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成書和沿革

《黃帝內經》的成書和沿革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醫學成就,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的發展基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帝內經》的成書和沿革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一、成書年代

  關於《內經》的成書年代,歷代醫家、學者的觀點有很大的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意見:

  ①黃帝時代;②戰國時期;③秦漢之際;④漢代,主要是西漢,其中有些篇章形成於東漢。

  宋·林億囿於《黃帝內經》文字中有“黃帝曰”三字而認為黃帝所作。他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中說:黃帝“乃與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傳之,而《內經》作矣。”根據黃帝時代的醫學及其他自然科學水平,不可能達到《內經》這樣的造詣,因此,林億之說純屬臆測。

  戰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有顯著發展,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故宋代以來有學者認為《內經》成書於戰國。如程穎在《二程全書》中說:“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清·魏荔彤在《傷寒論本義·自序》中也說:“軒岐之書,類春秋戰國人所為,而託於上古。”軒岐之書,這裡即指《內經》。

  認為《內經》成書於秦漢之際的學者,如宋·司馬光《傳家集·與範累仁第四書》中述:“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則恐未可,……此周漢之間,醫者依託以取重耳。”又如明·方孝儒《遜志齋集·讀三墳書》也說:“世之偽書眾矣,如《內經》稱黃帝,《汲家書》稱周,皆出於戰國秦漢之人。”

  認為《內經》出於漢人之作的,如明·顧從德在《重雕素問序》中說:《內經》“廣衍於秦越人、陽慶、淳于意諸長老,其人遂似漢人語。”又如明·郎瑛在《七修類稿》中也說:“《素問》文非上古,……以為淮南王之作。”日本醫家丹波元簡經考證亦認為“是書設為黃帝岐伯之間問答者,亦漢人所撰著無疑。”

  明·呂復的觀點比較客觀,他在《九靈山房集·滄州翁傳》中指出:“《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乃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例如,根據古今學者研究,《內經·素問》的內容可分為主體內容、運氣七篇、遺篇等三部分。第一部分的成編可能在西漢或東漢以前,第二部分運氣七篇乃唐王冰根據“先師張公秘本”增補,第三部分遺篇為宋劉溫舒補人。又如,從《內經》對時間概念的不同表述可推測有關篇章成編於不同時期。如《素問·藏氣法時論》中的“平旦”、“下哺”、‘舊跌”、“夜半”、‘舊出”等乃屬先秦人習慣。《素問。脈解》中以寅月為歲首,始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以年)以後,在此以前的顓頊歷以亥月為正月。至於甲子紀年方式為漢以後的發明。也有學者從《內經》中的文字音韻上考察證實其內容非成編於一時一人之手。

  那麼,該如何確定《內經》的成書年代呢?〈〈黃帝內經》書名首見於《漢書·藝文志》,它與《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旁篇》共為“醫經七家”。而《漢書·藝文志》乃是東漢班固根據《七略·藝文志》(此書已亡佚)摘編而成。《七略》則是西漢末年漢成帝時代(公元前32年)劉向、劉歆父子奉詔收集整理的我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據此證明,《內經》的成書年代當不晚於公元前32年,即西漢末年。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通史,記載了從遠古黃帝時代至漢武帝時長達三千餘年的歷史,收錄了包括醫史人物及醫學著作在內的歷代科技文化及人物史料,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不僅為名醫扁鵲、倉公作傳,而且記述了《上下經》《五色》《奇咳術》《奇恆》《揣度》《陰陽外變》等一批醫學著作。但未見((內經》書名,而上述古醫籍曾經被《內經》所引證。《內經》作為一部重要的醫學典籍不至於被閱歷豐富、治學嚴謹的司馬遷所疏漏。據此分析,說明《內經》的成書當在《史記》成編之後,據史學家考證,《史記》約於漢武帝太初元年至徵和二年間(公元前104以一公元前91年)撰成。因此,推測《內經》的成書時間應在《史記》之後、《七略》之前的公元前一世紀內。

  根據上述分析及近人多方考證,可以認為《內經》不是一個時代,一滾地方的醫學成就,它的主要內容形成於戰國,並自秦漢以來代有補充,將其彙集編纂成書的時間,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中後期。

