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故事

那些《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故事

  一、寫在前面的話

  半個月以來,我以每晚80頁的速度讀完了長達1260多頁的《平凡的世界》,之前讀過最長的要算《約翰.克利斯跺夫》了。因為我一向畏懼200頁以上的小說,所以很多小說買回來也沒有讀。加之我是一個驕傲的讀者,驕傲的讀者也有許多弊端,在看任何書的時候都喜歡帶著批評的眼光去看,於是挑三揀四、吹毛求疵,就是許多經典名著也要被我批評得一無是處。《平凡的世界》在我的眼裡自然算不上什麼。

  我很早就看到過這樣的言論:路遙最感到驕傲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因為他的文學天賦有限,從而使得小說都有著過重的意識形態,現實有餘、變化不足,守舊有餘、創新不足,勵志有餘、揭批不足。這也是影響我閱讀《平凡的世界》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早在2002年我就買了《平凡的世界》的盜版,直到半年前將其送人,我也只讀了兩章,而且並沒有給我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直到前一陣子重新買回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正版,才又萌發閱讀的念頭。

  萌發閱讀《平凡的世界》的念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自己從事小說創作已經五年時間了,至今仍未取得突破。當然,這也許跟我的閱讀和創作取向有關。幾年下來,我所閱讀的90%的書籍都是外國名著,中國的書僅僅限於幾個先鋒作家,最多可以算上巴金的《家》和《憩園》,錢重書的《圍城》,沈從文的《邊城》,魯迅的《阿Q正傳》,《紅樓夢》也只讀到第40回。這樣的閱讀結果,使得我自己所寫小說缺少本土的氣息。我一直堅持純文學寫作。在純文學日益被通俗文學淹沒的中國,堅持純文學創作,勢必會非常艱辛,我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既然選擇了,就無怨無悔。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說我要閱讀一點中國小說。初步打算從最權威的文學獎——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讀起,之前讀過阿來的《塵埃落定》。老實說,《塵埃落定》無非是讓我溫習了一遍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而已,但在中國當代文學中也算得上是金字塔尖上的好東西了。

  此次之所以選擇從《平凡的世界》讀起——然後接著讀《穆斯林的葬禮》,接著讀《白鹿原》,接著讀《長恨歌》,最多再考慮閱讀《歷史的天空》——是因為它最長,一來挑戰自己的閱讀耐心,二來如果可以將《平凡的世界》讀完,其他幾部也就能讀完。

  之所以我只選擇以上幾部來讀,是因為雖說矛盾文學獎已經評了六屆,評出來的作品接近30部,但只要站在書店隨便一,再看看今天還有哪些書的名字仍然被人們記住或掛在嘴邊,你就會知道除開上面幾部之外,其他的書到底有多少閱讀的必要性。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提國內一位批評家說過的一句話:中國的許多作家創作一部作品花去了他們十年的時間,但讀者只需花二十年便將其遺忘。這種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了國內一些大作家們鼓搗出來的作品生命力之弱。

  現在,我們開始進入正題:

  路遙始終關注著國家和人們生活的變化或者說改變,作家的使命感促使他如實的反應這些變化。《平凡的世界》以1975年至1985年中國廣闊的社會背景,描寫了一幅當代農村生活的全景圖。確切地說是描寫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以孫、田、金三家為代表的人民的生活在這十年之間所發生的變化。

  路遙一生最佩服的作家是《創業史》的作者柳青,二人在寫作題材上乃至藝術追求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跟柳青一樣,他的創作心理始終纏繞著沉重的鄉土情結,他始終深情地關注著土地上的農民的生存狀態,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

