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閱讀答案及賞析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閱讀答案及賞析

  引導語:《餞別王十一南遊》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描寫了揮手遠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腸百結,寫得動人心絃。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閱讀答案及賞析

  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渾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註釋】①五湖:指太湖。②白頻:水中浮蘋,花白色,故名。

  閱讀訓練及答案一

  1、頷聯中“沒”和“空”兩個字點出被送的人遠去了,同時烘托出詩人此時空虛寂寞的心境。(2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表達詩人送別友人的離愁別恨。(或依依惜別之情)

  3、頷聯中“空”字用得好,請作簡要賞析。

  空字不僅寫出了被送的人漸行漸遠,同時烘托出詩人空虛寂寞的心境。

  4、詩人運用怎樣的藝術手法來寫餞別的?請作簡要分析。

  詩人運用借景抒情(“虛實結合”亦可)的手法,藉助眼前煙水、飛鳥、青山和白蘋等景物,透過遙望和凝思,想象別後友人的情景,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為一體,來表達離情別緒。

  5、請簡要分析頷聯中“沒”字和“空”字的妙用。(4分)

  雪天客居他鄉的孤獨、寂寞、無奈2分;對家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1分;盼望與人相見的急切心情1分。

  6、頸聯採用了什麼手法來表現離情別緒,請作簡要賞析。(4分)

  虛實結合(以虛寫實)2分;詩句第一句是實寫,身處寒冷屋內面對昏暗燈火孤枕難眠的情形。後三句是虛,寫想象中彷彿看見了回鄉的路,看見兒女們們在山間眺望,聽到了他們在計算歸期。2分。

  7、下列對本詩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D)

  A、詩題是“餞別”,但詩中沒有餞別場面,甚至一句離別的話語也未提及。

  B、首聯寫朋友登舟遠去,小船行駛於茫茫長江,詩人頻頻揮手,依依惜別。

  C、第三句虛實結合,詩中“飛鳥”隱喻友人的南遊,傾注了自己的關切。

  D、尾聯詩人想象朋友站在汀洲之上,對著秋水蘋花出神,心中充滿愁思。

  7、D(應是詩人從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別的現場來,他站在汀洲之上,對著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歸去,心中充滿著無限愁思。)

  8、你認為頷聯中那個字最能體現作者煉字的功力?試結合詩句具體分析。(4分)

  古詩詞鑑賞答:“空”字。(1分)朋友遠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別後更誰相伴?只見一帶青山如黛,依依向人。(1分)一個“空”字,不只點出了詩人遠望朋友漸行漸遠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時烘托出詩人此時空虛寂寞的心境。(2分)

  閱讀題二

  1、請簡要分析頷聯中“沒”字和“空”字的妙用。(4分)

  2、頸聯採用了什麼手法來表現離情別緒,請作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沒”字明寫飛鳥的不知去向,同時又隱喻友人的南遊,寫出了友人的遠行難以預料,傾注了自己的關切和憂慮。“空”字,寫友人遠去了,只有青山依依向人,同時烘托出詩人此時空虛寂寞的心境。(4分)

  2、虛實結合(或想象),前一句實,後一句虛。前一句寫詩人目送著友人的行舟遠去,直至消逝在長江盡頭;後一句想象著友人正在夕陽燦照的五湖(當指太湖)畔觀賞明媚的春色。

  賞析

  這是首送別詩,寫與友人離別時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煙水迷濛的遠方駛去,但詩人還在向他灑淚揮手送別。漸漸地,看不見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鳥在飛著,不知它們要飛往何處;遠處只有青山默默地對著詩人。朋友乘坐的`船兒沿長江向遠處去了,詩人在斜陽裡佇立,想象著友人即將遊五湖的情景。就這樣離別了,不知有誰知道詩人對朋友的悠悠相思。詩人藉助眼前景物,透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恨,手法新穎,不落俗套。

  詩題雖是“餞別”,但詩中看不到餞別的場面,甚至一句離別的話語也沒有提及。詩一開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不詳)已經登舟遠去,小船行駛在浩渺的長江之中。詩人遠望著煙水空茫的江面,頻頻揮手,表達自己依依之情。此時,江岸上只留下詩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讀者已無從知道,但從詩人送別的舉動,卻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別的情景。筆墨集中凝鍊,構思巧妙。詩人以“望”、“揮手”、“淚沾巾”這一系列動作,濃墨渲染了自己送別友人時的心情。他沒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別處長江兩岸的壯闊景物入詩,用一個“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為一體,讓江中煙水、岸邊青山、天上飛鳥都來烘托自己的惆悵心情。

  第三句是虛實結合,詩中“飛鳥”隱喻友人的南遊,寫出了友人的遠行難以預料,傾注了自己的關切和憂慮。“沒”字,暗釦“望”。“何處”則點明凝神遠眺的詩人,目光久久地追隨著遠去的友人,愁思綿綿,不絕如縷。真誠的友情不同於一般的客套,它不在當面應酬,而在別後思念。詩人對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這別後的獨自久久凝望上。這使人聯想到《三國演義》描寫劉備與徐庶分別時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總是有限的。朋友遠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別後更誰相伴?只見一帶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個“空”字,不只點出了詩人遠望朋友漸行漸遠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時烘托出詩人此時空虛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見出詩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兩句,從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遠行的起止:友人的一葉風帆沿江南去,漸漸遠行,抵達五湖(當指太湖)畔後休止。然而,詩句所包含的意境卻不止於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長江盡頭,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詩人的心卻追隨友人遠去一直伴送他到達目的地。在詩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陽燦照的太湖畔觀賞明媚的春色。

  詩的最後,又從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別的現場來。詩人站在汀洲之上,對著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歸去,心中充滿著無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應,離思深情,悠然不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