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唐婉釵頭鳳賞析

陸游唐婉釵頭鳳賞析

  釵頭鳳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作品,描寫了他和原配唐婉的愛情悲劇。從古至今,知道這一段歷史的人,一定對陸游與唐婉的這段感情,有著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陸游唐婉《釵頭鳳》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陸游唐婉釵頭鳳賞析

  陸游

  【原文】

  紅酥手,黃縢①酒,滿城春色宮牆②柳。東風③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④。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⑤鮫綃⑥透。桃花落,閒池閣⑦。山盟⑧雖在,錦書⑨難託。莫、莫、莫!⑩

  【註釋】

  ①黃縢(téng):此處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黃紙為封,故以黃封代指美酒。

  ②宮牆:南宋以紹興為陪都,紹興的某一段圍牆,故有宮牆之說。

  ③東風:喻指陸游的母親。

  ④離索:離群索居的簡括。

  ⑤浥(yì):溼潤。

  ⑥鮫綃(jiāo xiāo):神話傳說鮫人所織的綃,極薄,後用以泛指薄紗,這裡指手帕。綃,生絲,生絲織物。

  ⑦池閣:池上的樓閣。

  ⑧山盟:舊時常用山盟海誓,指對山立盟,指海起誓。

  ⑨錦書:寫在錦上的書信。

  ⑩莫、莫、莫:相當於今“罷了”意。

  【白話譯文】

  紅潤酥膩的手裡,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滿城盪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早已像宮牆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麼可惡,歡情被吹得那樣稀薄。滿杯酒像是一杯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地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紅,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溼透。滿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靜空曠的池塘樓閣上。永遠相愛的誓言還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莫,莫,莫!

  【創作背景】

  詞人陸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個大家閨秀唐氏(一說唐氏即陸游的表妹唐琬)。結婚以後,他們“伉儷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對情投意和的恩愛夫妻。而陸母恐陸游兒女情長,荒疏功業,時遷怒唐婉,責罵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鴛鴦。最初陸游暗想雪藏唐婉,但陸母當下,給兒子另娶王氏成妻,二人終於在母命難違的逼迫下,被迫分離,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趙士程,彼此之間音訊全無。[6] 七年以後的一個春日,陸游在家鄉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城南禹跡寺附近的沈園,與偕夫同遊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餚,聊表對陸游的撫慰之情。陸游見人感事,心中感觸很深,遂乘醉吟賦這首詞,信筆題於園壁之上。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陸游自己的愛情悲劇。詞的上片透過追憶往昔美滿的愛情生活,感嘆被迫離異的痛苦,分兩層意思。

  開頭三句為上片的第一層,回憶往昔與唐氏偕遊沈園時的美好情景:“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雖說是回憶,但因為是填詞,而不是寫散文或回憶錄之類,不可能把整個場面全部寫下來,所以只選取一個場面來寫,而這個場面,又只選取了一兩個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徵性的情事細節來寫。“紅酥手”,不僅寫出了唐氏為詞人殷勤把盞時的美麗姿態,同時還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內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體而形象地表現出這對恩愛夫妻之間的柔情密意以及他們婚後生活的美滿與幸福。第三句又為這幅春園夫妻把酒圖勾勒出一個廣闊而深遠的背景,點明瞭他們是在共賞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紅潤,酒的黃封以及柳色的碧綠,又使這幅圖畫有了明麗而又和諧的色彩感。