  既然已經瞭解了上面這些,既已經瞭解了《平凡的世界》的大致內容,作為一個驕傲的讀者的我來說,自然不會對其感興趣的。因此當我捧起《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的時候,我就在想,讀《平凡的世界》到底讀什麼?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正如《小城無故事》,此處題目所取反意。眾所周知,人一生無非與衣、食、住、行打交道,《平凡的世界》中活著的這些人無非如此。想到這裡,我當初對能否閱讀下去產生了疑慮。好在這次閱讀一開始,我就改變了閱讀方式:完全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閱讀,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帶著批評和學習的眼光,也就是說,這次閱讀僅僅是當作消遣,而不是帶著去發現其中是否有什麼高明的寫作技巧,從而借鑑。

  但當我讀到第二部,讀到孫少平隻身來到黃原攬工,經過一番折騰並嚐到生活的辛酸,半年之後,在秋天一個細雨菲菲的下午,在黃原城市的電影院門口遇到田曉的時候,那一刻,我終於知道讀《平凡的世界》應當閱讀什麼了。

  對,《平凡的世界》從寫成之日到今天二十年過去了,最為值得閱讀的只有愛情,《平凡的世界》中能夠不朽的也只能是愛情。至於那些發生在土地上的變化都已經屬於過去,現在和將來仍會不斷地變化著,唯有愛情永恆。

  如果仔細閱讀過路遙的小長篇小說《人生》和中篇小說《在困難的日子裡》、《黃葉在秋風中飄落》及短篇小說《杏樹下》,就一定會發現,在某種不是很高的程度上,路遙算是一個寫愛情的高手。我們甚至可以從他的這些作品當中推測出來,其實在不同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都來自一個生活原型。

  特別是《在困難的日子裡》的吳亞玲和《人生》中的劉巧珍乃至《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三個人物三個不同的名字,但有幾點都是相同的。首先,這三個人物都是領導家的孩子(其中劉巧珍的父親是大隊書記,吳亞玲的父親是縣武裝部部長,至於田小的父親,官是越做越大,開始出場我們知道他是縣革委會副主任,縣上的二把手,後來升為地委二把手——行署專員,緊接著升為地委書記,在小說結束的時候他已經是省委副書記兼省所在市市長),家庭地位遠遠高於男主人公。

  其次,這三個人都非常高尚,思想也非常之前衛,同時總是年齡比男主人公小但卻比男主人公成熟(《在困難的日子裡》男主人公我叫“馬健強”,《人生》男主人公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叫孫少平)。

  再次,這位同一個原型演變出來的女子,最終總是沒有和男主人公走到一起。《在困難的日子裡》沒有寫結局,《人生》中劉巧珍一氣之下嫁了人,《平凡的世界》中的田小被洪水沖走了。其實這不難理解,雖然到目前為止,我沒有讀過關於路遙的任何只言片語,但我們很容易推測,田曉的結局應當就是路遙心目中的“她”即路遙用心良苦將其放到每一部作品當中的小仙女。

  言歸正傳,下面我將細緻討論《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

  二、愛情關係

  孫少安——田潤葉 ◆孫少安——賀秀蓮

  孫少平——赫紅梅 孫少平——侯玉英

  孫少平——田曉 孫少平——黃原陽溝大隊曹書記的大女兒

  孫少平——金 秀 ◇孫少平——惠 英

  ◆孫蘭花——王滿銀 ◇孫蘭香——吳仲平 ◆孫衛紅——金 強

  田潤葉——孫少安 ◆田潤葉——李向前 ◆田潤生——赫紅梅

  金 波——青海藏族女子 ◇金 秀——顧養民 金 秀——孫少平

  赫紅梅——孫少平 赫紅梅——顧養民 赫紅梅——前丈夫 ◆赫紅梅——田潤生

  ◆武惠良——杜麗麗

  以上標註實心符號的兩人表示生活在了一起,空心符號的作品中暗示將生活在一起。沒有標註符號的表示只有愛情關係,沒有生活到一起。以下我將著重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討論發生在他們二人身上的一些愛情關係,同時順帶交待出書中其他人之間的愛情糾葛。

