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名人事蹟分享

關於魯迅的名人事蹟分享

  “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稱作名流。知名人士;傑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顯要人物。下面是小編辛苦為大家帶來的魯迅的名人故事,參考一下。

  少年的不幸,讓魯迅遭受了很大的心靈創傷,他到日本留學後,決定學醫,希望學成之後,可以回來“救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病,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但是,幻燈片事件卻改變了魯迅的初衷。魯迅決定棄醫從文。在日本時,他寫了很多深刻的文章,並和弟弟周作人還翻譯了很多外國小說,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落寞之際,魯迅本想去德國,但經不住母親的哀求和經濟上的壓力,他最終在29歲時選擇回國。回國後,他先在浙江紹興任教,後來在北京教育部任職,一個人住在北京的紹興會館。

  這期間,正是中國社會最劇烈動盪的時候,魯迅本應在此時大展拳腳,搖旗吶喊,但是在目睹了一次次以革命為幌子的政治秀後,他對於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始終以懷疑的態度冷眼旁觀。他寧願以收古董、抄碑貼、讀佛經的方式默默地打發時間,也不願參與喧囂動盪的社會現狀。然而,這種百無聊賴的清靜生活對心懷壯志的魯迅來說,也有著說不出的苦澀。

  但是,一本雜誌和一個青年卻打破了魯迅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本雜誌就是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而這個青年就是《新青年》的編輯錢玄同。

  錢玄同是周氏兄弟留日的同窗好友,他在為雜誌尋找優秀撰稿人的時候,首先想到了周氏兄弟。周作人很爽快,但魯迅卻遲遲不肯答應。錢玄同拿出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勁頭,想方設法鼓動魯迅為《新青年》寫稿,但魯迅一直不為所動,直到兩人談到“鐵屋子”比喻時,魯迅的態度才有所改變。

  魯迅不願出山的原因很簡單:“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死了,然而從昏睡人死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但是錢玄同卻反駁說:“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魯迅終於被說服,他寫出了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並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上發表。自此之後他一發不可收,寫出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這一年的魯迅37歲,離他去世還有18年,但這短短的18年,卻是魯迅笑傲江湖、所向披靡的18年。

  拓展內容

  魯迅名言

  1、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2、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工作的。

  3、失掉了現在就等於沒有了未來。

  4、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工作的

  5、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6、即使是天才,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也絕不會是一首好詩。

  7、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

  8、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關於魯迅珍惜時間的名言。

  9、博識家的話多淺,專門家的話多悖。

  10、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11、時間對於我來說是很寶貴的,用經濟學的眼光看是一種財富。

  12、急不擇言的病源,並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

  13、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了。

  14、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15、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自此創造出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