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詞《風雨》的詩意賞析

李商隱詩詞《風雨》的詩意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透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商隱詩詞《風雨》的詩意賞析,快來看看吧。

  李商隱詩詞《風雨》的詩意賞析

  《風雨》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作者以風雨比喻自己境遇的詠懷詩。這首詩首聯借《寶劍篇》的典故發端,反襯自己長年漂泊淒涼的身世。頷聯透過對比抒發自己對不平境遇的怨憤。頸聯直接寫明由於陷入黨爭,致使新知,舊友都已疏遠冷落,更具體表現了自己孤悽寂寞的身世。尾聯寫自己本欲斷酒,但由予憂愁,又不斷飲酒消愁。全詩意境悲涼,表現詩人沉淪孤獨的感情和遭遇,真切感人。

  《風雨》

  李商隱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註釋】:

  寶劍篇:初唐將領郭震,向武則天呈《寶劍篇》:“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嶽邊。雖復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武則天大為讚賞。

  羈泊句:意謂終年漂泊。

  新豐酒:典出唐代馬周遊長安,宿新豐(今陝西省臨潼縣東)酒店,店主人對他很冷淡。馬周要酒悠然獨酌。後唐太宗召對,授臨察御史。

  【賞析】:

  本詩披露了詩人如同唐將郭震“夜夜氣沖天”一樣憤世嫉俗的心跡,表現其窮年羈泊懷不遇的怨艾。全詩充溢著生平零落不能遂願的牢騷,有強烈的仕進心理。

  本篇大約作於詩人晚年羈泊異鄉期間。風雨,既是興起淒涼人生感受的物象,又是壓抑摧殘才士的冷酷社會氛圍的象徵。

  詩中對風雨著墨無多,但透過詩人淒涼、孤獨、苦悶、憤鬱等心理感受的折光,卻分明可感到全詩中籠罩著一層冰冷的人間風雨的帷幕。

  在表現風雨淒涼的同時,詩中還隱隱透出詩人的用世熱情,首尾暗用唐初名臣際遇典實,即含有對盛世的`嚮往和匡濟的渴望。這種環境的冷與內心的熱的矛盾統一,跟頷聯突出表現的“一喧一寂”(馮浩注引楊守智評)的對比,構成了這首詩一隱一顯的兩重對比結構。

  【韻譯】:

  我讀了寶劍篇後心裡悽楚悲涼;

  羈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終年。

  我象風雨中的黃葉依然在飄落;

  別人成日在青樓作樂歌舞管絃。

  縱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難得持久;

  舊交老友因為久疏而斷了良緣。

  我不企望喝新豐酒能有新際遇;

  為消愁姑且沽飲不惜耗費幾千。

  【評析】:

  這是作者自傷淪落漂泊無所建樹的詩,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詩起句寫理想與際遇的矛盾,雖懷有郭震般的抱負,卻沒有他那樣的際遇。頷聯抒寫羈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頸聯寫在現實生活中孤立無援的悲涼。末聯寫想借酒澆愁,但卻不能象唐初的馬周,落拓時在新豐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後來他卻得到皇帝的賞識,拔居高位。

  詩以“風雨”為題,“淒涼”開首,是表露羈泊異鄉,因目接悽風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詩人簡介】

  李商隱(812-858),男,漢族,字義山,故又稱李義山,號玉溪生【玉谿(xi)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於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進士及第。曾任弘農尉、佐幕 府、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早期,李商隱因文才而深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後因李黨的王茂元愛其才而將女兒嫁給他,他因此而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後,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鬥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於各藩鎮幕僚當幕僚,鬱郁而不得志,後潦倒終身。晚唐唐詩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有著大不如前的趨勢,而李商隱卻又將唐詩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杜牧與他齊名。兩人並稱“小李杜”,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有《李義山詩集》。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後抑鬱寡歡而死,死後葬於鄭州滎陽(今滎陽苜蓿窪村)。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施蟄存認為,李商隱的詩的社會意義雖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隱是對後世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因為愛好李商隱詩的人比愛好李、杜、白詩的人更多。在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隱的詩作22首,數量僅次於杜甫(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這個唐詩選本在中國家喻戶曉,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隱在普通民眾中的巨大影響。

  晚唐時期,韓偓、吳融和唐彥謙已經開始自覺學習李商隱的詩歌風格。到了宋代,學習李商隱的詩人就更多了。據葉燮說:“宋人七絕,大概學杜甫者什六七,學李商隱者什三四。”(《原詩》)北宋初期的楊億、劉筠、錢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隱,經常互相唱和,追求辭藻華美、對仗工整,並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稱為西昆體。在當時頗有影響。此外,王安石對李商隱也評價很高,認為他的一些詩作“雖老杜無以過也”(《蔡寬夫詩話》)。王安石本人的詩歌風格也明顯受到李商隱的影響。

  明朝的詩人從前、後七子到陳子龍、錢謙益、吳偉業,都受到李商隱的影響。清朝喜歡寫豔情詩的人更是專學李商隱的無題詩,例如王彥泓的《疑雲集》和《疑雨集》。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小說中的香豔詩也是受到他的影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