  三、愛情簡述及評價

  1.孫少安的愛情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地點的變化:原西縣——黃原城——銅城大亞灣煤礦廠。因此,三部六卷也就各有所傾向。第一部的背景主要集中在原西縣,所以對孫少安的著筆遠遠大於孫少平,儘管小說是以孫少平的出場作為開頭,逐步因此故事的。

  我們從小說中知道,孫少安跟田潤葉是青梅竹馬,兩人之間從小就有了感情,尤其是田潤葉對孫少安,更是愛到了骨子裡,不惜捨棄作為一個女性的羞澀,主動出擊,幫助孫少平,將自己節約下來的50斤糧票送給孫少平,要他轉告他哥哥孫少安到縣城來一趟。孫少安來了縣城之後,她處處暗示自己愛他。這樣,一個溫柔嫻熟對愛執著的女子躍然紙上,立在了讀者面前。

  當表白不成,便用書信——少安哥:我願意一輩子和你好。潤葉。

  你看,短短的幾個字,便將那種情感寫到了極致。我想要是一個女子給一個男子寫這樣的信,這個男子還不得幸福死掉?如果說有一個女子給我寫這樣的信,我絕對會娶她並一生一世愛她!但我們的孫少安在小說當中卻充當了一個懦弱者,或者說,是他的明智讓他放棄了田潤葉對他的愛,從而將田潤葉推向了愛情的深淵。

  在這一點上,他遠不及他弟弟孫少平果敢和堅強。我們很容易從書當中讀出來,孫少平在面對愛情從來就沒有自卑過,但孫少安卻是因為自卑(或者說因為理性,覺得田潤葉跟他在一起,是永遠也不可能的事情)而放棄了田潤葉。

  當田潤葉三番五次從縣城回來,只是想見到孫少安,並向他表白或者說是投懷送抱,因為無需要再表白,一切都很明顯,孫少安知道田潤葉愛他,但孫少安的行為卻是讓我們失望的。當田潤葉的父親田福堂發現了女兒和孫少安的事情後,便動了點小手腳,讓孫少安按了批評,孫少安更是對潤葉火熱的愛唯恐避之不及了,居然跑到山西討回了二媽孃家的賀秀蓮做老婆。儘管我們從後文知道,孫少安跟賀秀蓮的結合簡直是完美的結合,但卻負了田潤葉至真至純的愛,終是一件憾事。這始終讓讀者感覺不舒服,心裡賭得慌,想要發洩又不知道為何發洩,或者說不知道如何發洩。

  至此,田潤葉變得心灰意冷,幾乎成了行屍走肉,以致於接下了的五六年時間裡守活寡,與深愛她的李向前形同路人,直到李向前因為愛她而無法得到她,從而借酒澆愁,酒後開車子失去雙腿,才突然喚回內心的情感,回到了李向前的身邊。但他們二人顯然付出得太多了,田潤葉跟李向前都失去了大好的青春不說,結婚後沒有及時生活在一起,享受夫妻間的完美生活,而且李向前還失去了雙腿。這一切看似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情,但問題的根由則是因為田潤葉之前始終愛著孫少安,才無法接受李向前的愛。我們甚至可以說,孫少安扼殺了田潤葉跟李向前的青春,孫少安斬斷了李向前的雙腿,孫少安讓田潤葉跟李向前後來的生活殘缺不全。

  好在當孫少安跟賀秀蓮結婚以後,開始生活雖然艱辛,但到底兩夫妻恩恩愛愛,晚上兩口子一絲不掛摟在一起的時候,那種幸福溢位來的感覺也仍是美好的。儘管孫少安時常在一些曾經跟田潤葉同時出現過的地方會想到田潤葉,會傷感一陣子,但自從他跟賀秀蓮結婚以後,甜潤葉就再也沒有真正走進他的心裡過。他過得心安理得。每當看到書中寫田潤葉如何傷心如何絕望如何麻木地生活中,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我就會在心裡對孫少安產生一股子仇恨,他對田潤葉實在是太殘忍了。