  “東風惡”數句為第二層,寫詞人被迫與唐氏離異後的痛苦心情。上一層寫春景春情,無限美好,到這裡突然一轉,激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衝破詞人心靈的閘門,無可遏止地宣洩下來。“東風惡”三字,一語雙關,含蘊很豐富,是全詞的關鍵所在,也是造成詞人愛情悲劇的癥結所在。本來,東風可以使大地復甦,給萬物帶來勃勃的生機,但是,當它狂吹亂掃的時候,也會破壞春容春態,下片所云“桃花落,閒池閣”,就正是它狂吹亂掃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因此說它“惡”。然而,它主要是一種象喻,象喻造成詞人愛情悲劇的“惡”勢力。至於陸母是否也包含在內,答案應該是不能否認的,只是由於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出之。下面一連三句,又進一步把詞人怨恨“東風”的心理抒寫了出來,並補足一個“惡”字:“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美滿姻緣被迫拆散,恩愛夫妻被迫分離,使他們兩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幾年來的離別生活帶給他們的只是滿懷愁怨。這正如爛漫的春花被無情的東風所摧殘而凋謝飄零。接下來,“錯,錯,錯”,一連三個“錯”字,連迸而出,是錯誤,是錯落,更是錯責,感情極為沉痛。至於到底是誰錯了,是自己當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終“與婦訣”,還是對“尊者”的壓迫行為的否定,或者是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詞中沒有明說,也不便於明說,這枚“千斤重的橄欖”(《紅樓夢》語)留給了讀者來噙,來品味。這一層雖直抒胸臆,但又不是一瀉無餘,其中“東風惡”和“錯,錯,錯”幾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詞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現實,進一步抒寫妻被迫離異的巨大哀痛,也分為兩層。

  換頭三句為第一層,寫沈園重逢時唐氏的表現。“春如舊”承上片“滿城春色”句而來,這又是此時相逢的背景。依然是從前那樣的春日,但是,人卻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膚紅潤,煥發活力;而此時的她,經過“東風”的無情摧殘,憔悴消瘦。“人空瘦”句,雖說寫的只是唐氏容顏方面的變化,但分明表現出“幾年離索”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像詞人一樣,她也為“一懷愁緒”折磨著;像詞人一樣,她也是舊情不斷,相思不捨。寫容顏形貌的變化來表現內心世界的變化,原是文學作品中的一種很常用的手法,而在“人”“瘦”之間加一個“空”字卻另有深意。“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古詩·陌上桑》)從婚姻關係說,兩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那這個“瘦”就是白白為相思而折磨自己。著此一字,就把詞人那種憐惜之情、撫慰之意、痛傷之感等等,全都表現了出來。“淚痕”句透過刻畫唐氏的表情動作,進一步表現出此次相逢時她的心情狀態。舊園重逢,念及往事,她不能不哭,不能不淚流滿面。但詞人沒直接寫淚流滿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寫她“淚痕紅浥鮫綃透”,顯得更委婉,更沉著,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個“透”字,不僅見其流淚之多,亦見其傷心之甚。上片第二層寫詞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這裡寫唐氏時卻改變了手法,只寫了她容顏體態的變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於這一層所寫的都是詞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時雙情俱至”的藝術效果。可見詞人,不僅深於情,而且深於言。

  詞的最後幾句,是下片的第二層,寫詞人與唐氏相遇以後的痛苦心情。“桃花落”兩句與上片的“東風惡”句前後照應,又突出寫景雖是寫景,但同時也隱含出人事。桃花凋謝,園林冷落,這只是物事的變化,而人事的變化卻更甚於物事的變化。像桃花一樣美麗姣好的唐氏,也被無情的“東風”摧殘折磨得憔悴消瘦了;詞人自己的心境,也像“閒池閣”一樣悽寂冷落了。一筆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轉入直接賦情:“山盟雖在,錦書難託。”這兩句雖只寥寥八字,卻很能表現出詞人自己內心的痛苦之情。雖說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這樣一片赤誠的心意,卻難以表達。明明在愛,卻又不能去愛;明明不能去愛,卻又割不斷這愛縷情絲。剎那間,有愛,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顏和悲慼情狀所產生的憐惜之情、撫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萬箭簇心,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哀,再一次衝胸破喉而出:“莫,莫,莫!”意謂:事已至此,再也無可補救、無法挽回了,這萬千感慨還想它做什麼,說它做什麼?於是快刀斬亂麻:罷了,罷了,罷了!明明言猶未盡,意猶未了,情猶未終,卻偏偏這麼不了了之,而在極其沉痛的喟嘆聲中全詞也就由此結束了。

  這首詞始終圍繞著沈園這一特定的空間來安排自己的筆墨,上片由追昔到撫今,而以“東風惡”轉捩;過片回到現實,以“春如舊”與上片“滿城春色”句相呼應,以“桃花落,閒池閣”與上片“東風惡”句相照應,把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情事和場景歷歷如繪地疊映出來。全詞多用對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時的美好情景寫得逼切如現,就越使得他們被迫離異後的悽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顯出“東風”的無情和可憎,從而形成感情的強烈對比。