  二、書名的由來與作者

  為什麼叫“黃帝內經”,“黃帝”是不是《內經》的作者?關於“黃帝”有兩個傳說:一說“黃帝”是一個有道明君,例如《辭海》中說:“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少典之子。”故又稱為“軒轅黃帝”,現陝西省尚留有“黃帝陵”的建址。但近時有學者從歷史學角度研究認為,黃帝其人其事不可能是事實,司馬遷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存疑。研究發現黃帝不僅不是人,而是一種圖騰,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寄託。另一種傳說,黃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偉大的氏族―黃帝族。這個氏族原先居住在我國西北方,據《中國通史簡編》記載:“據傳說,黃帝曾居住在琢鹿(今河北宣化雞鳴山)地方的山灣裡,過著往來不定,遷徙無常的遊牧生活。後來打敗了九黎族和炎帝族,逐漸在中部地區定居下來。”到春秋時代這個氏族又稱之謂“華族”,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也就是漢以後所謂“漢族”的祖先,正因為黃帝氏族是華族的始祖,它的文化對華族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所以歷代人們都以自己是黃帝的子孫為榮,而且為了追本溯源,也常把一切文物制度,都推源到黃帝,託名為黃帝的創造。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學者,為了體現學有根本,將著作冠以“黃帝”以取重,併成為一種時尚。正如《淮南》所說:“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人說。”據此說明《內經》冠以“黃帝”僅是託名而已,非為“黃帝”所著。其他如道家有《黃帝說》、歷譜家有《黃帝五家歷》、五行家有《黃帝陰陽》、天文家有《黃帝雜子氣》等等,不勝列舉。

  《內經》的“經”,是經典的意思。查陸德明《經典釋文》解釋“經”的含義:“常也,法也,徑也。”這裡的“經”,就是常道、規範、門徑的意思。《內經》所闡述的醫學原理和法則,成為後世醫學的常規、典範,也是認識人體生理病理的必由門徑。大凡在古代中醫文獻中,被稱為“經”的還有《難經》、《神農本草經》、《針灸甲乙經》、《中藏經》等,均可以說是醫學的規範,凡業醫者必須學習和遵循。

  《內經》的“內”,是與“外”相對而言的。歷代文獻中以“內”、“外”命篇者不乏其例。如《漢書·藝文志》所載醫經七家中就有《黃帝外經》等。可惜上述典籍除《內經》尚存外,其餘均已亡佚,無從查考。書名分內、外並無多大深意,無非是上下篇或姐妹篇的意思。也有人說《內經》是討論基本知識的,《外經》是論述醫療技術的,但這僅僅是推測而已,無法確切考證。

  現存《內經》分為《素問》《靈樞》兩部分,每部各八十一篇,合計一百六十二篇。二書內容各有側重,又緊密相關,渾然一體。

  《素問》的含義有多種說法,如梁代全元起說:“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宋代林億對此說的評價是“義未甚明”。他的解釋是:“按《乾鑿度》雲: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病擦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日本醫家丹波元簡贊同此說,但細究其義,十分牽強。馬漪《內經素問注證發微》說:“《素問》者,黃帝與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張介賓在《類經》中亦持此說:“平素所講問,是謂‘素問’。”古人名書尚質,不求深奧難懂,因此,把黃帝與岐伯等人平素互相問答的內容記錄下來整理成篇而名為《素問》,這一說法比較符合情理。

  《靈樞》的含義也有分歧,如明代馬漪說:“醫無人門,術難精詣……謂之曰《靈樞》者,正以樞為門戶,闔闢所繫,而靈乃至聖至元之稱,此書之切,何以異是。”此說多少有望文生義之嫌。張介賓說:“神靈之樞要,是謂靈樞。”也較勉強。經前人考證,“靈樞”之名,系唐王冰所加,王冰熱衷於道家,自起道號“啟玄子”,他把《道藏》中的《玉樞》、《神樞》、《靈軸》等名稱,加以改造,因有“靈樞”之名,其含義蘊涵著深刻的道家思想。至於《內經》的作者,在分析成書年代時已經談到,《內經》不是一個時代的作品,也非出於一人之手,稱“黃帝”僅是託名,它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許多醫家的論文彙編。

  三、沿革

  經考證,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黃帝內經》的是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但當時未確切指出《內經》就是《素問》《靈樞》。而認定《內經》包括《素問》和《針經》兩部分的是晉代皇甫謐。他在《針灸甲乙經》序中說:“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素問》之名,始見於東漢末年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他在自序中說:“撰用《素問》仇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肪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至南朝齊梁間人全元起對《素問》註釋訓解,全氏注《素問》時,只存八卷,第七卷已佚。全元起是《素問》最早的注家,但全氏注本在宋以後亦亡佚。至隋朝有楊上善撰注《黃帝內經太素》,儲存了唐王冰改動之前的《內經》原文。可惜的是,楊氏本自宋元后已殘缺不全。及唐,王冰鑑於《素問》“世本紙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於是將其內容訛誤處,經過分合增刪,校勘整理分成二十四卷。至宋代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國家設立校正醫書局,經高保衡、林億等對《素問》作了較全面的校正。現在通行的《增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就是經王冰收集整理,重新編次,並經宋林億等校正而流傳至今。