  當然,孫少安和賀秀蓮之間的愛情是美好的,在該書中也是刻畫得相當成功的。當他們生活艱苦的時候,賀秀蓮因愛惜自己的男人孫少安,在盛飯的時候自然起了私心,給男人孫少安舀稠的,將白麵饃饃三番五次送到孫少安的碗裡讓孫少安吃,而自己從來都不吃。在艱苦的歲月裡,這等好女人就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就是母親對自己的兒子,也未免能夠做到這一點。

  然而,我們的孫少安是如何對待她的好心的呢?他不但沒有領她的情,而是將飯倒進鍋裡,攪拌均勻重新舀,而是將饅頭放回去給奶奶吃。他雖然在父輩的眼中做了好兒子好孫子,但卻真正傷了妻子的心啊!這個嫁人不要任何嫁妝和彩禮的女人,就是在結婚之前買衣服也是為他買好的為自己買差的的女人,孫少安就是這樣對待的,自己去做乖兒子、乖孫子。

  最讓讀者無法原諒的是,孫少安居然打賀秀蓮一拳頭,一個人上床矇頭就睡。當然他是打算向妻子道歉的,但是男人的自尊心阻止了他這麼做——這該死的自尊心!當妻子秀蓮傷心哭泣之後,爬上床脫下衣服拉過被子睡在孫少安身邊委屈地說:“你把人家打得這麼重……人家都有了……”所謂有了是說有了孫少安的骨肉。至此,賀秀蓮這個人物形象活脫脫地立在了讀者面前,我們不得不嫉妒:孫少安這小子真他孃的有福氣,將田潤葉這般好的女子錯過了,還能找到這種女人!

  事實上孫少安後來的發跡以及事業上的大獲成功,無不是賀秀蓮對他精神上乃至物質上的支援,否則,孫少安是無法從一個貧窮的農民身成為“鄉鎮企業家”的。我們可以說,孫少安的成功賀秀蓮至少有一般以上的功勞。但老天爺總是容易嫉妒,讓這麼好的女人在生活剛剛過好的時候,竟讓她患上了肺癌。

  一點補充:書中關於孫少安和田潤葉兩人間小時候的生活,作者大多采用了是敘述的方式,真正細緻描寫的不多,其中田潤葉為孫少安縫補衣服算作一個特例。如果我們閱讀過作者的短篇小說《杏樹下》中王小萍為“我”縫補褲子,就知道這是直接挪移,但顯然失去了《杏樹下》中的感人力量。

  2.孫少平的愛情

  顯然,孫少平才是路遙著重刻畫的一號人物,才是作者自身經歷的寄託者。因此,孫少平的愛情自然也就多一些。因為搞寫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毛病,喜歡將書中的主人公寫得“神通廣大”些,畢竟這往往就是理想中的作者自己。

  孫少安只跟兩個女人有愛情關係,但跟孫少平有愛情瓜葛的多達6個,這不能不說作者有些自戀。只有作者自戀,才會反應到書中的主人公被如此多的女子喜歡。孫少平到小說的結局仍然不過是個煤礦工人,幹嗎會有那麼多的女人把他當寶貝?這天下的好男人難道都死光了?事實上,我們是不能這樣來看待小說的。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替作者滿足那些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美好幻想,我本人就常常在小說中虛構一個男子被很多漂亮又有學識又有氣質的女人愛得死去活來。

  如果說赫紅梅跟孫少平只是因為大家都只能吃黑麵饃連三等菜都幾乎吃不上而相互走近,如果說跛女子侯玉英是因為孫少平救了她的命而愛上她,如果說黃原城陽溝大隊曹書記兩口子是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加之孫少平肯吃苦耐勞才願意將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他,如果說金秀也許因為衝動且對顧養民產生了審美疲勞同時錯誤地把她和孫少平之間的近似兄妹的情感當成了愛才會愛上他,如果說原煤礦隊長孫少平最開始的師父王世才的婆娘惠英嫂是因為失去了丈夫無依無靠加之孫少平對她兒子明明的關愛才會愛上他,這一切我們都是說得過去的。但是,田曉對於孫少平的愛,我們無法簡單述,也無法隨便找出一個理由。