  再如上片寫“紅酥手”,下片寫“人空瘦”,在形象、鮮明的對比中,充分地表現出“幾年離索”給唐氏帶來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詞節奏急促,聲情悽緊,再加上“錯,錯,錯”和“莫,莫,莫”先後兩次感嘆,蕩氣迴腸,大有慟不忍言、慟不能言的情致。

  釵頭鳳·世情薄

  朝代:宋代

  作者:唐婉

  原文: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裝歡 通:妝)

  賞析

  唐婉是我國曆史上常被人們提起的美麗多情的才女之一。她與大詩人陸游喜結良緣,夫婦之間伉儷相得,琴瑟甚和。這實為人間美事。遺憾的是身為婆婆的陸游母親對這位有才華的兒媳總是看不順眼,硬要逼著陸游把他相親相愛的她給休了。陸游對母親的干預採取了敷衍的態度;把唐婉置於別館,時時暗暗相會。不幸的是,陸母發現了這個秘密,並採取了斷然措施,終於把這對有情人拆散了。有情人未成終生的眷屬,唐婉後來改嫁同郡宗人趙士程,但內心仍思念陸游不已。在一次春遊之中,恰巧與陸游相遇於沈園。唐婉徵得趙士程同意後,派人給陸游送去了酒餚。陸游感念舊情,悵恨不已,寫了著名的《釵頭鳳》詞以致意。唐婉則以此詞相答。

  詞的上片交織著十分複雜的感情內容。“世情薄,人情惡”兩句,抒寫了對於在封建禮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憤恨之情。“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惡”,皆因“情”受到封建禮教的腐蝕。《禮記·內則》雲:“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陸母就是根據這一條禮法,把一對好端端的恩愛夫妻拆散了。用“惡”、“薄”兩字來抨擊封建禮教的害人本質,極為準確有力,作者對於封建禮教的深惡痛絕之情,也藉此兩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洩。“雨送黃昏花易落”,採用象徵的手法,暗喻自己備受摧殘的悲慘處境。陰雨黃昏時的花,原是陸游詞中愛用的意象。其《卜算子曾藉以自況。唐婉把這一意象吸入己作,不僅有自悲自悼之意,而且還說明了她與陸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曉風乾,淚痕殘”,寫內心的痛苦,極為深切動人。被黃昏時分的雨水打溼的了花花草草,經曉風一吹,已經幹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淚水,至天明時分,猶擦而未乾,殘痕仍在。這是多麼的痛心啊!以雨水喻淚水,在古代詩詞中不乏其例,但以曉風吹得幹雨水來反襯手帕擦不幹淚水,藉以表達出內心的永無休止的悲痛,這無疑是唐婉的獨創。“欲箋心事,獨語斜闌”兩句是說,她想把自己內心的別離相思之情用信箋寫下來寄給對方,要不要這樣做呢?她在倚欄沉思獨語。“難、難、難!”均為獨語之詞。由此可見,她終於沒有這樣做。只因封建禮教的殘酷不仁。這一疊聲的“難”字,由千種愁恨,萬種委屈合併而成,因此似簡實繁,以少總多,既上承開篇兩句而來,以表現出處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難,做女人之更難;又開啟下文,以表現出做一個被休以後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難。

  過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這三句藝術概括力極強。“人成各”是就空間角度而言的。作者從陸游與自己兩方面設想:自己在橫遭離異之後固然感到孤獨,而深深愛著自己的陸游不也感到形單影隻嗎?“今非昨”是就時間角度而言的。其間包含著多重不幸。從昨日的美滿婚煙到今天的兩地相思,從昨日的被迫離異到今天的被迫改嫁,這是多麼不幸!但不幸的事兒還在繼續:“病魂常似鞦韆索。”說“病魂”而不說“夢魂”,顯然是經過考慮的。夢魂夜馳,積勞成疾,終於成了“病魂”。昨日方有夢魂,至今日卻只剩“病魂”。這也是“今非昨”的不幸。更為不幸的是,改嫁以後,竟連悲哀和流淚的自由也喪失殆盡,只能在晚上暗自傷心。“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四句,具體傾訴出了這種苦境。“寒”字狀角聲之淒涼怨慕,“闌珊”狀長夜之將盡。這是徹夜難眠的人方能感受得如此之真切。

