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現代魅力

《黃帝內經》的現代魅力

  《內經》十分重視心理活動與健康、疾病之間的關係,從心理活動產生的生理基礎,到情志過用導致疾病的發生以及運用心理療法防治疾病,均有較為詳細的闡述,奠定了具有中醫特色的醫學心理學。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經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的醫學成就,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的發展基礎。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療經驗,汲取和融會了古代哲學及自然科學的成就,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絡,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建立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兩千餘年來,歷代醫家正是在《內經》所提供的理論原理、應用技術及其所採用的方法論的基礎上,透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和創新,使中醫學術得到持續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這也是《內經》之所以被歷代奉為“醫家之宗”的重要緣由。歷史已經推演到21世紀,現代科學的飛躍發展,推動了醫學科學的不斷進步。當前我們重新審視這部古老的經典,它的現代魅力究竟在哪裡呢?

  一、世界醫學史的奇蹟

  《內經》現有幾十種文字的翻譯本,流傳於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其學術的運用和研究相當廣泛,這在世界醫學發展史上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在世界醫學史上,曾經有過多種傳統醫學,如希臘、羅馬、印度、埃及、阿拉伯等。但經過漫長的歷史,除中國的傳統醫學得到了延續外,其他幾乎全部淪為民間醫學,或者出現了斷層現象。這在世界醫學史上是令人深思的。

  埃及人曾經創造過令人歎為觀止的醫學成就,但自從公元前332年埃及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以後,它的文化和傳統醫學便開始希臘化。此後又隨著羅馬被阿拉伯人入侵,埃及文化先後被融化到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圈內,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憑弔。

  印度傳統醫學雖然也曾經有豐富的內容,但約在公元前1500年受到雅利安人入侵後,也遭到了毀滅。

  古希臘-羅馬的醫學曾經隨著國家的繁榮而盛極一時,後來由於內部原因導致外敵入侵,文化先後中斷,而其傳統醫學在近代西醫學發展之後,遭到遺棄和散佚,其和阿拉伯醫學幾乎全部被取代了。

  在《內經》問世以前的中醫學,尚處於較為零星的不成系統的醫療經驗積累的階段,無理論可言。至春秋戰國時代,“諸子起,百家爭鳴”,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發展起來,出現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兵家等學派,這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學術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為醫學理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

  《內經》作者自覺地吸收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哲學思想,並與醫療經驗有機結合,使之昇華,形成了髒象學說、病因病機學說、診法學說及疾病防治學說,為中醫學奠定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也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方法。這也是中醫學歷千年而不衰,而且在世界傳統醫學中獨樹一幟的重要原因。

  以《內經》為代表的中醫學術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其真正的魅力在於:一是它的養生保健和治病的實用價值,中醫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二是它擁有中國傳統文化特殊的認識自然和生命的思維理念;三是它有一套至今魅力不減的理論體系的指導。自《內經》之後,中醫學術雖然代有發展、流派紛呈,醫學著作汗牛充棟,然而追溯這些學說、流派、著作的淵源,無一不是導源於《內經》。據說《內經》現有幾十種文字的翻譯本,流傳於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其學術的運用和研究相當廣泛,這在世界醫學發展史上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二、“天人合一”的醫學模式

  《內經》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遵循著同一自然規律

  中國古代先人們無論探討宇宙的生成或尋找生命的奧秘,都是圍繞著天人關係這個核心展開的。天、人是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天人之學是中國哲學的思維起點,也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

  《內經》是從研究天到研究人,從探討人到探討天,提出了“人與天地相參”,“善言天者,必驗於人”的觀點。可以認為,《內經》是以“天人一體”為理論核心,探討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醫學經典。

  所謂醫學模式,是指人們認識和處理健康與疾病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內經》確立了“天人合一”的醫學模式,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遵循著同一自然規律。於是,它將人體放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些大背景下來考察生命的活動規律。

  《內經》要求每一個醫生應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環境種種影響因素;“人事”,泛指社會人際之事,大而至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風習俗等,小而至於病人的政治經濟地位、家境際遇及個人經歷等,這些內容均與人體心身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天人合一”醫學模式貫穿於整個中醫學理論體系之中,指導人們認識人體生理病理及診治疾病和預防保健等醫療實踐活動。

  基於上述思路,《內經》關於健康的定義可以歸納為:1.軀體無異常變化,所謂“平人者不病也”;2.內部機能和諧,“形與神俱”;3.對外界環境適應,“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簡單地說,健康的本質就是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形與神(生理和心理)的和諧。人們的醫療實踐活動就是為了調整和維護這種和諧。《內經》的醫學模式告誡醫生不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誰生了病,有時比了解生了什麼病更為重要。疾病不過是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的一種反應,不同個體對疾病的反應是不同的,個體總是按照自身的反應和體驗呈現出種種臨床症狀。

