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天地五味

內經天地五味

  《內經》包含了天文,地理,人事。所以張景嶽說《內經》是“上極天文,下窮地理,中悉人事”。下面是內經天地五味,和小編來看一下吧。

  飲檸檬水以美白肌膚,這是現代都市人較流行的做法。科學說,檸檬含有維生素C、檸檬酸等,具有抗氧化、促進肌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及抑制色素沉著等作用。科學指出檸檬美白的現象,卻沒解釋檸檬何以能「促進肌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之原理。這是隻知其表,不知其裡。現代科學分析的化學物質「檸檬酸」與中國傳統醫學中檸檬之「酸」味,名同實異。前者是器物的分子學概念,後者是無形無質的感官味覺;前者重在分子結構的推演,後者重在味覺功能的抽繹。分子論未能揭示的「酸」之原理,千萬年來既已存續於古中醫。

  五味,酸苦甘辛鹹,是天地賜於人類的五種基本味覺型別。

  《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慾不同,各有所通。」天地雖廣大不可量,但仍可以生活中常見草木之色味來切度之。所謂「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經·繫辭》)義即傍此。

  中國古人將這五種味道與心肝肺脾腎之五臟、東西南北中之五方、春夏長夏秋冬之五時、木火土金水之五行、風寒暑溼燥之五氣對應。五味的生剋制化,與五臟五方五時五行五氣的演進規律相和合。古人以此為桷榬,建構了中國固有醫學之廩瓴。賴此五味,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古中醫亦以此奠定了她在人類文明史的旌標,其高度至今未被超越。中醫墳典《黃帝內經》,以對五味用藏的推演,成為人類氣味學鼻祖。

  五味明,天地知。

  天地萬物,人為之靈,故萬物皆能為我所用。萬物用之最善者,莫過於五味。《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地以陰陽勃伏為朝夕,人以氣味入出為死生。氣入心肺,音聲出,顏色明;味入腸胃,厥化津血,以養五臟。形神怡和,歲月康強。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氣有開闔逆順,味有薄厚通洩;氣由清陽而見神明,味由濁陰而養臟腑。氣以味出入晝夜,味以氣更代水火。知氣味者,調之以陰陽;善陰陽者,運之以氣味。故《大論》又曰:「味出下竅,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甘酸辛苦,養生之法門;薄厚通洩,祛邪之通道。熟諳五味,岐黃之道過半矣。

  五味於五髒各有所屬。

  《素問·六節髒象論》:「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其味苦,其色赤,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其味辛,其色白,為陽中之少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其味鹹,其色黑,為陰中之太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為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概言之,心,南方火,味苦;肺,西方金,味辛;腎,北方水,味鹹;肝,東方木,味酸;脾,中央土,味甘。以五味應合五臟五色五方五時五行五氣,大至天地,細至毛髮,正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天人合一」觀。此「天人合一」觀疇寘中國哲學,中醫是其典式。而五味,則是中醫之甓甃。

  這裡需向讀者指出的,是此段《髒象論》的最後一句「十一髒,取決於膽也」。《素問·靈蘭秘典論》:「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繫於肝側,為肝之弼輔。民諺「肝膽相照」,即謂肝膽二髒互為表裡不可磔析。肝雖有將軍之謀慮,仍需膽中正之節制。惟膽氣平和中正,諸髒乃能乂安無懼。膽主精神(西醫謂神經),凡精神疾病,諸如焦躁、恐懼、驚嚇等,都與膽攸關。西醫臨床不知膽主精神這一功能,視膽為無用之物,輕易即將膽囊炎、膽結石等病患的膽切除。而病家通常並沒因膽切除身體好轉,反致精神轉惡、體能下降,百病叢生,咎辜終生。西醫理法粗疏,刀鉏之害,莫過於此。

  養生祛病,五味為尚。《素問·髒氣法時論》:「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此為五味之稟賦。辛散,則能開鬱;酸收,亦能消化;甘緩,多耦淡滲;鹹耎,又常潤下。此為五味之常性。今人食檸檬以美白,即取酸味消積化滯之功能也。筆者前文《千年長賦一消渴》:糟粕渣滓壅積腸道,鬱毒滋溢,則皮膚灰敗,毛髮枯瘁,口氣穢惡,四肢怠懈,精神萎糜,甚而臟腑罹患暴疾,可知腸道不潔是百病之源。故養生祛病,潔淨腸道為首功。中醫「下」法為之根本。今,酸味入腸,消積祛滯,促進腸道蠕動,推動腸道排洩糟粕鬱毒。糟粕出,鬱毒清,腸道潔,百病除,肌膚重煥光澤。此似檸檬之用,實則「酸」味之能矣。

  酸之消積,最為常見。如年節期間,飲食厚膩,大魚大肉,腸胃盛滿,通常一碟酸菜,或一碗酸湯,解膩去垢,精神大見清爽。一些「三高」患者常飲醋汁以化血栓降血脂等,大有來自。知「酸」之能,美容祛病則大可不必泥於檸檬,凡「酸」味之物,山楂、刺梨、各式酸菜等,效驗彰著。

  除酸之外,飲食之中,辛亦多用。辛,發散開鬱。蔥韭味辛,其入腸,以辛之發散開鬱鼓動腸道,推動腸道排洩糟粕。糟粕盡出,鬱毒驅滅,營養精微物質吸收增多,氣血化生來源大開,體能增強,床幃之事自然勃興。故坊間有「蔥韭壯陽」之說。