  大凡長夜失眠,愈近天明,心情愈感煩躁,而此詞中的女主人公不僅無暇煩躁,反而還要嚥下淚水,強顏歡笑。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結句以三個“瞞”字作結,再次與開頭相呼應。既然可惡的封建禮教不允許純潔高尚的愛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瞞,愈能見出她對陸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誠。

  與陸游的原詞比較而言,陸游把眼前景、見在事融為一體,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著力描繪出一幅悽愴酸楚的感情畫面,故頗能以特有的聲情見稱於後世。而唐婉則不同,她的處境比陸游更悲慘。自古“愁思之聲要妙”,而“窮苦之言易好也”(韓愈《荊潭唱和詩序》)。她只要把自己所遭受的愁苦真切地寫出來,就是一首好詞。因此,此詞純屬自怨自泣、獨言獨語的感情傾訴,主要以纏綿執著的感情和悲慘的遭遇感動古今。兩詞所採用的藝術手段雖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分。可謂各造其極,俱臻至境。合而讀之,頗有珠聯璧合、相映生輝之妙。

  世傳唐婉的這首詞,在宋人的記載中只有“世情薄,人情惡”兩句,並說當時已“惜不得其全闋”(詳陳鵠《耆舊續聞》卷十)。此詞最早見於明代卓人月所編《古今詞統》卷十及清代沈辰垣奉敕編之《歷代詩餘》卷一一八所引誇娥齋主人說。由於時代略晚,故俞平伯懷疑這是後人依據殘存的兩句補寫而成。

  譯文

  世事炎涼,黃昏中下著雨,打落片片桃花,這淒涼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憂傷。晨風吹乾了昨晚的淚痕,當我想把心事寫下來的時候,卻不能夠辦到,只能倚著斜欄,心底裡向著遠方的你呼喚;和自己低聲輕輕的說話,希望你也能夠聽到。難、難、難。

  今時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鞦韆索。夜風刺骨,徹體生寒,聽著遠方的角聲,心中再生一層寒意,夜盡了,我也很快就像這夜一樣了吧? 怕人詢問,我忍住淚水,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瞞、瞞、瞞。

  註釋

  ①箋:寫出。

  ②斜闌:指欄杆。

  ③病魂一句:描寫精神憂惚,似飄蕩不定的鞦韆索。

  ④闌珊:衰殘,將盡。

  創作背景

  唐婉是我國曆史上常被人們提起的才女之一。她與大人陸游喜結良緣,夫婦之間伉儷相得,琴瑟甚和。後陸母對這位兒媳甚是不滿,恐陸游因此而疏遠功名,荒廢學業,逼著陸游休妻。陸游對母親的干預採取了敷衍的態度;把唐置於別館,時時暗暗相會。不幸的是,陸母發現了這個秘密,並採取了斷然措施,娶王氏為妻,終於把這對有情人拆散了。唐後來改嫁同郡宗人趙士程,但內心仍思念陸游不已。在一次春遊之中,恰巧與陸游相遇於沈園。唐徵得趙同意後,派人給陸送去了酒餚。陸感念舊情,悵恨不已,寫了著名的《釵頭鳳》詞以致意。唐婉則以此詞相答。據說在此後不久,唐婉就在悲傷中死去。

  釵頭鳳作文 1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如夢魂中。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往事如昨,隨風而逝……桃花依舊,人面何處?昔時的夢中人早已消逝在遠方,玲瓏樓臺,遮蔽了他眺望的視線,而倩影之側,早已是他人,自己又算什麼?即使相見又算什麼,終不得相識啊!料峭春風,微冷春雨。

