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讀後感

關於魯迅的讀後感

  在我國新文學史上,魯迅是當之無愧的“大師”。在他逝世時,上海各界人民以上有“民族魂”的旗幟為其蓋棺,獲此殊榮者,在我國曆史上可謂曠古一人。“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澤東同志的這句話是對魯迅戰鬥的一生的最準確、最深刻、最全面的評價。然而要真正認識和深刻理解魯迅,卻是一大難事,可以說,魯迅的思想是一座寶藏,我們目前所能挖掘的僅是冰山一角。魯迅的生前死後,遭受到種種誤解、曲解、攻擊。在魯迅看來,誤解、曲解、不理解比嫉恨和汙告更要悲哀和痛苦。

  在他一開始的文學活動時,就深深感慨“寄意寒星荃不察”,表達了他不被理解的無奈心情。五四新文化運動,魯迅寫了大量的小說和雜文批判封建文化和制度,當他抱著改造社會的滿腔熱情從事文學活動時,一些人卻在他的背後放冷槍。甚至在“左聯”時期,一些左傾教條主義的“革命作家”還對他攻擊。魯迅對此不僅感到悲哀,更感到痛苦。他曾說:“敵人不足懼,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軍中從背後來的暗箭;受傷之後,同一營壘中快意的笑臉。”

  作為一個作家,一箇中國人,他說自己不過是“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實際上應該感到悲哀。作為一名偉大的文學家,魯迅開創了中國新文學。他的《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的第一聲春雷,他創造性的使雜文成為新文學的一種特別樣式。魯迅的.偉大,在於他對中國長期的封建主義統治的清醒認識和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清醒認識。他的一生,正是中國人民同封建主義做殊死搏鬥的時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實況。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封建主義以其偽善的面目保護自己和壓榨百姓。魯迅以其敏銳的目光始終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他在反帝的同時,數十年如一日,不斷用血淋淋的事實和深刻的道理揭穿封建主義的罪惡本質,以喚醒人民的覺醒。他急切希望的是中國青年能開創“第三樣時代”,老百姓能真正獲得人權。

  在魯迅的思想歷程中,早期的反帝愛國思想固然早有。雖然,進化論的進化發展觀點是魯迅一生戰鬥的思想武器之一,但在五四運動後,他主動的對這種思想進行了改善和揚棄,使之為反帝反封建所用。魯迅後期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和馬克思主義者,十月革命後,魯迅很快就看出它是中國的“新世紀曙光”。早期的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與科學”思想已經不能適應中國革命的發展需要,跟不上時代潮流,魯迅自覺接受馬克思主義,不斷用馬克思主義改造自己的世界觀。魯迅也是偉大的革命家,這和他參加的實際的革命活動是分不開的。從最初加入光復會,到五四運動,一直到轉交黨中央的信件。其中,他為支援北女師而不上課,與北洋政府鬥爭,“四一二”後,積極營救被捕學生等,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他大無畏的革命英雄精神。他不僅自己積極鬥爭,還關心下一代的發展,是“青年導師”,他免費贈書給青年,積極營救被捕學生,為犧牲的周梨發弔唁。尤其是他希望中國青年可以“開創第三樣世界”。可是看看我們現在的青年,還是麻木不仁,整日遊走於網咖和寢室,不是打遊戲就是睡覺,或是談戀愛,如先生能活到今日,定會大失所望,怒其不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