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理論與疑難病

《內經》理論與疑難病

  《內經》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實乃中醫藥學之綱目。下面是《內經》理論與疑難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一箇中醫,怎樣才能達到治療疑難病這個水平呢。首先一點你要會治常見病,你如果連常見病都不會治,你怎麼談得上治疑難病呢?治療疑難病,必須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否則這個疑難病擺在你面前你就無從辨證,無從分析,無從診斷,無從用方。因為你不具備這樣的理論功底,你就不可能分析到位。同時要有豐富的臨證經驗,不然疑難病擺在面前往往就是一團亂絲啊。

  嶽美中老師講得好啊,“辨證如理亂絲,用藥如解死結”,要有這樣的功夫的啊,否則你治療不了疑難病。當然也不可能所有的疑難病都能治,《內經》講上工也就是十全九,何況我們還達不到這個水平,不可能達到十全九。我經常講我自己達不到十全九,我能夠爭取達到百分之八十就非常了不起的,這是我個人對自己的要求。有百分之八十是見效的,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素問·著至教論》《素問·氣交變大論》這兩篇文章都先後提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就告訴我們,醫道要了解的知識特別多。《內經》就是這樣,包含了天文,地理,人事。所以張景嶽說《內經》是“上極天文,下窮地理,中悉人事”。具

  體地講呢,就是《內經》給我們確立了中醫學完整的系統的理論體系。這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論體系不僅是《內經》的,而且是整個中醫學的。可以講《內經》的理論體系,也可以講中醫學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是些什麼內容呢?歸結起來就是十大學說。我講的這個內容就是把《內經》理論體系的十大內容(十大學說)跟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這樣,對於《內經》的理論就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內經》獨有的東西,也是我們中醫獨有的東西。它源於古代的哲學思想。《易經》的《繫辭》裡面講:“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就是自然界的法則,自然界的規律。《易經》的這個話,就是把陰陽作為自然界的一個法則。《內經》講陰陽,是講的什麼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還是《易經》的思想。自然界的法則,自然界的規律,就是陰陽。“萬物之綱紀”,指出陰陽是萬事萬物分類的綱領;“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是講的來源。“父母”“本始”是指來源,生長,消亡,變化的根源就是陰陽。“神明之府”,這個“神明”不是講人的精神面貌,是講自然界的變化運動。有一些教科書把這個“神明”解釋成人的精神面貌,這是錯誤的。

  因為《內經》裡面講神是包括兩種,一種是自然界的神,一種是人體的神。自然界的神,就是講自然界的變化運動。人體的神是講人體的生命活動,這是廣義的,講人的神志思維,這是狹義的。這個概念我們要清楚啊,《內經》有原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天元紀大論》都有這個話:“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這個神是什麼呢?自然界的變化運動。陰陽是自然界的法則,自然界的規律,一切的生長收藏變化運動都在於陰陽。

  自然界的萬物都離不開陰陽,那我們人呢?“人身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人也一樣,我們中醫就用陰陽這個法則來認識自然,認識人體。張景嶽有一句話:“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這個話出自《類經》。《內經》裡面又講:“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素問·陰陽離合論》)“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人呢,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血為陰,“陰陽者,血氣之與男女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這都是從《內經》的原文中出來的。所以一切事物都用陰陽來分類,那這個法則是個什麼法則呢?這個法則用哲學家的話講,就是辯證法。所以張景嶽講一分為二,實際上就是辯證法。因此啊,陰陽就是辯證觀,中醫的辯證思想就是陰陽。

  我們認識自然是分陰陽,認識人體分陰陽,認識生理分陰陽,認識病理分陰陽,指導治療分陰陽,藥物分陰陽,看脈分陰陽,哪個東西不分陰陽啊?“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二十八脈裡面一半是屬陽的,一半是屬陰的,《瀕湖脈訣》講得很清楚。藥物“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事物都要分陰陽。

  所以陰陽是個什麼東西呢?就是一個辯證法則。它不是具體指某一個東西,如果你硬要講某一個東西,那就是水為陰,火為陽,“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這不就很清楚嗎?因為萬事萬物都可以用陰陽來劃分,大而天地,日月,小而每一個物體,比如這個杯子,上面是陽,下面是陰,外邊是陽,裡邊是陰,這個教室,外邊是陽,裡邊是陰,那邊坐的人,男為陽,女為陰,所以,《素問·陰陽離合論》講:

  “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它的關鍵是一個,就是辯證的法則。所以陰陽是我們中醫學理論的綱領,我們把它作為一個理論綱領,不論是什麼事物,都用這個綱領去認識,比如八綱辨證,它的綱就是陰陽。《傷寒論》六經分證,實際上它的綱也是陰陽,三陽是陽證嘛,三陰是陰證嘛,它按照《內經》的三陰三陽來劃分。大家學過中醫學基礎,就是了解陰陽學說實際上就是中醫的辯證觀。

  五行

  五行是什麼?五行本來出於《尚書·洪範》,春秋戰國時期的書。《尚書·洪範》裡面講五行,第一個是水,它第一個講的不是木而是水,第二個講的火,第三個講的木,第四個講的金,第五個講的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它是講的五種物質的特性,關鍵在於特性。我們中醫學《黃帝內經》就把《尚書·洪範》中的五行論搬到我們《內經》裡面作為一種理論。作為一種什麼理論呢?仍然用五行這種物質的特性,來說明萬事萬物的類別和聯絡。