  她走了,也帶走了他的所有靈魂。留下的只不過是支離破碎的記憶與無限的痛苦……猶憶當年春衫薄,年少輕狂的他在這個同樣的雨日中,邂逅了溫婉的她,他不禁吟道:“手如柔荑,肌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並且她還有一個同樣溫潤的名字:婉兒。婉兒……無意間,他一聲低迴的嘆息,繾綣了這個悲傷的季節,孤寂,無助,畢竟暮春,雨打落紅,點點滴滴。其實,也在敲打著他的心啊!一片桃花,拂過他的臉頰,輕盈地幻化作優美的曲線,似在盡情跳完生命的最後一支舞蹈,他不忍心花的零落,迎手挽住,可是當年呢?婉兒如此賢惠,善解人意,可是婆婆的不順眼,一句“八字不合”,掘起了他們愛情的墳墓,但是,面對自己的母親,面對這冷酷的“孝”,面對婉兒的離去,他是那樣的無力,他渴望去接住那零落的桃花,然而,暴風驟雨中,他只有無奈的嘆息,一任花落水流紅……伊人已去,而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只是耳畔猶然是昔日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但相見不得相識,他只能在這離她很近卻也很遠的地方,生生守望,卻不得相認,人又何以堪?默然間他淚滿襟衫,憑什麼,生生將他與婉兒分離?他們本應是天之比翼,地之連理啊!但他不敢問,不敢去責問他的“母親大人”,也不敢去斥責這個陰澀的社會,他只是將滿心的苦淚嚥下,他希望時間可以治癒他的傷口,但是他錯了,現在,當他再見到她時,他的傷疤又重新被撕裂,鮮血依然汩汩直流,他知道,她將是他一生的愧疚!錯過就是永遠的失去!昔日,他離開,他默然;今夕,他們又一次擦肩而過而無法相認,她有另一人相擁,但他依然孤獨,他希望她能幸福,但他知道,她,或許,此生也將永難將傷口癒合,因為他看得出,她的身影亦如此孤單……懷著這滿懷心緒,他在繁華卻沉寂的沈園裡潑墨揮毫,字字顯露出他滿腔的痛楚: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作罷,同樣痛苦的又何嘗沒有婉兒?同樣是離人,同樣是辛酸苦楚啊!當她昔日離開,她理解他的無奈;而現在,在他離開的又一個雨中,當她看到壁上的題詞之後,她知道,那是他蒼勁的字跡啊!字字血淚,她再無法有那一天相見卻不的相認的矜持,淚雨滂沱,她和著他的詞,就像他們以前在一起的時候一樣,但現在,雨中,打落了一地的晶瑩,只有她無聲的怨望……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罷了,這暮春裡,最後一隻孤燕銜著一片落紅遠去……

  釵頭鳳作文2

  你有沒有喜歡那麼一首詩、一個故事,喜歡到不行?我有,那麼你呢?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當年,你再次遇見她時,在那充滿回憶的沈園刻下了這首《釵頭鳳》訴說不盡的悲傷似乎在那一刻格外清晰可見。人們都說,愛屋及烏,我無意間知道了這首詩,也愛上了你—————陸游和她的故事。為了更加了解你,我曾經買過你的合集,閱盡你無數的小詩之後,黯然神傷,你的詩給我的感受最深的還是這首《釵頭鳳》。

  你和你的妻子—————唐婉,本是表兄妹,兩人在當代被人認為最青春美好的年紀中,步入婚姻,將最年輕的模樣奉獻給了彼此。結婚的那天,你母親贈予唐婉—————釵頭鳳,可誰會知道在多年後這個釵頭鳳會承載了那麼多悲傷與悽慘。

  婚後的你們恩愛無比,遊山玩水,可無奈陸母見兒子無壯士之心,竟反倒責怪你的妻子,與當代婆媳關係一樣,隨著認識越來越惡劣。而為難的你日發消瘦,為了緩解關係。你開始躲在那小小書房中,沒日沒夜看書。

  正值春天,萬物復甦,你與唐婉相約逛沈園。陸母便做了答應。誰料唐婉已身懷身孕,在划船中翻船入水底,而孩子也隨之失去了。再由於當時由於奸人使詐,思想封建的陸母更是聽信了尼姑煞有介事地說:“唐婉與陸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誤導,終必性命難保。”陸母聞言後強令你:“速修一紙休書,將唐婉休棄,否則老身與之同盡。”這一句,令你這個尊母愛母的人不得不休了唐婉,後來的你們,儘管多次設法相見,卻也被陸母發現,阻攔。並使你被迫接受了陸母安排,去了王氏女子為妻。你們從此便就此別過。

