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原文翻譯及賞析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原文翻譯及賞析

  詩人,就一般意義來講,通常是指寫詩的人,但從文學概念上講,則應是在詩歌(詩詞)創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和詩作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段太尉逸事狀》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篇敘事嚴謹、寫人生動的傳記文。作者選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朔方將領郭晞、仁愧焦令諶、節顯治事堂三件逸事,多側面地表現了人物外柔內剛、勇毅見於平易的個性特徵,刻畫了一位封建時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著一句議論,純用冷靜從容的寫實手法,在客觀的敘述中隱含著深沉的歌頌之情。

  [原文]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邠人偷嗜暴惡者,率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日群行丐取於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祖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狀白府,願計事。至則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若何?”孝德曰:“願奉教。”太尉曰:“某為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冠暴死,以亂天子邊事,公誠以都虞候命某者,能為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請。

  [譯文]

  太尉剛任涇州刺史時,汾陽王郭子儀以副元帥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儀第三於郭晞任尚書,代理郭子儀軍營統領,駐軍邠州,放縱其士卒橫行不法。邠地懶惰、貪婪、兇殘、邪惡之人,大都用財物賄賂,把自己的名字混進軍隊裡,就可以胡作非為。官吏不能干涉。他們每天成群結隊在市場上勒索,不能滿足,就奮力打斷人家的手足,砸碎鍋、鼎、罈子、瓦盆,把它丟滿路上,袒露著臂膀揚長而去,甚至撞死孕婦。邠寧節度使白孝德因為汾陽王郭子儀的緣故,憂慮不敢說。

  太尉從涇州把有關情況稟告邠寧節度使衙門,希望能商議此事.到了節度使衙門就對白孝德說:“皇上把老百姓交給您治理,您看見老百姓受到殘暴的傷害,依然安閒自在,如果引起大亂,怎麼辦?”白孝德說:“願聽從您的指教。”太尉說:“我任涇州刺史之職,很清閒,事不多。現在不忍心老百姓沒有敵人侵擾而遭殺害,以亂天子邊地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擔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騷亂,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說:“很好。”就按太尉的請求任命他為都虞候。

  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節選)》賞析

  此文作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貶居永州時,是作者給當時在史館任職的'韓愈修史作參考的。他在《與史官韓愈致段秀實太尉逸事書》中,談了其寫作動因:“太尉大節,古固無有。然人以為偶一奮,遂名無窮,今大不然。太尉自有難在軍中,其處心未嘗虧側,其蒞事無一不可紀。會在下名未達,以故不聞,非直以一時取笏為諒(信)也。”很明顯,作者寫此文的目的是要辯證正當時一些人對段秀實為人的曲解。事情要追溯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的部隊在京師譁變,德宗倉皇出奔,原盧龍節度使朱泚被叛軍擁立為帝。段秀實在朝中,一次被召議事之時,他突然用笏猛擊朱泚的頭部,同時唾面大罵朱泚“狂賊”,終被殺害。柳宗元對段秀實的忠勇行為深表敬仰。然而朝中也有人散佈流言,說段秀實的這一舉動是“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聽後極為憤慨。他深知其為人一貫剛直,“遇不可,必達其志”。為了讓人們瞭解段秀實,作者取其生平逸事三則,經恰當剪裁組織,生動描寫,鮮明渲染,說明段秀實的剛勇是出自其性格之必然,從而使流言不攻自破。

  此文取材於真人真事,作者透過三件逸事,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暴,關心人民,臨財而不苟取的封建時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時對當時社會現實的醜惡現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認識意義和史料價值。

  全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即第一個事件:勇服郭晞。作者依次寫悍卒肆志,自薦平亂,詣營陳辭,請留宿營,突出了段秀實外柔內剛的性格。事情的起因是郭晞縱士卒殘害百姓,為所欲為。作者先詳細地敘述了士卒肆志之狀:天天成群結隊地在街市上強索財物,不能滿意,就奮擊折人手足,將各種瓦器都砸碎,狼籍滿地,裸露著臂膀揚長而去,至撞殺孕婦人。寫暴行之慘烈,如在眼前。接著作者指出了士卒之所以敢為所欲為的癥結所在,因為汾陽王郭子儀的緣故,白孝德只是心中憂傷卻不敢說明。緊接著作者又寫段秀實自薦擔任都虞候前去平亂,顯示了他的剛勇無畏。不久,在郭晞士卒十七人再度橫行時,段秀實果斷地派士兵捕捉了他們,並一一斬首,把頭插在長矛上,豎立在街市示眾。這裡“注”和“植”兩個動詞,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實的“勇”。這是一寫其勇。段秀實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然郭晞士卒豈肯罷休,立時都披上盔甲,事件進入高潮。此時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實從容鎮定,臨危不懼,決定詣營陳辭。作者極寫郭晞士卒劍拔弩張,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氛,反襯了段秀實的大智大勇。段秀實不帶衛士,不帶佩刀,坦然出現在郭營,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實知道要治服郭晞,不可能憑藉武力,只能曉之以理,因此,辭衛士,解佩刀,選年老腿跛的人持馬,這是從心理上消除對方的戒備。作者這樣敘寫的寓意是:段秀實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內剛,平易而又剛強的個性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至此,段秀實已漸居主動地位,他向郭晞慷慨陳詞,指明利害關係後,終於折服了對方。這是二寫其勇。至此,事件似已告終,不料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寫了段秀實要求留宿軍營一節。為什麼要寫這一情節呢?掩卷細想,卻又不難理解,段秀實用大義和利害曉喻郭晞,使郭晞心悅誠服,再拜謝罪,顧叱士卒說:“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敢譁者死!”郭晞到底有無約束部下的決心,段秀實要探明白。留宿軍營,既顯示了段秀實的坦蕩胸懷,又可考察郭晞改過的誠意和決心。這是三寫其勇。

