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少平在小說結局還是一個煤礦工人,這麼英俊的一個人,最後為了救自己的工友,差點把命也沒了,最關鍵的是從此他再也不英俊了,也許這是我所關心的,而他的女朋友曉霞,在一次自然災害中為了搶救生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少平從此一撅不振,對感情失去了信心,並且拒絕了喜歡自己的好姑娘。這個男主角後來變成了像<海上鋼琴師>裡面的主角,他已經習慣了煤礦的生活,並且即使有任何的的好的機會,他也不會離開煤礦,這裡遠離世俗,這裡有兄弟情。也許這一輩子,他也就這樣了。 他永遠是這樣的一種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侈望生活過多的酬報和寵愛,理智而清醒地面對現實,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這也許是許多所有從農村走出的知識階層所共有的一種心態。

  潤葉和向前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每天他們都在夕陽的餘輝中,在那條被夕陽染成桔紅色的路上一起回家,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正因為如此,向前更加堅定了生活的信念,卻使自己的腿斷了,他也承擔起了作為父親的責任,自己學修鞋,去作了一個修鞋匠。雖然他的家庭很富足。

  真的難以想象,起初,潤葉只喜歡少安,對向前十分反感,後來在別人的勸告下,沒有辦法,才嫁給了向前,可是婚後,她又不和向前在一起生活,一個人去別的城市工作,這間接導致了向前出了車禍。不過還好,向前也是一個好青年,我後來也才知道。也正是這場車禍,使向前和潤葉又生活在了一起,只是,在社會層面,世人都不明白潤葉為什麼要這樣作。

  關於作者路遙,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早期透過寫這部小說,就已經考慮到了發展經濟所造成的問題,小說中,少平透過平時不斷學習,瞭解西方社會,從而知道在西方富人取得財富後,會造福社會,以此來平衡貧富不均,差距,少平也就此豎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並把這些想法告訴了哥哥少安。

  少安經過坎坷的生活道路後,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民企業家,可是在改革開入的初期,在思想落後的農村,他又不敢露富,不敢太過張揚,生怕別人過分眼紅,可是又不知道把錢花在什麼地方,在一次和弟弟少平的談話後,他恍然大悟,開始和周圍有先進思想的人,一起為雙水村的孩子們重建小學,並以此來對抗在改革開放中,死灰復燃的封建殘餘。

  基本上這部小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正是所謂好人不長命,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去做一個壞人,也不能因此放棄理想,信念。裡面也有一些農村人可笑,愚昧,憨厚的生活片段,我也很喜歡,讓我想起了很多老家的生活畫面。令人鼓舞的是,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差不多都是大好青年。都是好同志,向作者路遙致敬!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也許是因為考試的原因,《平凡的世界》我沒有認真去看,好的作品總髮著金光,期末考試完後,我就開啟這本厚厚的書開始閱讀。

  這本高大於15釐米的書總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給人一種讀也讀不完的感覺,可是讀了一頁,這情節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這講的是中國城市,鄉村生活,孫少安、孫少平等人間發生的事,矛盾、挫折、愛情、歡樂,每個人的日常中的選擇……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選擇都有所不同,高調、嚴謹、平凡,在這本書中,主人公孫少平選擇了平凡。

  這位主人公的出生十分平凡——農民,貧窮使他羞澀靦腆,但沒有使他變得消極,經過一些磨練,他由一個羞澀的貧困少年變成了一個男子漢,在這之間,他也經歷了許多波折,離鄉打工,遠離親友去挖煤,田曉霞與他

  悽美的愛情,挖煤時的意外,這困難比我們所遇到的強幾百倍,是我們無法挺住的,但他勝我們一籌,他挺柱了。最後他童年時的玩伴,金波的妹妹向他表白,但他又拒絕了,他需要他自己的平凡生活。

  一本本名著,帶來我們需要的知識,讓我們好好理解每一句話。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我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省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代表作有《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等,1986年,先後推出著名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講述了孫家兄弟倆齊頭並進又相互映襯,透過他們兩條人生道路的曲折延伸,反映了當時農民的生存際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文中不僅對人物刻畫形象,而且對景的描寫也是裁月鏤雲,讓人顧景興懷。

  “遠遠近近的山巒,縱橫交錯的溝壑和川道,綠色已經開始漸漸濃重起來……”

  “古塔山上,有些樹葉被秋霜染成深紅,如同燃燒起一堆堆大火。天格外高遠而深邃,雲彩像新棉一般潔白,黃源河不僅樟賽,而且變得清澈如鏡,映照出兩岸的山色秋光……”

