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自傳》優秀教學設計

《魯迅自傳》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瞭解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蹟,傳承魯迅精神。

  2、瞭解“小傳”的文體特徵,學寫“小傳”。

  教學要點

  1.瞭解文中記錄的魯迅先生的主要經歷。

  2.解讀魯迅精神。

  3.瞭解“小傳”文體的基本特點。

  4.體會本文簡明平實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1.重讀適講,學練結合。

  2、設疑激起,自讀求解,討論總結。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同學們肯定知道我國現代史上最傑出的文壇巨匠是誰吧?對,是魯迅先生。看來,同學們都和我一樣喜愛魯迅,崇拜魯迅!想不想更好地瞭解魯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拜讀《魯迅自傳》這篇文章,去追尋魯迅先生閃光的人生足跡。

  (這樣既可喚起學生對魯迅的敬慕之情,激發閱讀興趣,又提示了學習重點。)

  二、解題

  要說自傳,該從傳記說起。傳記是寫人物生平經歷的文體。傳記文要求寫真人真事,可以寫他人.也可以寫自己,寫自己的叫“自傳”。自傳的篇幅可長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記敕人物生平事蹟的叫“小傳”。小傳一般在千字上下。《魯迅自傳》便是寫自己 的小傳。

  (自傳文常識是一個新知識點,需要講解。將“小傳”“自傳”傳記”等相關概念一塊兒介紹,可以形成一個小體系,讓學生 多增加點語文知識儲備。“題解”中 不簡介作者,一是因為以前教學中已多次涉及魯迅的作品;二是因為這篇課文字方就是介紹魯迅的。背景材料對本文教學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題解”。這是因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點多面廣,集中介紹難度太大,且顯得知贊,並不好,會使語文課走味變形,變得像歷史課。擬在研習課文的過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簡介。)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l)初讀課文(讀全篇)。

  ①要求:藉助工具書,清除字詞障礙;標出文中直接或間接表明時間的詞句。

  ②提問: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分段的依據是什麼?試概括各段大意。

  明確:課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依據內容上的重大變化分段落。第1段主要寫家庭情況;第2段寫外出求學;第3段寫工作經歷;

  4段寫著述概況。

  ③提問:文章這樣安排順序和段落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樣安排使文章條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顯示人物的人生軌跡。

  (這樣安排程式,循序漸進,既有助於學生構建材內容的整體感性認識,又能對結構形式產生一定的理性認識。) (2)再讀課文(讀第2、3段)。

  ①要求:依次給這兩段中的活動經歷編上序號;記下這些經歷。

  18歲――29歲

  在南京1 水師學堂學洋務 2 在日本3東京弘文學院學日語

  4回東京從事文學活動

  5、29歲作傳時回國後6杭州兩師範

  7紹興中學堂做教務長

  8做校長

  9南京做部員

  l0做部員兼講師

  11廈門大學 做教授

  12 做教授

  13定居

  ③集體檢查項表結果。

  (第2、3兩段是文章重心所在,包含的經歷豐富複雜。透過上述操作,學生對這些經歷的記憶得以強化,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務實基礎。)

  2具體研習,理解人物。

  ①透過前面的學習,大家瞭解了魯迅從出生到作傳前的主要經歷。下面我們就來研究研究,這些經歷能表明作者是怎樣的人。

  (過渡,使上下環節連貫;提出下階段的大目標,使學生不過失方向。)

  ②要求。a.以課後練習二和三中的第1小題引路,參照課文註釋仔細閱讀課文中的兩個片斷,即寫不肯做幕友和商人與棄醫從文經過的片斷,思考習題中提出的問題。b.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練習二及統習三中的第1小題,求大同。存小異,形成答案,並推選一名代表準備發言。C.請一個小組的代表口頭回答,讓其他有異議的小組代表發言(沒有則罷)。