  第二段即第二個事件:仁愧焦令諶。段秀實除了以剛勇取勝對方外,還具有仁信愛民之心。這則逸事敘述他同情、救助、安撫一個無力交租而慘遭毒打的農民。作者透過段秀實一系列行動,展現了他對農者的憐憫之情。寫這則事件的結局,作者讓第三者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出場,由他怒斥焦令諶的不敬、不恥、不愧,從側面烘托了段秀實仁厚慈惠的愛民之心。

  第三段即第三個事件:節顯治事堂。段秀實不僅具有不畏強暴,疾惡如仇、愛民如子的高貴品質,而且還有清正廉潔的節操。作者寫段秀實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禮,將禮物棲之梁木的逸事,頌揚了他的高風亮節。這則逸事作為段秀實拿笏擊泚行為的補充,說明他的氣節,不僅表現在大處,而且見於小處,人物形象更顯得光彩。

  上述三則逸事,發生的時間、地點雖名異,彼此間也無聯絡,但其精神是相通的。從作者客觀的敘述中,使人感受到了深沉的讚頌之情。

  第四段交代了寫作本文的時間、原因及材料的來源,以說明逸事狀內容之不謬。

  此文在結構上也頗具匠心。所記逸事的開頭,作者都寫明瞭事件發生的時間。按順序,“仁愧焦令諶”之事應在“勇服郭晞”之事前,作者將它移後,把“勇服郭晞”提前來寫,其好處是能充分體現寫作主旨。因作者要反擊小人誹謗段秀實以笏擊泚是“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就一定要強調他“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的本質,而“勇服郭晞”最能說明這一點。另外,這種先後倒敘也符合讀者的欣賞心理。作者先寫劍拔弩張的氣氛和激烈的場面,能給讀者一種強烈的印象。然後寫段秀實性格中仁信愛民的一面,對百姓的和好眷眷之意,文勢跌宕起伏,佈局富有變化。這樣安排,能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本文的另一顯著特色是,全文不著一句議論,寓情於事,以形傳神,繁簡得當。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讓事實和形象說話,他精心選取了段秀實生活中的三則逸事,繁簡得當。“勇服郭晞”一事,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寫其事件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餘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實的剛勇個性。詣營陳辭是這則事件的高潮,敘寫尤為詳細,令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仁愧焦令諶”一事,作者為展示段秀實的仁心愛民的品質,在描述其為被打成重傷的農者洗血、裹瘡、注藥、哺食、賣馬、償谷,不避瑣細。而“節顯治事堂”,作者筆墨簡略,用的是以簡代繁的手法,敘事行文雖寥寥數語,然而由於能抓住主要環節,收到了見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識見和氣節仍光彩逼人。

  擴充套件:柳宗元經典詩句

  1、《聞黃鸝》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

  一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

  目極千里無山河,麥芒際天搖清波。

  王畿優本少賦役,務閒酒熟饒經過。

  此時晴煙最深處,舍南巷北遙相語。

  翻日迥度昆明飛,凌風邪看細柳翥。

  我今誤落千萬山,身同傖人不思還。

  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閉聲回翅歸務速,西林紫椹行當熟。

  2、《詠三良》

  束帶值明後,顧盼流輝光。

  一心在陳力,鼎列誇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義皎如霜。

  生時亮同體,死沒寧分張。

  壯軀閉幽隧,猛志填黃腸。

  殉死禮所非,況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晉楚更張皇。

  疾病命固

  亂,魏氏言有章。

  從邪陷厥父,吾欲討彼狂。

  3、《梅雨》

  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

  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

  4、《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5、《南澗中題》

  秋氣集南澗,獨遊亭午時。

  迴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

  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誰為後來者,當與此心期。

  6、《別舍弟宗一》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7、《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

  8、《飲酒》

  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

  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須臾心自殊,頓覺天地暄。

  連山變幽晦,綠水函晏溫。

  藹藹南郭門,樹木一何繁。

  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

  盡醉無復辭,偃臥有芳蓀。

  彼哉晉楚富,此道未必存。

  9、《讀書》

  幽沉謝世事,俯默窺唐虞。

  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籲。

  縹帙各舒散,前後互相逾。

  瘴痾擾靈府,日與往昔殊。

  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無。

  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

  倦極便倒臥,熟寐乃一蘇。

  欠伸展肢體,吟詠心自愉。

  得意適其適,非願為世儒。

  道盡即閉口,蕭散捐囚拘。

  巧者為我拙,智者為我愚。

  書史足自悅,安用勤與劬。

  貴爾六尺軀,勿為名所驅。

  10、《溪居》

  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

  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11、《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12、《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13、《早梅》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14、《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方。

  1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16、《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17、《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18、《雨後曉行獨至愚溪北池》

  宿雲散洲渚,曉日明村塢。

  高樹臨清池,風驚夜來雨。

  予心適無事,偶此成賓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