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詩賞析及翻譯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詩賞析及翻譯

  《宿建德江》是一首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抒發旅途愁思的詩。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註釋:

  建德江:新安江流經建德縣(今屬浙江)的一段江面稱建德江。

  移舟:將船靠近岸邊的意思。

  泊:停船靠岸。

  煙渚:霧氣迷漫的江岸。渚:水中小塊陸地。《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日暮:傍晚。

  客:指詩人自己。

  新:增添。

  野曠:原野空曠遼闊。曠,空闊的意思。

  天低樹:遠處的天空顯得比樹還低。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兩句是說,原野廣闊,放眼望去,遠處天地相連,天似乎比樹低;江水清澈,人在船上,月映水中,月光返照,似乎月離人很近。詩句借對景色的清淡描寫,烘托出孤寂的情懷,極為委婉動人。天地寥廓,詩人卻孑然一身,只有一輪孤月和他相近,寂寞的境況不問可知。寫景寓情,客愁自見。而所描繪之景色,如一幅秀麗的寫生畫。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稱之為“神品”。清人張謙宜認為:“‘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作痕,此唐詩之妙也。”

  譯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給遊子新添幾分鄉愁。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與人意合情投……

  譯詩、詩意:

  把小船停靠在霧氣瀰漫小洲邊,

  夕陽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悵。

  原野空曠天幕低垂在樹林後邊,

  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田園詩的人,存詩260多首,多為五言律詩。孟浩然的山水詩多是寫他故鄉襄陽的名勝,象《秋登蘭山寄張五》、《夜歸鹿門歌》、《江山思歸》等,將襄陽的山水、煙樹、新月、小舟描繪得平常而親切。他的田園詩數量不多,但生活氣息濃厚,如《過故人莊》、《遊精思觀回珀雲在後》等,農家生活的簡樸,故人情誼的深厚,鄉村氣氛的和諧,都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詩,如《春曉》也寫得含蓄清麗、韻味悠長。孟詩風格以清曠沖淡為主,但沖淡中亦有壯逸之氣。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羈旅之思的詩。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上都是頗有特色的。

  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裡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絡,因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為日落黃昏,江面上才水煙濛濛。同時“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詩人自指。若按舊日作詩的'所謂起、承、轉、合的格式,這第二句就將承、轉兩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這也是少見的一格。為什麼“日暮”會撩起“客愁新”呢?我們可以讀一讀《詩經》裡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風·君子于役》)這裡寫一位婦女,每當到夕陽西下、雞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藉此,我們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時旅人的心情嗎?本來行船停下來,應該靜靜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這眾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又驀然而生。

  接下去詩人以一個對句鋪寫景物,似乎要將一顆愁心化入那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潛說:“下半寫景,而客愁自見。”第三句寫日暮時刻,蒼蒼茫茫,曠野無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過一番上下求索,終於發現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麼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雖止,意未盡。試想,此刻那親近的明月會在詩人的心中引起什麼呢?似有一絲喜悅,一點慰藉,但終究驅散不了團團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上讓我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這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相互補充,正構成一個人宿建德江,心隨明月去的意境。是的,這“宿”而“未宿”,不正意味深長地表現出“日暮客愁新”嗎?“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

  拓展:古詩大全孟浩然

  1、《初春漢中漾舟》

  漾舟逗何處,神女漢皋曲。

  雪罷冰復開,春潭千丈綠。

  輕舟恣來往,探玩無厭足。

  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

  傾杯魚鳥醉,聯句鶯花續。

  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2、《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3、《田家元日》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4、《早梅》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

  少婦爭攀折,將歸插鏡臺。

  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發覽群物,萬木何陰森。

  凝霜漸漸水,庭橘似懸金。

  女伴爭攀摘,摘窺礙葉深。

  並生憐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盤裡,全勝在幽林。

  6、《秋登蘭山寄張五》

  一作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7、《初春漢中漾舟》

  羊公峴山下,神女漢皋曲。

  雪罷冰復開,春潭千丈綠。

  輕舟恣來往,探玩無厭足。

  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

  傾杯魚鳥醉,聯句鶯花續。

  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8、《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來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逕。

  9、《耶溪泛舟》

  落景餘清輝,輕橈弄溪渚。

  泓澄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未相識,脈脈不得語。

  10、《舟中曉望》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台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11、《自洛之越》

  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12、《送朱大入秦》

  遊人武陵去,寶劍直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13、《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5、《渡浙江問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