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愛國詩篇

陸游的愛國詩篇

  南宋前期民族矛盾異常尖銳,在祖國分裂、人民顛沛流離的嚴酷的現實面前,不少詩人寫出了一些反對民族壓迫、要求統一祖國的詩詞作品,那麼大家瞭解寫了哪些呢?

  

  陸游的愛國詩

  1、《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3、《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

  戍火胡塵到兩京。

  扈蹕老臣身萬里,

  天寒來此聽江聲!

  4、《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裡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

  南望王師又一年。

  5、《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6、《夜泊水村》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7、《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8、《秋晚登城北樓》

  幅巾藜杖北城頭,卷地西風滿眼愁。

  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

  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

  橫槊賦詩非復昔,夢魂猶繞古梁州。

  9、《金錯刀行》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10、《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

  笛裡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11、《隴頭水》

  隴頭十月天雨霜,壯士夜挽綠沉槍。

  臥聞隴水思故鄉,三更起坐淚數行。

  我語壯士勉自疆;男兒墮地誌四方。

  裹屍馬革固其常,豈若婦女不下堂?

  生逢和親最可傷,歲輦金絮輸胡羌。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12、《長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

  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

  金印輝煌未入手,白髮種種來無情。

  成都古寺臥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螿鳴?

  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磊落堆長瓶;

  哀絲豪竹助劇飲,如鋸野受黃河傾。

  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頓使千人驚。

  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何當凱旋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

  陸游詩的愛國情懷

  最初接觸陸游詩歌時,為之傾倒的是他那首《釵頭風》:“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那種一往情深、纏綿悱惻的感情讓人既羨慕又哀慼。但隨著進一步的接觸,我才發現陸游詩真正打動人的不是他的兒女情懷,而是他的愛國懷懷。

  一、反映南宋苟且偷安的現實,抨擊主張苟和的投降派

  在陸游所處的時代,祖國的大好河山被分裂,北方廣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壓迫,而南宋小朝廷卻苟縣偷安、不思收復、屈辱苟和,這種奇恥大辱,這一社會現實,是廣大人民和愛國志士所不能忍受的。雪恥禦侮,收復失地,是每個愛國志士的抱負,陸游也不例外。他不能親臨戰場,就拿起筆作鬥爭,對投降派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和尖銳的諷刺。

  如《關山月》所寫的: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戌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笛裡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在這首詩中,陸游用對照的寫法:遺民們是渴望恢復的;戰士們是極願為國效死、殺敵立功的;只有“朱門”在那裡酣歌醉舞,甘心向敵人獻媚納貢。從這三個方面的鮮明對照裡,使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當時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就其所表現的內容來說,概括了南宋時代的社會現實,真可以說是時代的一面鏡子。然而作者卻又不是像鏡子一樣純客觀地把事物再現出來,而是貫注著自己強烈的感情。

  二、表現對家鄉、對祖國的摯愛深情

  看到自己的家鄉遭到淪陷,看到自己的祖國軟弱無能,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公民,誰都會為之心酸,誰都會為之掉淚,更何況,作為一名一直視祖國的興衰榮辱為己任的愛國詩人,又怎麼不愛自己的家鄉、不愛自己的祖國呢?他對家鄉、對祖國的那種深沉的愛不亞於對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兄弟姐妹的'那種愛,他的這種愛已經滲透到了他的詩篇裡。

  如他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說: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這首詩頭兩句的“河”指黃河,“嶽”指華山。黃河和華山是我們祖國的名山大川,也代表著祖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三萬裡”和“五千仞”雖非實數,是一種誇張的寫法,但用來形容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則是很相稱的。對於祖國有這樣的大好河山,詩人感到驕傲和自豪,而對於失掉它們,當然就不勝其痛惜與悲憤了。詩的後兩句表現了詩人對淪陷區人民的關懷。他把他們稱為“遺民”,暗示出那是由於昏儒的統治者逃跑了,把他們遺棄在那裡。而他們被遺棄之後,就開始在“胡塵”的籠罩之下飽受敵人的蹂躪與奴役,過著悲慘痛苦的生活。他們含著熱淚,年復一年地盼望著“王師”來解救他們,但由於南宋小朝廷奉行著向敵人妥協投降的政策,他們殷切的希望總是成為泡影。

  三、表明他匡扶社稷、抵禦外侮的膽量與決心

  他不但有愛國憂民的情緒,並且表明自己救國的膽量與決心。在南宋政府奉行苟和投降國策的時候,陸游堅決主張抗戰,收復淪陷的國土,趕走侵略者。他渴望上戰場,他願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力量都交給國家去支配。他的這種前線殺敵、誓死報國的願望在詩中表現的很強烈,所謂“手梟逆賊清舊京”、“直斬單于釁寶刀”。

  他在臨死之頃,還寫下了作為遺囑的《示兒》詩。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佔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殷切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裡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侵入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一個在病榻彌留之際的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自己的家人,而是國家,這樣博大胸襟是無幾人能相比的。就連一代英傑曹操在辭世之前還不免以分香履囑,而詩人卻以“北定中原”來表達其生命中最後的意願。對於這首詩,明代學者胡應麟評價為:“悲憤之氣,落落二十八字間。”清代詩人賀貽孫評價為:“率意直書,悲壯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但我比較欣賞朱自清的評語:“示兒”詩,是臨終之作。不說到別的,只說‘北定中原’,正是他的專一處,這種詩只是對兒子說話,不是什麼遺疏遺表的,用不著裝腔作勢。他儘可說些別的體己的話,可是他只說這個,他正以為這是最體己的話。詩裡說:“死去”雖然不見“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師”終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囑他的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教兒子“毋忘”正見自己的念念不“念”。這是他的愛國熱誠的理想化。(《朱自清選集·愛國詩》)

  如此光輝的遺命,如此精醇的愛國熱誠,在封建文人中,實屬罕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陸游的愛國思想是一貫的,是自少至老歷久不渝的。他是一個詩人,也是一個戰士,這是他傑出的一面,也是他不同於一般詩人的地方。

  四、對幻景、夢境的描寫體現出陸游的愛國情杯

  政府的軟弱、投降派的反戰和排擠使陸游的一腔報國之心成為泡影;壯志難酬的現實使他只能從幻想或夢境裡寄託他的報國思想。

  “壯心自笑何時豁,夢繞樑州古戰場”(《秋思》),正概括地說明了這類記夢詩的成因和內容,在這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有時象一員猛將,躍馬大呼,奪關斬將:“三更撫忱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樓上醉書》)。有時又不失書生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長歌,要遣天山健兒唱”(《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安諸城》),而且“盡復漢唐故地”(見《劍南詩稿》)卷十二的詩題)。所以他說:“誰知蓬窗夢,中有鐵馬聲”(《書悲》)。

  總之,陸游把他的一腔愛國熱情與報國之心透過一首首愛國詩歌酣暢淋漓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正是透過這些詩,讓我們領略了一位愛國詩人傾畢生心血為國而戰、誓死報國的決心,看到了他至死不渝、抗金救國的膽量。如此深切的愛國之情在歷代文人的作品是罕見的。而他“一身報國有萬死”的願望在愛國者中也是讓人刮目的。讀其詩如見其人,英姿颯爽馳騁疆場,手梟逆賊直斬單于,一員猛將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因此,陸游是愛國主義詩派的一個光輝代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