  老輩人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亦同此理。夏天陽氣興發在外,陰氣凝閉於內;冬天陽氣蟄藏在內,陰氣肅殺於外。人身陰氣盛則病,陽氣盛則健。所謂養生,無非逐陰散陰、生陽護陽。蘿蔔、姜,氣味辛溫。夏吃薑,辛入中焦,發散驅逐體內凝滯之陰,以長陽氣;冬吃蘿蔔,仍在辛味溫開,以衛伏陽。蘿蔔入腸,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腸鳴增加,甚至能感覺到腸道在肚子裡的蠕動。所以吃蘿蔔俗稱「順氣」。腸道蠕動加快,排出體內渣滓亦更通暢。

  他如夏天食苦瓜消暑清火。苦入心,味能降下。夏日炎炎,心煩意亂,苦降心火,煩熱自退。清暑清火,非瓜之能,實「苦」之功也。五味之能,百姓日用而不知。

  檸檬、生薑、蔥韭、蘿蔔、苦瓜,生活中再平常不過之細物,卻蘊含了中醫養生治病的法理:五味制化。

  五味雖能養生,然縱慾過度,嗜味不知節制,則病害生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五味致眚的徵象,因五臟而異。《素問·五藏生成篇》:「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臟所「合」者,外應也;五臟所「主」者,所不勝也,為其所克者也。鹹入腎,腎屬水,嗜鹹過度致水盛;水盛乘火,心為火,血脈及形貌顏色為之應,心傷故血脈稠厚蹇塞不通,顏色作黑。同理,嗜酸過度,木盛乘土,脾為土,肉腠及唇吻為之應,脾傷故肉胝不和口焦唇揭;嗜甘過度,土盛乘水,腎為水,骨、發為之應,腎傷則骨病痛而頭髮自落;嗜苦過度,火盛乘金,肺為金,皮、毛為之應,肺傷故皮毛枯槁;嗜辛過度,金盛乘木,肝為木,筋爪為之應,肝傷故手足脛股痙攣,甲爪乾枯無華。五味薄厚,五臟榮衰,生理綱紀,不過五行之生克矣。日益增多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心腦血管病、脂肪肝等患者,都是平時葷腥厚膩,不知節制,甘鹹攝入過多所致。這些病在過去一般稱作「富貴病」,粗食疏飯的貧窶之人,少見此「貴恙」。故古聖戒之曰:「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謂如法,如節制五味之法矣。是以養生之法,宜甘淡,不宜奢糜。「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古人以簡淡為尚,恬適為用;今人則不然,衣必錦繡,食必厚味,甘鹹滋膩於口腹,聲色惑亂於耳目,欲利交爭於膏肓,能不危殆乎。

  五味除了飲食日用,其攻邪治病,亦為中醫蒿矢。

  五味所忌,衛生大過。《靈樞·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辛屬肺金,肝病禁辛,金克木也;鹹屬腎水,心病禁鹹,水克火也;酸屬肝木,脾病禁酸,木克土也;甘屬脾土,腎病禁甘,土克水也;苦屬心火,肺病禁苦,火克金也。五味相率,五臟相制,五行相剋也。《素問·宣明五氣篇》:「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鹹走骨,骨病無多食鹹;苦走血,血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肺主氣,職肅降;辛入肺;氣病無多食辛者,肺病,氣機肅降不利,發散之辛入肺,致厥氣上逆,故重益肺病。同理,腎主骨,鹹入腎,腎病,鹹入重益其病,故骨病無多食鹹。心主血脈,苦入心;血病,苦入重益其病,故血病無多食苦。脾主肉,脾病,症見肉腠虛浮胖溼,甘入重益其病,故脾病無多食甘。肝主筋,肝病,症見筋節痙攣,酸入重益肝病,故痙攣者無多食酸。五味太過,五臟不堪負也。

  五味補瀉,乃因虛實。《素問·髒氣法時論》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五味之能,極於岐黃。明於五味,岐黃之道過半矣。

  古人歷經千萬年的探索驗證,以心神為綱,以護陽為目,以五味為之樞機,建立了中國固有醫學的恢弘體系。古人用藥,都是再平常不過的草木根荄,卻能化腐朽為神奇,藥到病處。非古人有神功秘技,惟稔熟醫理,掌握樞機,綱目並舉而已。

  中醫治病,人、症、時、地,各有不同,然,理法惟一。綱舉目張,才能成竹在胸。組方隨手拈來,效驗如湯潑雪。任耳疾病千變萬化,只要抓住綱領,它就不能為害人間。理法不明,猶無拄拐之瞽瞀,這路要怎麼走?現在中醫院校的學子們,虛浮躁進,為生業計,背經抄方,寢不暖席,食不甘味,不可謂不用功。所謂經方秘方,都是前人經驗之作,然不知其處方用藥原理,縱背一肚子經方秘方又能如何?捏著死方醫活人,既使偶爾見效,亦是瞎貓逮住死老鼠,蒙對了。理法不明,蒙對的機率亦會越來越小。如此,不僅病患,醫者自己亦會埋怨老祖宗的方子無效,是忽悠人,甚而連帶中醫一併掃入垃圾堆。世無明醫,豎子誤人也。中醫之凋蔽,不在中醫本身,而在恃中醫混飯之人無術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