  令人驚奇的是,《內經》“天人合一”的醫學模式與近年醫學界提出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基本觀點是相通的。這表現在兩者都不把“人”作為一個超然獨立的實體,而是看作自然社會環境中的一員。因此,認識健康與疾病,不僅著眼於個體,更著眼於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相互聯絡。其次,兩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個體健康與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強調社會心理因素的重要性,這就使得人們對於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及處理,不至於陷入單純生物因素的死衚衕。這對於推動中醫學術發展和提高診治疾病、預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三、彰顯東方文化色彩的學術理念

  形神合一的觀點是中醫學的生命觀。人是形神相偕的統一體,神不能脫離形體單獨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體現,形沒有神的依附就徒存軀殼而已。形神和諧是健康的象徵,形神失調是疾病的標誌

  發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國古代科學,以經驗積累加直覺領悟形成了其基本的認知方式,它偏重於綜合整體、取類比象的方法,著重系統功能的研究。這與發源於古希臘的西方科學迥然有別,後者以形式邏輯加實證主義作為其基本的認知方式,它偏重於分析還原的方法,著重形質實體的研究。《內經》理論體系的建構方法決定了其學術特點,歸納起來有三:

  (一)整體地把握生命規律。《內經》在探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過程中,並不是把人體分割成各個部分孤立地加以分析研究,而是從人體內部之間的相互聯絡和人體與自然界相互聯絡中加以認識的。

  《內經》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在結構上相互溝通,在功能上相互聯絡、相互協調、相互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內經》髒象理論是以五臟為中心組成五個功能系統,透過經絡,將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絡成一個整體。

  形體和精神是生命的兩大要素,形神合一的觀點是中醫學的生命觀,也是心身統一論的理論基礎。人是形神相偕的統一體,神不能脫離形體單獨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體現,形沒有神的依附就徒存軀殼而已。形神和諧是健康的象徵,形神失調是疾病的標誌。

  人類是宇宙萬物之一,與天地萬物有著共同的生成本原。《內經》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產生於自然界,賴自然條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動必然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和影響;人處在天地之中,人的生命現象也屬於自然現象的一部分,因此,自然變化的某些法則與人體生理活動的原理是一致的。《內經》正是從整體認識人體的基本觀念出發,要求醫生在診治疾病中不僅著眼於病變區域性的情況,而且重視整體對區域性的影響;不僅注意人體本身的變化,尤其要聯絡自然社會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在診斷疾病時要審察內外,治療中立法用方因時因地制宜;養生中必須順應自然,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辯證地對待生命活動。脫胎於中國古代哲學的《內經》理論體系,十分注意用辯證的目光對待生命活動。《內經》不僅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著共同的物質根源,而且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個事物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是普遍聯絡和永恆運動變化的。

  《內經》藉助古代陰陽學說的觀點闡釋人體生命活動中存在的對立、統一規律。人體的結構再複雜,均可以陰陽來劃分,陰陽中又可分為陰中之陽和陽中之陰等。從人的生命活動過程而言,人體陰陽對立雙方在矛盾運動中此消彼長、此盛彼衰,不斷維持動態平衡的過程。例如,生理活動中物質與功能的轉化,就是一對由平衡到不平衡,在矛盾運動中不斷求得新的平衡的陰陽對立統一的過程。“陽化氣,陰成形”,從有形物質轉化為無形物質,是“化氣”的過程,是“陽”作用的結果;從無形物質轉化為有形物質,是“陰”作用的結果。陰陽之間化氣、成形,生生化化,從而維持著正常的生理過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對正常生理活動的概括,一旦陰陽失和,即是病態。“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內經》理論體系就是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點來分析、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疾病的發生發展既然是陰陽失調所致,因而協調陰陽,就成為治病的基本準則。

  (三)從功能概括生命本質。《內經》說:“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是表現於外的各種現象、徵象;“道”,是法則和規律的意思。說明根據事物的外在表現,可以總結出事物變化的法則和規律。

  《內經》關於生命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主要是透過對自然現象和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總結、概括而來。“道”源於“候”。天道玄遠,神妙莫測,但可以透過氣象、物候的觀察,總結大自然變化的規律。同樣的道理,人體的臟腑藏匿於體內,醫生無法瞭解其生理活動情況,但可以透過觀察活體表現在外的生理病理現象,來把握生命的本質及其活動規律。

  《內經》理論體系的形成,就是先人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生活與醫療實踐中,仰觀天象,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結果。研究表明,《內經》髒象學說的形成,古代醫學家除了透過屍體解剖獲得對人體的初淺瞭解以外,更重要的是對活著的人體進行動態的觀察,透過分析人體對不同環境條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應,來認識人體的生理活動規律,即從“象”把握髒。

  四、現代養生保健和治病的寶典

  當前國際醫學界出現了一股“中醫熱”,與其說是“中醫熱”,不如說是“針灸熱”。中國醫學走向世界是以針灸為先導的

  《內經》162篇,把養生放在首要位置,強調防重於治。《內經》以“渴而穿井,鬥而鑄錐”為比喻,說明“病已成而後藥之”,“不亦晚乎”的道理,突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思想。