  文中對景色的描寫入木三分,讓人猶如身臨其境。

  《平凡的世界》在思想方面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深刻的哲理性。在作者筆下,生存環境的悲苦不僅僅是生計問題,更有發展空間的種種限制。實際上,路遙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堅毅品格更是在不斷追求發展的奮鬥過程中日臻完美的。寫苦難是為了寫苦難中的人。苦難越深重,戰勝苦難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難能可貴和令人敬佩。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初次讀《平凡的世界》,是在初二剛開學的時候,一個晚上囫圇吞棗地讀完了一本,感觸和領悟都不深刻。

  今年暑假,再讀《平凡的世界》,它不再是一本書、一個故事、它是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真實的詮釋了人生真諦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中有著一群平凡的人們,他們辛勤的勞作,他們為了生活拼撒汗水,他們面對大地懷揣著希望,他們腳踏實地的鑄造著黃土地的夢想。憑藉著無數汗水的澆灌,共同期待著未來豐收的時刻。平凡演繹著偉大,偉大又歸於平凡,在理想中暢遊,在現實中拼搏,他們用血和淚濃墨重彩的寫出了一個“韌”字,展現了黃土高原上一份不可磨滅的意志。

  可以說,正是因為讀了這本書,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此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他時刻能充滿激情、充滿鬥志。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改變命運。在讀書時,他立志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學習各種知識,參加多項活動,雖然家裡最窮,卻仍然贏得了同學們的尊敬;畢業後,不甘心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生活天地裡,毅然外出闖蕩,在成為一個煤炭工人以後,他憑藉自己辛苦的勞動征服了同來的一眾幹部公子,還在繁重的勞動之餘尋找時間不忘學習,力爭改變中國的採煤工藝流程。正像書中所講的:他們往往帶著一種悲壯的激情,在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上進行人生的搏鬥。同時,讀此書,我看到了世間的真情,平凡但是真摯,簡單但是濃烈,我們的生活亦是如此。從書中主人公孫少平、孫少安的成長曆程來看:人,最難戰勝的是自我。然而,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縛,克服人性中最懦弱的本性,那麼自卑也會變為堅強。

  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生活沒有如果,他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於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隻我們追求的一種途徑。

  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

  這一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這真的是一部很平凡的作品,寫出了平凡世界中各層人物在不同地位上生活的苦苦掙扎。是的,太平凡,太真實了,讓我覺得這些人就生活在我身邊一樣。曉霞死了,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一個多才能幹的美麗姑娘,一個有著顯郝地位卻又拋棄一切功名利碌而不顧一切去愛的偉大姑娘,一個處於人生最輝煌時期、最美好時代的年輕姑娘,她在一次採訪中英勇犧牲了。她和少平的那個約定還沒有實現,就走了。我替少平感到痛苦,彷彿感覺到了他的悲傷,彷彿看到了一顆破碎的心。無獨有偶,秀蓮也得了肺炎去世。少安沒了妻子,少平沒了愛人,他們生命中兩個最寶貴的,最至親至愛的女人走了,永遠地離開了他們。生活啊,你為什麼這樣殘酷?感動的不只是他們之間那種不至死不諭的愛情,而是這兩位女性的偉大。想想看,秀蓮也真夠可憐。她不嫌棄少安窮,連一分財禮也不是就嫁給了少安。她不怕苦不怕累,體貼善良勤勞能幹,和少安一起吃了許多的苦一起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當生活剛剛好轉,剛剛有起色的,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這樣突然地去了,留給我的是遺憾和悲傷。禁不住又懷疑了,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嗎?而少平,我完全理解他為什麼不願在大山裡生活,而要到外面去闖蕩去經歷去受苦。是的,我完全能理解。麻木、甘於現狀、甘於落後,這是多麼的可悲。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引起了我心靈的震憾和共鳴。可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青年,他連最起碼的幸福都得不到,不僅女朋友死了,最後他為了救一個曠工而受傷毀容。欣慰的是,他是那樣一個堅強。他從不為自己的地位、自己命運的坎坷而怨天尤人。他那種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不得不令我折服。但更令我佩服的是孫蘭香,她是一個讓人驕傲的女大學生。比較一下,我和她一樣年紀的時候,我又做了什麼,她又做了什麼。現在想來,每每讀到她,我心裡是一陣慚愧。怪不得少平說,他從不為妹妹蘭香的交往擔憂——她妹妹比誰都配。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

  近期,我拜讀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思緒良多,書中的故事久久迴盪在腦海中,此處與大家分享些感受。

  路遙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平鋪直敘了《平凡的世界》,但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場難以忘卻的洗禮。書中講述的是在黃土高原上,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都在黃土上耕地的農民,他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生活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哥哥孫少安為了能讓家裡過得好一點,年僅13歲就隨父親到田裡幹活,起早貪黑,18歲的時候靠著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生產隊長,並且能夠被眾人信服,他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穩重和成熟,是整個家庭的依靠。弟弟孫少平喜愛讀書,在書中領略了遠方,便更加憧憬外面的世界,物質上的缺乏並沒有阻止他尋找精神上的滿足,在高中畢業後,毅然離開家去奮鬥,他成為了攬工漢、煤礦工人,在這期間,他遭受過嘲諷,也獲得過幫助,但唯一不變的是,他一直在讀書,一直在奮鬥。

