“沾餘襟之浪浪”。這淚是一個充滿理想抱負的男人在理想破滅之時,在失意、悲痛、被世界遺棄之時流下的淚水。“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屈原回首再回首,拭淚又拭淚,最後終於抱起岸邊的一塊記錄了楚國建國、輝煌、中落的歷史的江石投入了奔騰怒吼的滔滔江水。

  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嗚咽。

  歷史並不為一個悲憤文人的死而有所改變,但屈原在滿懷絕望投江的剎那,心中是否有一絲解脫,是否閃現過一絲希望的火光呢?

離騷讀後感700字以上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迷上了屈原的詩,因為他的詩歌中總透露出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讀他的詩歌,讓我受益匪淺。

  最近,讀了屈原的《離騷》,讓我感受到他沉甸甸的文字裡,浸滿的是他奔騰不息熱血。

  “路曼曼其悠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三閭大夫的低吟淺唱又一次穿透歷史的迷霧,在寂靜的夜裡無數次響起。入則與王圖議國事,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的日子已永遠過去了,為何你還不放棄,依舊支撐著心中不滅的信念?你大可以拂袖駕一匹白馬而去,從此隱憂匠心世外桃源,與造化同遊,那將會是何等的逍遙與自由!為何你還要一次次苦苦勸諫,徒勞無功,卻到頭來害了自己,為的是什麼?是肩膀上的重任一次又一次的激勵和催促嗎?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感嗎?還是青年時的濟世之志呢?我只知道“心念楚國,繫心懷王”是你肩膀揹負的重擔。所以你的名字深深刻在了丹青竹簡上,深烙在華夏文明史上,鮮活了千年。讓我們看到了你心中熊熊燃燒的愛國火焰。

  你的肩膀上扛著歷史的重量,在汨羅江畔,你徘徊了那麼久、那麼久。你的肩膀上揹著民族的尊嚴,在我們心中優遊,並且永遠、永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你對國家衰亡的悲痛之音。大丈夫,為了祖國,還是滿眼熱淚,不會有人嘲笑你,我們只會為你而感到自豪。雖然無法讓楚國興旺,但你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一切。你的聲聲哀吟仍在汨羅江迴響,響遏行雲,我相信,它永遠不會消失,因為這是愛國之情的種子。

  你憂國憂民,是天下士人的榜樣,你肩負了楚國的存亡,人民的憂苦,是永遠的'神話。

  你肩負了“入世”的夢,你肩負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你肩負起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

  你將至情流動成筆下四溢的華彩,你將真我交織成理念奔騰的旋律,你將摯意揮灑成行文流水的文字。你的愛國之情已融入我們的血液!

離騷讀後感700字以上3

  如餘秋雨所說,世上所多者為小人,且令人防不勝防,多少人死在小人“一口一口咬死你”的嘴下。小人從你對他極微小的利益衝突著眼,越害你越不能不害你,直到你死,小人絕不會起“留人一條生路”之想。何況屈原比較出眾,槍打出頭鳥的規律不會改。

  打倒小人的辦法只有以毒攻毒,你也去變成小人,看誰做得更狠、更毒、更下流。這辦法在屈原身上沒用,“寧溘死以流亡”也“不忍為此態”,這就只有一條死路了。

  再不然,設法不和小人起利益衝突,退出廟堂隱居山野。問題是屈原就算去國離家,也會“忽觀睨夫舊鄉”,捨不得走。

  所以屈原一定會死。

  屈原具有典型的中國文人的性格。這種性格多以悲劇收尾,至少擁有這種性格的人多不快樂,一片汙濁他就偏作蓮花,春有春恨秋有秋愁,隱居山野時會想“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選上當官了又說“忙日苦多閒日少”,流放了他馬上恨“雲橫秦嶺家何在”,離家在外還得“望極天涯不見家”,就算什麼都圓滿他還得“一向年光有限身”,怨到人生太短上頭去了。(真不如拉一天板車回家喝大碗茶不識半個字的好。)他們清高、孤獨、敏感,像寄居蟹。他們可以選擇壯烈地死去,卻不能承受艱辛屈辱的生活。前者是一種理想化的民族精神,是夢化詩化的,而後者才是民族生存強大的基礎。試想作為一國最上層最優秀最具希望的知識分子,遇到打擊就縮回去“梅妻鶴子”,要不就“士可殺而不可辱”,這叫什麼事兒呢?從社會角度看,真是自私脆弱的表現。

  所以屈原又不該死。

  對屈原的崇拜,是不完全正確的。當然,在今天,有傳統文人既剛烈又脆弱的性格的人已經很少,但誰能在歌頌傳統文化的同時,向我們指明傳統文人的人格弱點?誰能在教授學生的同時,說明性格孤傲自閉的壞處?誰能在鄙薄輕視中國文化和盲目崇拜中國文化的兩極之間,找到一箇中間點,認識它、理解它、愛它?

  屈原的死,既是一種精神,更是一個錯誤。

  他的形象是美的;芳澤雜糅時,昭質未虧。“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字裡行間,手指撫弄那時飛揚的冠帶明滅的燈火豎排的書卷清朗的陳詞和浩然的長嘆,以及冰冷的江水和黎明前最後的黑暗,想最後笑一笑的時候已經淚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