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四時養生

《黃帝內經》的四時養生

  黃帝內經是一本養生的書籍,這本書籍詳細的介紹的中醫養生的方法,黃帝內經體質養生法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養生方法,講究根據人體的不同的體質來養生,對症下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黃帝內經》的四時養生,希望有所幫助!

  《黃帝內經》四時養生理論是“天人相應”整體觀在中醫養生學中的具體應用。它認為,只有能動地適應四季變化規律,才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性,避免衰老和疾病的發生。

  “四時養生”是《黃帝內經》在“天人相應”整體觀指導下,總結先秦諸子百家養生經驗後提出的,它強調養生保健要順應自然界的季節氣候變化,與天地陰陽保持協調平衡,以使人體內外環境和諧統一。“順四時而適寒暑”是中醫養生理論中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對於現代人類的養生保健實踐仍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1、”四時養生”是天人合一整體觀在中醫養生學中的具體體現

  “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命題。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與天、地、道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和諧統一的。自然界是人類生命活動的根本,人要健康長壽就必須順乎自然規律。莊子進一步提出:“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萬物循生”(《莊子天運》),他認為養生保健不僅要“順乎自然”,更重要的是掌握其規律,按自然規律去保健養生。《黃帝內經》在這一觀點的影響下,提出了“天人相應”學說,認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地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人類生存於自然界之中,其生命過程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一切生命活動均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無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日月運動、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春夏秋冬四季是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的徵象,又是陰陽升降、寒暑更迭的標誌,對自然界萬物的影響尤其重要,正如《易經繫辭》中說:“變通莫大乎四時。”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醫療實踐中,古人觀察到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一年四季的氣候特點是春溫春生,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寒冬藏。但是它們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個連續變化的過程。沒有生長,就無所謂收藏,也就沒有第二年的再生長。正因為有了寒熱溫涼、生長收藏的消長進退變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發育和成長。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

  《黃帝內經》十分重視四時變化對人體的影響,認為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寒暑變化是自然界陰陽此消彼長的運動過程所致,人體臟腑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界四時寒暑陰陽消長的影響,在正常生理狀況下,人與自然界時辰季節變化具有同步的相應性變化,人體生理功能隨著天地四時之氣的運動變化而進行著自然調節,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靈樞順氣一年分為四時》)。人類要在自然界中健康生活,就必須認識、適應、掌握這些規律。因此,《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柔剛。”只有能動地適應四季變化規律,才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性,避免不適和疾病的發生。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正是中醫四時養生法則的理論依據。

  2、四時養生的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四時養生的原則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2]。但對於此原則的理解和應用,歷代醫家不盡相同。例如,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中認為:“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於陰”,即春夏陽盛而易傷陰,飲食上宜多食寒涼之品以抑制陽亢;秋冬陰盛而易傷陽,宜多食溫熱飲食以保全陽氣。張志聰在《素問集註》中則認為:“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之。”由於春夏陽虛於內,陽虛則寒,宜用辛熱溫陽食品以補陽氣;秋冬陰虛於內,陰虛則熱,宜用寒涼養陰食品以補陰氣。高士宗在《素問直解》中提出:“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陽之氣收,少陽之氣藏,養陰養陽以從其根。”楊上善在《內經太素順養》中因文解義地註釋雲:“聖人與萬物俱浮,即春夏養陽也,與萬物俱沉,即秋冬養陰也。”

  對於以上觀點,我們認為是因於各醫家的經驗和角度不同而致的見仁見智之論,如果能夠充分領會《內經》四時養生之宗旨,就能夠辯證地應用該原則指導養生保健的實踐活動。

  3、《黃帝內經》四時養生的宗旨是保持機體內外陰陽協調

  中醫養生學對健康的定義是:人體在自然社會環境中,保持一種“陰平陽秘”的協調狀態。養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和維護該狀態,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謹查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黃帝內經》從“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的整體觀出發,已認識到四時陰陽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包括人體在內的萬物榮枯生死。因此,“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核心和宗旨,即是把握四時陰陽變化規律,結合季節氣候特點,調整人體的陰陽偏差,以保持人體內外的陰陽協調平衡。

  四時養生的`目的既然是保持人體內外的陰陽平衡協調,調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均不離乎陰陽的依存互根和消長轉化。例如,冬至―陽生,由春至夏是陽長陰消的過程,所以有春之溫、夏之熱;夏至―陰生,由秋至冬是陰長陽消的過程,所以有秋之涼、冬之寒。正是因於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才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展生長規律。因此,張景嶽在《類經》中指出:“夫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生。所以聖人春夏則養陽,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瘧洩,此陰勝之為病也。有秋冬不能養陰者,每因縱慾過熱,傷此陰氣,以致春夏多患火證,此陽勝之為病也。善養生者,宜切佩之。”

  根據這一原則,在具體的養生實踐中,就必須做到順應四時氣候以調養五臟之氣,即春養生,順應春季陽氣的生髮以舒肝氣;夏養長,順應夏季陽氣的旺盛以養心氣;秋養收,順應秋季陽氣的收藏以養肺氣;冬養藏,順應冬季陽氣的閉藏以養腎氣,維護人和自然的統一,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例如,春為萬物更新之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此時人體之陽氣也應順乎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一原則應具體貫穿到飲食、運動、起居、防病、精神調養等各個方面。如在飲食方面,宜多食能溫補陽氣的食物,李時珍《本草綱目》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在精神調養方面,《黃帝內經》明確指出:“以使志生”,即在春天要讓自已的意志生髮,而不要使情緒抑鬱。夏季養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養陽氣,關鍵在於暑熱外蒸,汗液大洩,毛孔開放,這時機體最易受風寒之邪侵襲。此外,還要防溼邪侵襲,因為溼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傷脾胃陽氣。

  因此,元代養生家邱處機主張夏季飲食應“溫暖,不令太飽,時時進之……其於肥膩當戒。”

  《養老壽親書》也告誡:“夏日天暑地熱,若簷下過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涼,以防賊風中人。”秋冬二季自然界陰氣轉旺,人體的陰氣亦外盛而內虛,秋季以燥為主氣,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因此秋季養生的關鍵是防燥護陰。冬季養陰著眼於藏,《黃帝內經》指出:“冬三月,此為閉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諄諄告誡道:“四時陰陽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在養生實踐中,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原則的重要性和指導性,在瞭解和把握自然界氣候變化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季節特點,順應陰陽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攝,養陽以助生長之能,養陰以益收藏之本。如此,才能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使機體處於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從而達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