  《靈樞》最早稱為《九卷》。初見於漢末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晉代王叔和《脈經》亦稱《靈樞》為《九卷》,至晉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序中始名《針經》。考《針經》之名,取自其首篇《九針十二原》中“先立針經”語。皇甫氏撰《針灸甲乙經》時,曾取材於《針經》,而收集《針灸甲乙經》中的許多文字,與今天所見《靈樞》相同,可以證明《針經》即《靈樞》。《靈樞》之名,始見於唐王冰敘《素問》引班固《漢書·藝文志》說:“《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然而他在《素問》的有關引文中,將《靈樞》與《針經》混稱。故林億在《新校正》中說:“在彼雲《靈樞》,而此曰《針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為《針經》也。”《宋·藝文志》分別載有“《黃帝靈樞經》九卷”、“《黃帝針經》九卷”。據此說明,唐宋時期兩書是並存的。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高麗獻來《黃帝針經》,哲宗隨即下詔頒發天下使此書復行於世。現在通行的《靈樞經》,是南宋紹興乙亥年(n55年),史裕“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刊行流傳至今。

  《黃帝內經》簡介

  醫經著作簡稱《內經》。以黃帝、岐伯等問答的形式寫成。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部系統性的.理論醫著,成書約在戰國時期。原書十八卷,即《素問》和《針經》(唐以後的傳本改稱《靈樞》)各九卷。

  《內經》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舉凡人與自然、攝生、防病、生理、臟腑、經絡、病證、診斷治療、中藥、方劑、針刺灸熨、導引、按撟,以及五運六氣等等學說莫不賅備,堪稱中醫理論的淵源,歷代醫家均將其奉圭臬。除醫學理論外,又廣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氣象、物候、歷算、哲學等許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說成我國先秦時代的百科全書。

  《黃帝內經》繼承了“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其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發展並豐富了《內經》以的古代哲學。

  《黃帝內經》,流傳甚廣,傳本也較多,其中以《素問》、《九卷》兩傳本系統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紀,全元起對《素問》進行了全面註釋。但由於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

  唐寶興元年(公元762年)啟玄子王冰對《素問》重新加以編次,加上量注語,並根據其先師張公所藏的秘本等補入七篇,作為亡佚的第七卷內容。由於王冰所加的註文甚多,於是《素問》由原來的九卷,擴充到二十四卷。

  從此《素問》一書流佈日廣。北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對王冰所注的《黃帝內經素問》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校勘註釋,遂稱為《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又稱“新校正本《素問》。成為後世研究,註釋《素問》的主要版本。

  《九卷》一書傳到公元6世紀前後,出現了《針經》、《九墟》、《九靈》和《靈樞》等多書名的傳本,但後來均已失傳。南宋紹興乙亥(1135年)史崧氏將家藏《靈樞》九卷重新校訂,也擴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從此《靈樞》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後儘管出現過十二卷本等各種刊本,但皆以此為據。《黃帝太素》是流傳下來的另一種《內經》古傳本。隋·楊上善對《黃帝太素》又進行了整理和註釋,命名為《黃帝內經太素》。

  由原來的二十卷擴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晉皇甫謐所撰《甲乙經》一書就是將《素問》、《針經》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合編而成,因此也應作為《黃帝內經》的又一古傳本。後世醫家十分重視對《黃帝內經》的學習與研究。除上述外,還有許多註釋《黃帝內經》的醫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醫家和著作有:明·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明·吳崑《素問注》,明·張介賓《類經》,清·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註》、《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高世栻《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黃元御《素問懸解》、《靈樞懸解》,張琦《素問釋義》,周學海《內經評文》等。

  還有節要註釋《內經》的,如元·滑壽《續素問鈔》,黃俅《黃帝內經素問節文註釋》,明·李中梓《內經知要》,清·汪昂《素問靈樞類纂約注》,陳念祖《靈樞素問節要淺注》,以及唐宗海《中醫匯通醫經精義》等。

  黃帝內經之慢呼吸

  《黃帝內經》曾指出,人體應根據“五十營”調節呼吸節奏。所謂五十營,是指經脈之氣在人體內按一定規律執行,一晝一夜間循行全身五十週。這就強調要採用一種深長而緩慢的呼吸形式,經過換算相當於一呼一吸6.4秒,是古人呼吸養生的最佳節奏。

  慢呼吸養生,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深,深呼吸,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時間要拉長,放慢勻,要勻稱細,就是要細微,不能粗猛。開始呼吸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加以練習,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自然,還可以加強呼吸功能,促進肺迴圈。同時,加強腹內的自我按摩,改善腹腔血液迴圈,增強胃腸蠕動。但要注意用鼻呼吸,不要用嘴呼吸。

  除了慢呼吸,古人的慢養生概念還包括慢用腦、慢動作、慢吃、慢睡、慢說話、慢散步,然後達到慢心跳、慢呼吸、慢消耗,進入慢節奏的生命狀態,最終達到慢衰老。

  現代人雖不必完全拘泥於古代養生法,但對上班族來說,慢養生應成為快節奏生活的調劑。8小時工作時間內,可以保持快節奏,下班後,就要放慢腳步,將緊繃著的弦放鬆一下。白天緊、晚上松,如此“快中求慢”,有張有弛,能讓生命之弦有彈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