  我甚至覺得,田小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奢侈的愛。對於孫少平來說,田小對她的愛是刻骨銘心的,但無輕重之分。事實上有了那麼多女人愛著他,他會不會覺得天下的女子都喜歡他?這當然是我牽強附會。但對於我來說,就是將前面提到的五個女人對孫少平的愛加起來放在天平左端,再將田曉對孫少平的愛放在天平右端,顯然右端要重得!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時不刻不在嫉妒著孫少平!

  當我讀到田小記下的日記,我簡直又談了一場精神戀愛,覺得田小愛著的人是我。我狠狠地意戀了一回。但我在讀過這則日記之後跟書中的孫少平一樣,傷心絕望地哭了。因為我不得不哭,這等好的女子世間是不存在的,只有在詩歌中在藝術中才能存在。以下就是那則日記:

  ……常去旁邊的冶金學院游泳,曬得快成了黑炭頭。時時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我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驕傲。是的,真正的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

  是的,當你看到這樣的日記,如果又知道寫這則日記的女子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你無法不大哭,無法不絕望的!我看田曉因為搶救一個小孩而被洪流捲走的那段是在書店看的,那天晚上一個人在家,回家看書感到寂寞,於是下班後徑直來到書店。我從書店書架上取下書接著頭天晚上的地方看,當看到田曉被洪流捲走時,我竟然流下了眼淚,並想大聲痛哭!

  田曉,每一個男人心目中都希望有這樣的女子愛著自己。某種程度上來說,田曉是個天使,她是神而不是人。她太過完美乃至上天也開始嫉妒她了。如果說她真的跟孫少平走到了一起,讀者一樣無法接受的。因為孫少平根本不配擁有她,儘管他親吻了田曉,田曉將初吻及整顆心都交給了他,但他不配擁有。田小是屬於天下所有男人的,屬於所有男人心靈深處的。

  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孫少平和田小的愛情履歷:

  田小最初跟孫少平走近是因為他們兩人及金波和顧養民幾個人被選去地區搞演出,之後因為兩人都喜歡讀書漸漸熟悉起來,田小經常將家中的書及報紙(特別是參考訊息報)借給孫少平看。在孫少平畢業的時候,田小還請他吃了一頓好的。當孫少平回到家中務農後來教書,田小依然按週期給他寄報紙寫信,以幫助他不至於與外界失去聯絡。

  後來田小考上大學,靠近地區師院,仍然還是給孫少平寫信告知外界資訊並鼓勵他,但這時候的孫少平開始自暴自棄了,不那麼男人了,以前吹牛吹得太神,現在終於認識到自己不過是個農民,自覺不給田小回信了,因此二人之間暫時中斷了聯絡。看到這裡,我們也估計後文不會再讓兩人之間有何瓜葛了。但到第二部的時候,孫少安因為同學劉根民的關係,淘得了第一桶金,開起了磚廠,日子看起來好過起來了。自此,孫少平開始感覺到,自己不能再在家鄉雙水村待下去了,應當出去闖一闖了。書中說是孫少平想出去闖,實際上是迷茫是自卑。

  生活中即使是親兄弟,一個過得好一個過得不好,過得不好的那個也定然會自卑的,這種感覺可意會不可言傳。於是,我們的孫少平一個人來到了黃原城,開始了他的攬工生涯。半年之後,在一個秋雨菲菲的下午,在電影院門口,偶然碰到了田小。到此,書中第一次正面向讀者將田小刻畫了一番。事實上,這種刻畫是多餘的,田小自然長得很美,其實她長相如何已然不重要了,因為在讀者心目中她早已加入仙女的行列。這一點在作者筆下最漂亮的人物孫蘭香身上反而是失敗的。作者路遙用很多文字寫孫蘭香如何美麗如何校花如何大方符合有氣質,但讀者就是感覺不到。

