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絕句賞析

李商隱絕句賞析

  李商隱絕句詩受人廣泛關注,本文從立意、用典、措辭等三方面進行分析。

  李商隱是晚唐最富盛譽的詩人,那含蓄蘊藉、音調諧美、深情幽眇、富於象徵和暗示色彩的藝術特徵,將唐代詩歌的抒情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清初吳喬雲:“於李、杜後,能別開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義山一人。”李商隱所創的無題詩更是家喻戶曉,被歷代文人追捧和研究。除了無題詩,他的絕句詩亦堪稱一絕,極富神境,《千首唐人絕句》說道:

  義山佳處,不可思議,實為唐人之冠。一唱三嘆,餘音嫋嫋,絕句之神境也。

  義山七言絕句,意必極工,調必極響,語必極豔,味必極永,有美皆臻,無微不備,真晚唐之獨出,即一代亦無多也。

  由於後人對其絕句研究甚少,本文從立意、用典、措辭三方面對其進行闡述和分析。

  一、立意

  李商隱絕句內容豐富,其中比重較大的有政治詩、愛情詩和求仙詩。就政治詩而言,一類是對君王的諷諫。所諷刺的內容包括帝王的淫亂奢靡、窮兵黷武、求仙煉丹、不顧蒼生等。如《歌舞》中:“遏雲歌響清,迴雪舞腰輕。只要君流眄,君傾國自傾。”該詩是一篇典型的戒色荒之作,好歌舞而傾國者多矣,賢賢者少也。然而君王在幹什麼呢?——“不問蒼生問鬼神”。他們過著求仙煉丹的生活,“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漢宮詞》)“通靈夜醮達清晨,承露盤晞甲帳春。”(《漢宮》)“武皇精魄久仙升,帳殿淒涼煙霧凝。”(《過景陵》)君王沉溺於求仙而矇蔽了心智,賢愚不分,他們不知一切都是虛妄的,他們拯救不了蒼生。李商隱在《瑤池》中說道:“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西王母倚窗凝望,候穆王而不至。如葉嘉瑩所說:“如果上天有一位女子像母親一樣關懷我們,她也會聽到‘黃竹歌聲動地哀’。”借黃竹歌聲動地,暗示穆王已死。從長生不得求,神仙不可遇著眼,斥求仙之虛妄。所謂“可能留命待桑田”(《海上》),面對這樣的君王、面對蒼天,他在《人慾》《神明》《咸陽》中以樸拙晦澀之語抒寫憤怨。

  還有一類是對古代的賢君和英雄人物的讚美和推崇。如《題漢祖廟》就表達了對漢高祖劉邦的無限敬意:

  乘運應須宅八荒,男兒安在戀池隍?君王自起新豐後,項羽何曾在故鄉?

  詩人用劉邦和項羽作對比。劉邦志在一統天下,雖有鄉土之思而不侷限於“戀池隍”,結果崛起於新豐。而項羽則相反,作為一個痴戀“池隍”的人,榮歸故里而終於不能成大業。詩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重點突出了其在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區別,不僅表現了詩人分析人物的獨到眼光,而且體現了他構思上的新穎深刻。同時也給當朝者一個深刻命題:如一味貪戀池隍,胸無大志,終將會一無所有。李商隱一生中曾對黑暗社會不斷地進行披露、諷刺和鞭撻,同時也對理想人物由衷地讚美,或對他們遭受的不平而感到同情。正如《舊將軍》《復京》《渾河中》,分別歌詠了李德裕、李晟和渾瑊三位名將。

  除了對本朝人物的歌頌外,李商隱還將美好情思寄託在古代的偉人身上,譬如賈誼、漢高祖、司馬相如,文學造詣上對杜牧、謝朓、陸機等褒加讚譽。他對賈誼的才能無比敬仰:“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李商隱對杜牧、謝朓、陸機等在文學上的造詣尤其讚美。《杜司勳》:“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勳。”天下唯有至性人,方解傷春傷別。而茫茫人間,唯有杜牧。《江上憶嚴五廣休》:“徵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逢著澄江不敢詠,鎮西留與謝功曹。”澄江似練的美景,惟謝玄暉詠出才有韻味。李商隱都捉住最典型的細節、最突出的成就來讚美詩人們。

  李商隱絕句中的愛情詩也為人們所讚譽,《夜雨寄北》一詩堪稱經典: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沈祖棻在《唐人七絕詩淺釋》中分析道:“這首詩的藝術構思極富特色。任何文學作品,不可能不涉及時間和空間。但在七絕中,由於篇幅的限制,往往是就一時而寫空間之殊異,就一地而寫時間之變遷,來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刻畫他們的心情。至於將空間時間的變化交織起來,以更其複雜錯綜的地點時間來佈局,卻很少見。”而《夜雨寄北》正是達到了這種時間和空間的高度統一。開句一問一答,寫自己與妻子相互思念,後聯想他日兩人同在長安,巴山夜雨時自己的生活,寫出了空間的不同,時間的阻隔,而詩人的魂早已隨著想象飛回家,時間和空間也淡淡地表明瞭人間的悲歡離合,此詩實為詩中之高唱。

  李商隱的愛情詩中除了表達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還有一類是悼亡詩。和歷史上的悼亡詩不同的是,李商隱把亡妻之痛和身世之感結合起來。“此夜西亭月正圓,疏簾相伴宿風煙。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鶴從來不得眠。”萬里西風,漫漫長夜,詩人孤身一人,淒涼蕭瑟,喪失的辛酸還有人生的多舛便一同席捲而來,眼中也便是孤寂冷清之景。同樣的詩還有《昨夜》《夜冷》《相思》《青陵臺》等。

