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札記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札記

  近日,我參加了市現場優質課西片競賽活動,幸運的抽到了古詩。儘管之前研讀了幾遍該教材以備中獎,但頂真起來一時慌了神,手忙腳亂的忙活了一個小時,就匆匆地進了課堂。

  四十分鐘的時間一滑而過,課一結束整個人頓時輕鬆了許多,坐下來不由地就反思起剛才的那一堂課來。我自己感覺自己整堂課如蜻蜓點水般,引導學生對詩的意境體會得很膚淺,這是主要的問題,具體說來有這幾方面不足:

  首先在知詩人一環節向學生介紹詩人時還不夠到位。講大詩人李白寫的詩想象力豐富,可以透過具體的詩句來引導學生了解詩人作品的這一特點。具體表現在學生學過的《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以及《贈汪倫》中的第二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然我在課堂中只是很直白的提了一下,對李白的'故人孟浩然介紹的也不夠詳細,簡簡單單一兩句話了事。其實學生對文字的相關資訊瞭解的越多,就越容易走進文字。

  其次學生對古詩意境的體會應建立在熟知古詩內容的基礎上。在瞭解詩意時,我請學生結合註釋,想想每句詩寫了什麼,並劃出不解的字詞,這樣安排應屬合理。但隨後我卻未交流解決學生不理解的字詞而直接差不多是由我說出全詩的大意。或許是因為當時心急,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教學設想接下來該幹什麼,完成什麼教學內容,至於學生學情根本就沒意識到,說來還是專業水平不足導致的。總習慣讓學生跟著老師走,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何不先交流交流孩子們不理解的字詞,再結合詩文的註釋讓孩子們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教師再適時的加以引導就可以了。

  由於學生對古詩的詩意瞭解是教師硬灌的,所以在入詩境中當我發問為什麼詩人說孤帆遠影碧空盡,難道是因為當時江上只有一條船嗎?課堂一下子冷了場,過了好一會兒一兩個學生才站起來回答,可答案都不靠邊。孩子們說什麼當時江上有霧,只看得見一條船,又說當時江上只有一條船。孩子們這麼一答,可把我嚇懵了。支支吾吾,慌里慌張,最後沒法,我給出了答案。梯子沒擺正,怎可往上攀!不妨語境還原,讓孩子們來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分別的場景。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的情況下,好朋友離別之際彼此會說些什麼,神情、揮手告別的動作等方面讓學生去大膽想象,即興表演。這樣一來,勢必會極大的激發起學生的思考熱情,透過表演、感悟,再現當時詩人可能的離別場景。教師再結合文中插圖作拱手抱拳狀順勢點撥:一直十分欣賞的好友孟兄即將遠行,心中真是萬分不捨。此時詩人眼中只有好友,只有好友乘坐的那隻帆船,哪還會顧及其它的船隻。你看,縱然好友乘坐的船隻消失在天邊,詩人還久久地佇立在江邊,不願離去。如此一來,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詩境,領悟到詩歌所要表達的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

  上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最想說的就是以上這些。儘管文筆拙嫩得很,可能有些思想意識還比較狹窄,但我只是把它當成是對自己教學的一次反省,不為別的。實實在在的行事,認認真真的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