  從此以後,接下來的兩年時間當中,孫少平在每週週末的一個晚上就成了田小父親辦公室的常客,享受著田小買給他的飯和精神糧食——名著經典。其中特別提到的有《牛牤》、《白帆船》和《熱妮亞.魯勉採娃》。《白帆船》是孫少平最喜歡的一本,但田小卻最喜歡的是《熱妮亞.魯勉採娃》,因為她要藉助這本書的內容,去導演她與孫少平的未來的生活,只是書中的生活結局不幸言中了孫少平和田小後來的生活。

  在這之間有一個小小的插曲,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筆,田小也正是因為這一筆插曲,才開始真正愛上孫少平的。孫少安的生意慢慢好了起來,但自己的弟弟孫少平在外面過著非人的生活,於是瞞著妻子賀秀蓮到黃原去,打算找弟弟孫少平回來和自己一起幹,但因為不知道弟弟幹活的工地在什麼地方,於是去找田小帶路。當田小跟孫少安來到孫少平的住處,發現他住在一個四面來風的只有幾根柱子的房子內,點著蠟燭,睡在一堆爛棉絮當中,正閱讀者田小借給他的書。

  當晚孫少平跟哥哥孫少安到哥哥開的旅館中住下,跟哥哥聊了一個晚上談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天早上,哥哥孫少安一個人回了家鄉雙水村。當孫少平回到他的臨時住處,發現多了一床新的褥子和一床新床單。我們知道這是田小買給他的,因為枕頭上有她給他還給他留下的字條: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田。

  也是簡單的幾個字。

  我們試著分一下,這個時候的田小,對孫少平的感情應當是很複雜的,有同情,有憐憫,有驚訝,也有愛。愛是因為覺得孫少平在這樣的環境中都能夠生存,而且對生活始終抱有信心。驚訝是她從來也無法猜想出,孫少平竟然過著這種日子。於是慢慢地,田小開始愛上了孫少平,在畢業之後的暑假裡,還親自導演了《熱妮亞.魯勉採娃》,由自己和孫少平擔任現實演員,跟孫少平約定兩年以後在古塔山上的一棵杜梨樹下不見不散。注意,這樹叫“杜梨”樹,跟“妒忌”有些諧音,妒忌離別之意,暗示了今後兩人將跟《熱妮亞.魯勉採娃》一樣。之前兩人已多次出來散步,到麻雀山,到古塔山,到河邊到橋上……這次,田小終於把自己交給了孫少平,投入了孫少平的懷抱。就在這個時候,孫少平也因為陽溝大隊曹書的幫忙和田小的從旁協助,要去銅城煤礦上班,即將成為正式工人了。田小也因為優秀進了省報社。

  到了銅城以後,田小記工作之機來見孫少平,並獻給他自己的香吻。但這個時候孫少平甚至連臉上的煤灰都沒有洗掉。我們從書中看不到田小對他任何的輕視,而是看到熱情看到愛。這是何等偉大何等高尚的愛啊,反正世間是沒有的。而我們知道,這時候田小已經有比孫少平各方面條件不知好多少倍的優秀男子高朗的追求,高朗的爺爺是國家紀委的高層。但田小心中只有孫少平。

  但孫少平到底還是自卑了一回,田小因為在心中寫到有人追求自己,即使信中處處洋溢著愛,處處是對孫少平愛的真心,但孫少平到底還是自卑了,不再給田小回信。到此,直到田小被洪水沖走孫少平去赴兩年前的約會,作者採取插敘的方式,交待出田小因為沒有接到孫少平的回信感覺到了問題所在,於是又專門去了銅城並將自己的全部真心完全交給了孫少平。我們知道,孫少平無憾了。他能夠獲得田小的愛就是死也值得。