  ③學生自讀揣摩及小組討論時,教師巡堂,為學生提供諮詢服務,就事情的背景、過程及細節等方面作一些補充介紹。待小組代表答題結束,教師給予簡評,糾偏救失。

  (如此可抓住重中之重,凸現人物精神面貌;研習課文,落實課後練習,收到增效減負的效果;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既兼顧全體,又不會失控;提供諮詢服務,能對症下藥,幫助學生及時排解困惑。)

  ④簡述:我們從作者不願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認識了胸懷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魯迅,他懷揣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決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會的門檻,離開家鄉,到南京求學;他棄醫從文的經歷又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青年魯迅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這兩件事真令人感動。事實上,魯迅一生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數不勝數,就本文而言,其中記錄的每段經歷都很不尋常。如文中寫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寫照;又如,“段棋瑞政府”“要捕拿我”,也表明了他與反動派警不兩立的堅定立場和革命精神。不過這些內容都寫得很簡約,同學們一時還看不出究竟,有待今後不斷豐富閱歷,逐漸瞭解。

  (研習先聚焦後發儀,輻射整體,做到了點面結合,能使學生獲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⑤研讀第4段。a.要求記住本段介紹的文集名。b.思考:傳記是以寫生平事蹟為主的,而本段寫的是著述情況,是否可以刪除?

  明確:不可刪除。因為魯迅不但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偉大的文學家。他一生的革命實踐與文學創作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文學創作是他歌頌人民、宣傳真理、打擊敵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顯然,刪去這段,傳記就會有很大的缺陷。

  (讓學生在認識第4段作用的同時,進一步認識魯迅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

  3.欣賞品味,領悟特色。

  ①簡述:常言道,文如其人。這話用在魯迅先生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他的每篇文章幾乎都像他的人生一樣精彩。本文堪稱自傳的典範:區區千字文,涉及了他大半生的主要活動,篇幅雖小,容量很大;語言簡省,又略中有詳,恰到好處。此外,本文的語言平實中又不乏含蓄幽默。

  ②要求:閱讀課後統習三中的第3、4題,結合語境,體會第3題中“學者”“說我不好”等詞句的味道,再比較一下第4題中的“不好”

  與第3題中的“不好”有什麼不同,相互交流體會。明確:a.第3題:將那種欲量我於死地的告密行為說成“說我不好”,重話輕講,能表達對敵人的蔑視,也體現出英勇無畏的精神;將告密者尊稱為“學者”,不無調侃嘲弄之味。b.第再題:不同。上句中的“不好”是、壞”,用在句中有輕蔑的語氣;本句中的‘“不好”則是自謙之辭。

  4.課堂小結,整理收藏。

  本節課我們從魯迅先生的自傳中瞭解了魯迅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蹟和著作概況,進一步認識了魯迅先生,感受了他精神的崇高和貢獻的偉大,這將會使我們終生受益。再則,課文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的小傳範冽,從中,同學們瞭解了小傳文體的基本特點,對今後的寫作應該有所幫助。

  (呼應開頭,梳理綱目,加深印象,以便學生收藏學習所得。)

  四、佈置作業

  作業:1.為自己寫一篇小傳。字數在700字左右。

  2.《魯迅自傳》是1930年寫的,他要是在去逝前不久又為自己寫小傳,可能還要寫到哪些內容?

  教學後記:

  本節課,我主要以“閱讀——談感想”的方式組織教學,學生在充分閱讀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小組合作探討,將各自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寫在紙上,互相交流和討論,進而深入把握文字,理解人物主要經歷的改變中思想的變化,加深對人物高貴品質的認識和學習。學生在對問題的研究時,激烈的爭議,興趣盎然的探討,思維火花的碰撞,充分展示了他們學語文的熱情和激情,這是我們渴望看到的。

  其次,課堂上學生敢於說真話,吐真言,表明個人不同於別人的見解,這正是有靈性思維頭腦的學生積極學習的表現。閱讀與表達緊密相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所有人思維都在快速地運轉,這是因為自主探究學習中學生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是我們所期望達到的目標。

  總之,課上學生積極動腦思維,流利的口頭和書面表達,充分展示了他們靈性的思維頭腦和火熱的學習激情,這樣的語文課,我想,有氣氛,有思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