  我們對萬事萬物的認識不僅有陰陽一個大綱,一個大的法則,而且有五行來分類,分為五種類,並且說明它們之間的複雜的聯絡,這就是五行。所以,我們看看,《素問·天元紀大論》講:“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溼風”。五行,主五個方位,東南西北中,產生五風。換句話講,就是指五風,風、熱、溼、燥、寒,用五行來分類。

  而人呢?“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人有五臟,五臟又化生五種功能,產生什麼功能呢?產生神志活動,即喜、怒、思、憂、恐。那就是說,用五行來認識自然界,用五行來認識人體,就根據這樣一個認識,在我們《內經》裡面就成了一個五行系統。這個五行系統呢,就是把自然界和人體融到一起歸類。這個歸類具體的原文就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我們來看一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東方生風,風生木……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

  我們看看這段文字,它歸了些什麼類。東方,方位;風,五氣;木,就是五行;在天,自然界,天上的氣候,是風;在地下,五行,是木;在人體,就是筋;在人體的五臟,就是肝;在五色裡面,蒼色,青也;在五音裡,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這個變動是講肝臟的變動,肝臟的變動就是病變舉動,它的最常見最主要的舉動是什麼呢?是握,握就是拘攣,拘攣就稱為握。在竅,肝開竅於目;在味,味就是酸味;在志,五志裡面,就是怒。這就是五行歸類。

  我們再看一段,“南方生熱,熱生火……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擾,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

  在天,熱氣;在地,屬火,五行裡面的火;在體,為血脈;在髒,心臟;在五色,赤色;在五音裡面,是徵,“角徵宮商羽”,五音;在聲,就是笑聲;在變動,為擾,注意《陰陽應象大論》原文裡面,這個字是個“憂”字。我現在把它改過來了,因為我發現《陰陽應象大論》當中這個“憂”字極有可能是錯的。為什麼呢?

  第一,這裡是講的變動,不是講的情志,前面的變動是握,這個變動如果是憂,憂是情志,這不符合邏輯。第二個理由,後面的肺為憂,這又出現個“憂”,是重複的,這是第二個理由。但是這只是一種推測。另外《素問·五常政大論》有這麼一句話:“赫曦之紀……其動炎灼妄擾”。“赫曦之紀”,就是講的火運之年,這一年的主要病變,是什麼呢?炎灼,就是火熱病變;妄,就是神志妄動;擾,注意這個擾字,妄擾,它不就是亂動嗎?我們又稱為躁擾不寧,是不是?火熱就會擾亂心神,那不就出現躁擾不寧啦。

  因此,從《五常政大論》反饋到《陰陽應象大論》,這個“憂”字很可能是錯的,多半是筆誤。古人寫“憂”字和“擾”字怎麼寫的,就差一個提手。所以我就琢磨這個字肯定是個“擾”字,不是“憂”字。接下來,在竅就是舌;在味就是苦味;在志為喜。後面還有幾段,我就不列舉了。

  這幾大段文字,“東方生風,風生木”,“南方生熱,熱生火”,“中央生溼,溼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就是一個系統的五行歸類。這就形成了一個五行系統,即將自然界的方位、五風、五色、五味、五音,人體的五臟、五氣、五官、五種病變舉動等聯絡起來,形成了一個五行系統。所以張仲景的《傷寒論》緒論裡面講:“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天,人,萬事萬物都用五行來歸類。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裡面又講:“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一開頭就是這句話。所以它離不開這個陰陽五行。

  我們運用五行來對萬物進行歸類,對人體進行歸類,形成一個五大系統。形成五大系統歸類以後,我們還要進一步認識它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相生的規律,第二個變化,就是相剋的規律,這是兩大規律。相生的規律,五行不是主五時嗎?生長化收藏,就是春、夏、長夏、秋、冬,這是一個什麼規律呢?這是一個五行相生的規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春-夏-長夏-秋-冬,它是一個相生的順序。我們就形成了一個五行相生的規律,就是這麼認識的。

  生長化收藏,實際上就是一個相生的`規律,春生才有夏長,夏長才有長夏化,長夏化才有秋收,秋收才有冬藏,有了冬藏才有春生。自然萬物是如此,我們種莊稼更是如此,氣候也是如此。這是相生的規律。那麼相剋的規律呢?《內經》裡面講了很多,我舉一條,《素問·六節藏象》裡面“五運之始,如環無端……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這是規律,我們叫“勝之”,簡稱相剋。春勝長夏-木克土,長夏勝冬-土克水,冬勝夏-水克火,夏勝秋-火克金,秋勝春-金克木,這就是五行時之勝,按照時令的相勝。實際上呢,就是五行相剋的規律。

  我們認識五行相生相剋,是從自然界的變化來認識的。因此我們學習五行哪,不能把它看成呆板的五種物體,這樣就錯了,它講的是特性。古人最早是認識一年五季的變化之間的複雜關係。《內經》把它延用過來,認識人體,那麼人體五藏之間,六腑之間,五官之間,五體之間,也就根據五行這個相生相剋的理論去認識它的變化。歸根結底,五行是系統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