  可是田小到底離開了讀者。

  3.其他幾個人的愛情

  除開以上的重頭戲,剩下來的幾齣愛情寫得最好的,就要算金波的愛情了。金波的愛情作者著筆最少,但比起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的愛情來毫不遜色。金波愛上青海藏族女子,為現實主義的《平凡的世界》染上了浪漫主義色彩。兩個處於萌動期的年輕人,因為歌聲的牽引,因為本能般的愛,將兩個人拉到了一起,擁抱到了一起,即使兩人語言上也無法溝通。我想,這是本書中最為純粹,也是最觸及到人類本質的愛了。但到底兩人被生硬地分開了,自始自終,就連對方的名字也不知道。金波的愛情是殘酷的,也是殘缺的。金波終於在八年以後終於鼓起勇氣,去青海尋找那位女子,但書中同時告訴我們他找不到她。於是,我們只能替他哭,替他傷心,替他遺憾一生,痛苦一生。如果我是金波,我只會捧著那位不知名女子送我的搪瓷缸子一杯一杯地往肚子裡茶水;如果我是那名女子,我只會整天對著草原深處吹奏金波送我的笛子,吹給大地聽。我是金波,無法再愛上任何女子。我是青海女子,我無法再愛上任何男子。

  孫少平高中時,村上除他跟金波以外,還有一個田潤生,田潤葉地這個弟弟給我們的印象是內向,但跟所有田家兒女一樣,骨子裡的固執,這一點我們從他對赫紅梅的愛上面可以看出來。甜潤生對赫紅梅的愛最初源於對同學的同情,也可能因為赫紅梅的美麗。但這顯然不是最為重要的,甜潤生對赫紅梅的愛,是出自於責任,是出自於人性的關愛,最終演變為男女之間的真愛的。正如作者所述,赫紅梅對孫少平其實不能算是愛,只能算是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理解和相通;對顧養民一方面除開青春期的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跟著顧養民即是跟困難分手;對她那教書的第一人男人,更多的是因為生活所迫,愛的成分明顯少於兩個人一起生活的相互依賴的成分,剛好有愛的時候,男人又因為打窯洞死了。只有對甜潤生的愛,才是經過生命的認知經過生活的磨練和淘洗之後的從骨子裡冒出來的愛。有點戲劇化的是,赫紅梅最終來到了孫少平的家鄉教起書來。

  我還不得不提到的是,孫少平的姐姐孫蘭花跟王滿銀的愛。有人肯定會反對我了,說王滿銀一個二桿子,好吃懶做,孫蘭花怎會跟他有愛情呢?事實上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孫蘭花雖然是被王滿銀強迫成為他女人的,但那個時候,王滿銀還是讓孫蘭花感到了自己是個女人的。給她買新衣服,給她講新鮮事。孫蘭花至少在那個時候是感到了幸福的。所以,後來即使王滿銀長年不歸家,縱使哥哥孫少安勸她離婚,縱使她有丈夫跟沒有丈夫一樣,縱使她苦得像頭牛拉扯著她和王滿銀的兩個孩子,縱使村裡很多男人想打她主義,但她仍堅守住了自己。其實,這一切都源於她對王滿銀的愛。而王滿銀在多年漂泊過著流浪漢似的生活以後,終於浪子回頭,回到了蘭花身邊,這一點還是給了讀者一點溫暖的安慰。

  至於孫少平二爸家的女兒孫衛紅跟金家金強的愛情,其實是甜潤生和赫紅梅的愛情的變奏。相同的是,兩對都遭到父母的反對,甜潤生是因為男家田家反對,孫衛紅是因為女家孫家反對。不同的是甜潤生因為執著和堅持拯救了自己,而孫衛紅是因為孫少安的提醒跟金強生米煮成熟飯,讓父親孫玉亭不得不同意。