  《內經》認為,養生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形與神的和諧、臟腑氣血陰陽的和諧,藉以維護健康,達到延年益壽。養生的內容主要有:順應自然,效法自然界四時陰陽消長變化來調攝;情志方面要“恬虛無”,“精神內守”;飲食方面要“食飲有節”,“謹和無味”;勞作方面要“形勞而不倦”,避免“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等等。

  金元時代醫家張子和曾說,《內經》還是一部治病的法書。《內經》所闡述的中醫學理論是分析人體生理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這是中醫理論的生命力之所在。

  另據粗略統計,《內經》還記載了多種病證,尤其對熱病、瘧病、咳嗽、風病、痺病、痿病、厥病等病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作了專題討論,許多內容和觀點至今仍是臨床實踐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在治療方面,《內經》提出了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及因勢利導、治病求本、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標本緩急、補虛瀉實、寒熱溫清、預防與早治等原則。在治法方面,除了針灸和藥治外,還廣及精神療法、按摩、導引、藥熨、漬浴、術數等方法,這些說明了《內經》治法的廣泛性和多樣性,其中有些療法,如針灸、按摩、導引、精神療法、飲食療法等,已引起中外學者的重視。

  當前國際醫學界出現了一股“中醫熱”,與其說是“中醫熱”,不如說是“針灸熱”。中國醫學走向世界是以針灸為先導的。

  經絡現象是《內經》的一大發現。經絡學說集中體現了中醫學用整體系統的觀點觀察人體和治療疾病這一特點。對經絡現象的研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他們運用多種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初步證實了經絡現象的客觀存在。

  對於經絡實質的探究,成為近年來學術界研究的熱點。針灸療法除用於處理常見病外,還用於治療腫瘤、不孕症、減肥、戒毒、艾滋病及針刺麻醉等。可見,以《內經》為發端的經絡學說和針灸療法,已經顯示出其無法泯滅的科學光彩。

  五、多學科研究醫學的典範

  《內經》對中醫學的貢獻,不僅在於它彙集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而且也展示了多學科研究醫學的典範

  總覽《內經》,其內容遠不止涉及醫學一門學科,它還廣泛吸收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對天文學、曆法學、氣象學、生物學、地理學、心理學以及哲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內經》對中醫學的貢獻,不僅在於它彙集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而且也為我們展示了多學科研究醫學的典範。

  例如,《內經》記錄了春秋戰國時代氣象學成就,“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對四時、八節、二十四氣有了較早的應用,對氣象變化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的關係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創立了古代醫療氣象學――運氣學說。

  《素問・異法方宜論》中敘述了東南西北中五方地域的地理環境、氣候變化、當時的民風習俗、飲食習慣、體質特點、多發疾病及治療特點,這是醫學地理學的雛形。

  《內經》十分重視心理活動與健康、疾病之間的關係,從心理活動產生的生理基礎,到情志過用導致疾病的發生以及運用心理療法防治疾病,均有較為詳細的闡述,奠定了具有中醫特色的醫學心理學。

  《內經》還記述了較為豐富的生物鐘思想,認識到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變化存在著晝夜節律、潮汐節律、周月節律、週年節律,順應這些節律的變化有利於維護健康,否則容易導致疾病,等等。

  《內經》的多學科內容還有很多,限於篇幅不能一一盡述。《內經》時代這種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形式,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古代科學尚未精確分化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醫學科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以及哲學之間的互相聯絡、互相滲透。這種學科之間的聯絡、滲透、融合,正是產生新學說、新理論的重要途徑,也是學術發展的重要規律。這就是為什麼《內經》所確定的理論原則至今還有一定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現代科學已逐漸由高度分析的方法,趨向高度綜合及綜合與分析相結合的方向,而中醫學術的發展越來越需要藉助於與之相關的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才能有希望獲得突破。這一思路,不正是可以從《內經》的成功中得到深刻的啟迪嗎?

  記得任繼愈先生曾經說過,《內經》中某些有價值的思想和當時的唯物主義哲學發展經常是血肉相連的。科學不斷豐富和鞏固了唯物主義哲學,而唯物主義哲學也經常對科學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對待傳統中醫學,我們必須避免兩種極端傾向:“盲目的熱情”和“無知的懷疑”。既不可妄自尊大,把中醫學說成是“超科學”;也不能妄自菲薄,把它視作“偽科學”。歷史辯證法的原理告訴我們,把中醫學描繪得盡善盡美、毫無缺陷,與將它說得一無是處,並沒有太多差別,同樣是在扼殺它的生命,無助於其發揚光大。如果我們認識到中醫學有其內在的科學性,就必須努力挖掘、提煉這種科學性,使其成為世界文化和醫學的一部分,併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