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春季養生的要點

內經春季養生的要點

  對於春天如何養生,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上有一段話概括得非常精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我們分為五個要點,與您逐一盤點!

  順應春天的氣場

  “春三月,此謂發陳”,是指立春到立夏這三個月,在生物陳舊的身體裡產生了新的代替。

  “天地俱生”是指春天給人的感覺是新的生命在此刻不斷地更新、誕生。

  春天的養生應該順應春天氣場的特點,要像春天一樣自由自在,不阻礙陽氣,也不耗傷陽氣。

  春天不應殺生

  “萬物以榮”中的“榮”是告訴我們原來枯萎的都變綠了,春季是一個催生的季節。

  有段話說:“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勸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

  春天,我們不要有殺心,不能殺生,不然內心肝氣的生髮也會被殺掉,是對身體沒有好處的。

  早起早睡,輕鬆活動

  “夜臥早起”是說立春過後我們應該早點起床了,早起有助於陽氣的生髮;立春過後我們也應該早睡,早睡有助於陰氣的斂降。

  “廣步於庭”是說春季早晨醒來之後,我們應該在自家的院子裡信步慢走,而不是跑到郊外去兜風。

  “被髮緩形”是說我們清晨醒來的時候要調形調氣,氣血會根據“形”而變化,情緒會根據氣血而變化。例如,我們早晨醒來後可以梳理頭髮,這會使血脈流通,風溼散去;醒來後也可以按摩頭部,這樣會感覺到非常有精神。

  春天時應懂得付出

  “予而勿奪”是說不去索取,而應該給予、施捨。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沒有奉獻、多做善事,就不會有回報。

  春天應少吃酸,要養肝

  春天是肝氣太旺之時,如果吃了酸性的`食物,會使肝氣更旺,對脾胃是有傷害的。

  春天時應該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如大米、扁豆、胡蘿蔔、南瓜、山藥等,會補益脾胃,避免被肝氣剋制。

  當然,春季注意養肝,當有怒氣的時候要找個地方發洩出去,不能憋在心裡使肝氣鬱結。阿膠有養肝護肝的作用,平日可以做阿膠黑米粥等進行食療,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另外,會休息、心態平和、工作和生活有節奏是養肝最好的方式。

  拓展閱讀:想學中醫,不能只讀《黃帝內經》

  很多想學中醫的人,都覺得應該先找一本《黃帝內經》,因為它是中醫經典,事實上,《黃帝內經》類似於中醫的“憲法”,真的到了診病層面,還需要把“憲法”落地到“地方法規”。因為時代的不同而會有所變化,這個變化和人群的體質、生活環境、疾病譜的改變都有關係,如果不重視這一點,即便讀的是中醫經典,也會犯泥古的錯誤。

  以前有個著名的“反應停”事件,孕婦吃了新發明出來的可以治療妊娠嘔吐的藥“反應停”之後,生下的孩子是畸形的,四肢短小,被稱為“海豹兒”,這個經驗讓人們知道,這個藥有致畸作用,於是停用了這種藥,這就是經驗對理論的修正。

  《黃帝內經》是中醫治病的大政方針,但《黃帝內經》誕生之時,醫生的醫療經驗還遠遠不足,因此會死守《黃帝內經》的教條。到了後世,經驗不斷積累,甚至發現,其中有些是需要改變糾正的,這也是為什麼圍繞《黃帝內經》這本中醫經典,後世有那麼多醫者闡發各自的觀點並由此成書,以至於《黃帝內經》始終是歷代中醫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因為在這些研究中,也不斷充實完善著最早的中醫理論。想學中醫,不能只讀《黃帝內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