  而唐婉改嫁到趙家,夫君趙士程是一心胸寬廣的讀書人,儒雅俊朗,因為喜歡唐婉的才情和美貌而縱然知道唐婉不能生育依然娶回家。陪著唐婉做她喜歡的事,趙士程心知唐婉一心只裝有陸游,可是表面只做不在乎狀,關心唐婉,愛護唐婉。

  十多年後的陸游在沈園遊玩不料遇見了唐婉,這是你們都不曾想過的吧,如今一切都只是人成各,今非作,罷了。而她一句;表哥,安好。'你含著悔恨的寫下這首《釵頭鳳》。第二年的春天,當她再次來到了沈園時,徘徊在這曲徑之中,忽然瞥見陸游的詩,反覆吟讀,不知不覺地合寫下了悲愁的《釵頭鳳》。

  陸游唐婉釵頭鳳賞析 篇1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所謂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所追求的也不過如此了。自古以來只羨鴛鴦不羨仙,美好的愛情總是會令人羨慕,也會受到人們的祝福,可是花兒再美終會有凋落的一天,任何事物都有雙重性,相比之下,殘缺的愛情更扣人心絃,提到悲慘的愛情,我就情不自禁想起了大詩人陸游和他的妻子唐婉,想起了他們那催人淚腺的經典—《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昔日的她,用那雙圓滑紅潤的酥手,給她的丈夫倒著熱騰騰的黃藤酒,他們並肩坐在沈園的小亭裡,欣賞滿園的春色,攜手看那紅色宮牆邊上的柳樹。兩人飲酒對詩,想如此平淡的共度此生。可誰又會想到。人情惡,歡情薄,母命難違,他逼不得已休了她,花已落,人亦去。他滿腔的怒火和愁緒不知向誰發洩,幾年的魂牽夢繞,他們各自另尋佳人,他錯了,還是她錯了。

  次年,他獨自一人又來到了沈園,在他的心中還留有她,或許是他想給自己留個念想吧!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春色如舊,依然是那個小亭子,故人卻早已離去。他本以為上次離別即是一生不復相見,不料,茫茫人海中又看見了昔日那副熟悉的臉孔,如今的她還是那雙手,卻顯得瘦了些,挽著現在的丈夫,此時兩人雙目對望卻始終沒有說話,她讓丫鬟送給他一壺黃藤酒便轉身離去,桃花落了,曾經的海誓山盟雖在,卻不能說上一句話,不要這樣,不要,不要。他心中感慨萬千便在沈園的牆上題了這首《釵頭鳳》,便從此赴邊關21年,從未回家,也從未給家裡寫信。我想,他應該很恨他的母親吧。不僅他憎恨,也讓我厭惡,所以在詩裡他把母親比作東風:“東風惡,雙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故事道者裡還並未結束,不然就不會有唐婉的《釵頭鳳》了。

  唐婉從沈園回來的當天,雨一直下到黃昏,她整夜夜不撤眠,以淚洗面,一想到白天觀故人的場面,就潸然淚下,想把心事寫下來,卻又不知如何下筆。於是第二天,便再上沈園題下另一首《釵頭鳳》。人也散了,今時不同往日,病魔經常像鎖鏈套著她,遠處的號角聲帶來絲絲寒意,天隱隱約約明瞭,怕丈夫詢問,為何以淚洗面,嚥下眼淚,強顏歡笑,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持續到第二年她終於堅持不住了,與世長辭。陸游回來是已經是61歲了,看到牆上唐婉的題詩,心中激動萬分,趕緊回家打聽唐婉的訊息,當得知唐婉已經死去時,他撕心裂肺,於是在沈園裡買了一塊地,自己蓋了一座房子,每天在沈園裡,緬懷唐婉,了此終生。

  古人云:“兩人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而我不這麼認為,兩人相愛就是要天天在一起,過著平淡的日子,共度一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總是有人問“麵包和愛情你要哪個”我會說,我兩個都要。因為我認為這兩者並存不矛盾。《釵頭鳳》這樣經典的詩篇是作者有過真正經歷才能寫出來,可見每篇作品背後都有一個真正的感人故事,作品裡每一個字眼都透著作者的情感氣息,讓我們學會品味經典,熱愛中華文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