  最後,李商隱還有一系列的求仙詩。他在學道的過程中結交了很多道士和學道之人,於是他經常把此期間的一些人和事化入詩中。其中有很多篇幅寫到女道士,特別是宋氏姐妹。不但描寫了女道士的容顏體態和寂寞苦悶,也揭露了她們放浪糜爛的生活,如《寄永道士》《同學彭道士參寥》《贈白道者》《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等。同樣,學道對詩人也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影響,如名山勝景中流傳下來的美麗神話,引起詩人的興趣,開闊了詩境的空間,加深了構思的奇特和色彩的變換。

  二、用典

  李商隱詩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典故繁複,幾乎篇篇用典。關於李商隱絕句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首先是用歷史史實之典。詩人常用古代帝王的故事來諷刺當代帝王。如《瑤池》借周穆王求拜西王母的故事諷喻武王的迷信神仙;《齊宮詞》借齊梁二代統治者的昏庸誤國,希望晚唐國君不要重蹈覆轍。同時詩人還深受陳鴻《長恨歌傳》和白居易《長恨歌》的影響,創作了一系列關於唐玄宗和楊貴妃歷史事件的作品,藉此典故抒發了女禍亡國論的'觀點,如《華清宮(二首)》《驪山有感》《龍池》《馬嵬驛》《過華清內廄門》。詩人還借一些歷史事件中的古蹟,來抒發詩人的感慨和追思,如《陳後宮》《景陽井》《齊宮詞》《南朝》《詠史》。

  其次是借神話傳說之典。李商隱絕句中有5處用到了“嫦娥”這個典故,而平時我們所熟識的關於嫦娥的故事無非是嫦娥奔月的優美,或是“千里共嬋娟”的思念。而李商隱卻獨闢蹊徑,他詩中的嫦娥因偷藥昇天這一過失,而在今後的日子都忍受著孤獨寂寞。表現的最突出的是《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詩人表達的含義豐富,眾說紛紜,無以定論,這或許正是李商隱用典之魅力所在。李商隱的詩中還經常用到麻姑和西王母這兩個典故。麻姑是道教神話人物,據《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中國東漢時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於蔡經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西王母就是傳說中的王母娘娘,是位仙者。相傳王母住在崑崙山的瑤池,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而詩人又想說明什麼呢?“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謁山》)“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華山題王母寺》)“直遣麻姑與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海上》)晚唐君王都沉溺於煉丹求仙,而詩人換一角度,想象仙人們根本不會眷顧人間,而希望點醒君王們這一愚昧行為。求仙是無妄的、虛空的,莫不說遇仙,遇著了又如何,更何況“王母不來”(《漢宮》),“阿姆倚窗”(《瑤池》)。此為天上,而人間則滄桑朝朝變。此外,李商隱還運用了大量神話的典故,如紫姑、青女、牛郎織女,軒轅黃帝、羲和日御等。“詩以言志”,李商隱用神話典故一定是直面現實,與現實相對照的。

  最後是化先賢事蹟之典。譬如《人慾》:“秦中已久烏頭白,卻是君王未備知。”烏頭白用了燕丹求歸的典故。丹求歸,秦王曰:“烏頭白,馬角生,乃許耳。”丹乃仰天嘆,烏頭即白,馬亦生角。如此之忠臣,為君王之未知。而詩人也早已烏頭盡白,卻仍被埋沒。詩人是求仕如渴的,他希望效忠於朝廷而實現中興,於是他每每用相如消渴典來抒發自己的求仕渴望,《漢宮詞》中“侍臣最有相如渴”,《寄成都高苗二從事》中“命斷湘南病渴人”都抒發了這一情感。詩人還用宋玉、賈誼、蘇武、卞和等古人的典故抒發自己的情懷。

  三、措辭

  清代葉燮《原詩》雲:“李商隱七絕,寄託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李商隱的詩多呈現一種優美婉約的審美情趣。我們可以看到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筆下的意境都是雄渾壯麗的,他描寫的物件不是“咆哮萬里”的長城,就是“飛流直下”的瀑布,或者是“黃河之水天上來”或者是“勢拔五嶽掩赤城”。而這些景象在李商隱筆下是很難看到的。李商隱對身邊的事物尤其具有敏銳感,他的筆下是煎茶的小鼎,是疏破的蒲葵扇,是微雨給人的細微感受,是夢中聽到的細管之樂。他寫的景物關於“柳”的有6首,關於“花”的有9首,而“月”則經常入詩。

  李商隱是個敏感的詩人,他更喜愛從一些可人的小事物入手,卻都優美而別有風情。如“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一個霜飛,一個雨聲,從觸覺和聽覺細膩的感受事物。“迴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日射》)鸚鵡、薔薇,詩人從小鳥和小花著手,碧紅又形成視覺上的對比,可見他對事物的敏感。“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微雨》)也從“靄”和“涼”字可見詩人的感受之細微。王津達說《一片》就是表達了李的創作觀點:“李商隱的詩雖尚對偶、用典,他卻主張以自然為基礎,他是說一片完整的美玉,勝過連城玉璧,如果枉費心力去雕琢,製成支離破碎的楮葉,就破壞了玉的完美。李商隱的創作是主張抒發性靈的。”

  李商隱的詩還極具奇想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如《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鬥嬋娟就是由景所引發的感受和想象。又如《贈白道者》:“壺中要是有天地,又向壺中傷別離。”意謂壺中若別有天地,則不免又在壺中傷別,天人俱在慾望中,此言又極具禪味,朱彝尊就稱讚此詩奇想。

  綜觀李商隱的絕句詩,無論在立意、用典還是措辭方面都具有獨創性,在藝術風格上和藝術技巧上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作為晚唐標新立異的偉大詩人,以其含蓄雋永的詩風開拓了唐詩的新意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