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朝花夕拾》簡介及其創作背景

魯迅作品《朝花夕拾》簡介及其創作背景

  《朝花夕拾》發表時題名為《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創作於1926年2月至11月,全集共10篇內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迅作品《朝花夕拾》簡介及其創作背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作品簡介:

  《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讀的文集。雖然《朝花夕拾》不是為少年兒童寫的,但寫了許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趣盎然,這本書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全書由《小引》《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範愛農》《後記》12部分組成。《朝花夕拾》一書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分享魯迅的“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

  作者簡介:

  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

  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為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人稱“文思革”。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在為《新青年》寫稿時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還創作出版了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傑作,已經成為一部“必讀的民族典籍”。還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二心集》、《華蓋集》、《而已集》、《三閒集》、《南腔北調集》等。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其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創作背景:

  《朝花夕拾》創作從1926年2月開始,到11月結束。後又在1927年7月11日寫了《後記》。《朝花夕拾》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1928年9月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於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其中包括: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虛偽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娛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範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