  說到武惠良和杜麗麗的愛情,就很有意思了。不過這對夫婦的愛情更像是西方的愛情,不像是中國式的。杜麗麗是田潤葉的同學也是她最好的朋友,田潤葉從原西縣到黃原地團委工作,就是因為杜麗麗的關係武惠良給安排的。武惠良當時是黃原地區的地團委書記,後到原西縣任縣委書記。

  杜麗麗是《平凡的世界》中思想最獨特的一個人,她可以同時愛兩個男人,既愛丈夫,又愛省上的一個搞現代詩歌的詩人。按照她自己的說法,丈夫和那位詩人是她的兩種精神鳥兒的載體,她的這思想不可謂不前衛。但武惠良始終是個保守的人,或者說他始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化育出來的男人。他無法接受這種前衛的思想,於是兩個人帶著愛離了婚。

  4.孫蘭香的愛情

  孫蘭香之所以被我單獨拿出來談,是因為孫蘭香是作者在書中重點塑造的一個人物角色;之所以放在最後來談,是因為我覺得這個人物形象實在太過模糊,作者對孫蘭香的塑造顯然是失敗的。就整個《平凡的世界》而言,孫蘭香是最聰明最漂亮最具有氣質最高貴學位最高前途最光明的,這是作者想要告訴讀者的。

  但是,我們讀完整部書,唯一記得住的,仍然只是書中開頭地方孫少平回家路上在子村遇到替姐姐看屋的哭著的孫蘭香,最多還能記住透過插敘交待的她小時候跟二哥孫少平一起檢露水回來替奶奶治眼睛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將草尖上的露水弄掉。剩下來的就模糊一片了。也許是作者太想把蘭香這個人物寫好了,因此,才會寫得一塌糊塗,因此才會在每次寫蘭香的時候,反覆用“稍稍燙過的頭髮從耳根順過去”、“出落成一個高挑的姑娘”、“校花”之類乾癟的詞語去形容她。事實上路遙在蘭香身上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再漂亮再有氣質再有學問再聰明,也得透過具體的事例來突顯,而不能一個勁兒在那裡空喊著。所以,即使蘭香考的是國家重點大學,交的男友是省委副書記的兒子,身材再高再漂亮,讀者也會感到模糊,記不住。

  四、愛情之外的嘮叨

  即使我對《平凡的世界》評價並不怎麼很高,但單從閱讀的角度來說我還是非常喜歡的。本文僅就愛情角度來談點自己的想法,事實上還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談。但一部長達100萬字的鉅著,遠非我1萬個字就能夠說得清楚,況且,從來沒有一部書可以被完全解讀。既然單獨列出,命了小標題,不凡再多談一些。

  很顯然,作者在寫孫、田、金三家的時候,每家人的個性都是暗合一致的。比如孫家的不怕吃苦,勤勞,具體體現在孫少安兩兄弟對待勞動上。比如田家的執著,具體體現在田潤葉、田潤生和田小對待愛情上。比如金家(以金波金秀家為參考物件)的外柔內剛,具體體現在金波、金秀及金強身上。

  其次,說幾點作者在創作過程當中的無意借鑑和模仿。其一是金俊文的大兒子金強的哥哥金富在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後,一直在外偷東模西,這裡的寫法極像是對《阿Q正傳》中阿Q進城那一段的擴寫(當然阿Q對狗革命跟堂吉珂德大戰風車又是何其神似);二是孫少平跟師父的婆娘惠英姐的關係,總令人想起賈平凹的《天狗》中天狗和師孃。

  最後說說關於人物的塑造,其實,在前面分愛情的時候已經說過了,也就懶得說了。

  此次閱讀《平凡的世界》又讓我對創作有了新的認識。經過一番反思,我發現我這幾年創作一直在犯一個錯誤,那就是我一直在給批評者寫作,即我每當創作的時候想得更多的是,這麼寫那些批評家會如何來看,很少考慮到讀者。在我閱讀《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我突然明白到,再好的小說,首先得讓讀者讀下去!

  感謝《平凡的世界》,感謝路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