  本書的背景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轉變的時期,但作為當代人再去讀這本書,依然能夠從中看到自己,看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在艱苦歲月裡孫少平都在想盡辦法讀書,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何其幸運,我們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開闊眼界,充實自己,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在任何時代,奮鬥都是經久不息的話題,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路遙先生在書中寫到:“只有永不遏制的奮鬥,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的凋謝!”人活著,就要隨時準備經受磨難,克服磨難,才能走向自己的未來!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7

  一朵花。一棵草。一株晚櫻。一朵白雲。一座房屋。一個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這平凡世界中的小小一員。有的人高大,有的人矮小;有的人絕美,有的人醜惡;有的人粗鄙,有的人高尚;有的人不食人間煙火,有的人為生計奔波。我們所處的世界很平凡,然而處於這個平凡世界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平凡。

  兩個墜落人間的天使。

  曉霞是爽朗大方、與眾不同的女孩子。說不清我到底喜歡她什麼,反正就是喜歡。她和潤葉一樣不為世俗所擾,堅持自己的內心。然而曉霞又比潤葉幸運。曉霞喜歡少平,少平也敢喜歡曉霞;潤葉喜歡少安,少安卻不敢喜歡潤葉。少平比哥哥少安多幾分自信幾分學識,思想上也多幾分不同。雖然父親身居高位但她卻簡單樸素,不做作不傲嬌,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記者的職位。在她看到少安的工作環境後不僅沒有看低少安反而心疼他。如果這個世界有這樣一個不為外界因素所影響堅持愛你,為了愛你奮不顧身的人,那麼請一定要珍惜。可是我最愛的曉霞還沒有和少安走到白頭就去了另一個天堂。曉霞和少平說好下次一起回雙水村,以少平未婚妻的身份。他們的兩年之約馬上就要到了,可是曉霞卻永遠也赴不了這個約了。他們和曉霞在樹下講的那個故事裡的情侶一樣天各一方了。這是何等的心酸。愛在,人卻已經走丟,再也找不回來了。

  蘭香從小就是個懂事不讓家人操心的好姑娘。正如人們所說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在農村,很多家境不好的孩子在年紀算不上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為大人分憂了。因為家裡條件有限,他們小小年紀就擔負起了家庭的重任,承受了很多同齡人根本就沒聽說過的煩擾。可愛的蘭香在姐夫被勞教全家人哭哭啼啼而忘了喂被當做命根子的豬時悄悄提起豬桶,把這份本不該她承擔的責任擔了起來。少安在秀蓮的堅持和父親的勸說下和父母親分了家,為了不讓大嫂不開心大哥為難,蘭香在大哥給她零花錢時懂事地拒絕了。當然,懂事的孩子志氣也不會很低。可愛美麗的蘭香在經過了少衣缺食的初高中後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後來成為了中國頂尖物理學家。你看,可愛的蘭香果然讓人感到欣慰。

  幾段讓人唏噓的愛情。

  這世間有各種各樣的愛情,但是結局只有兩個,成或者敗。潤葉和少安的愛情,潤葉和向前的愛情,在某種程度上都有成有敗。一方面來說,潤葉少安屬於成的那類,因為他們兩情相悅;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敗的,因為自卑的初中畢業的少安覺得自己配不上吃公家飯的潤葉娶了賢惠不要彩禮的秀蓮,而失去愛情的潤葉又深陷在愛情的深坑裡無法自拔。兩個人的心裡都有愛情的種子,可是最終種子都枯死了。懷著對少安深深的愛和不滿足,潤葉在曉霞爺爺的騙說下嫁給了其實他一點也不愛甚至有些厭惡的李向前。其實向前有什麼錯呢?有的人這輩子只要你一遇見,便知道自己再也逃不掉了。向前自第一眼看到潤葉便深陷進了潤葉的溫柔鄉,可是在他醉酒出車禍雙腿截掉之前,他從未感受到潤葉的溫柔。無論怎麼努力討好,潤葉始終無法接受這個她不愛的丈夫。命運讓向前用雙腿換來潤葉的回心轉意。曉霞和少平就不用說了。兩顆相距最近最純潔的心,兩個美麗的人兒。但是幸福往往不會讓人稱心如意。天人永隔,多麼讓人難過。我寧願不曾愛過你,只要我還能在這世間看到你的容顏。可是你都不在了。我找遍了所有角落都沒有發現你。你知道嗎?我還在我們約定好的那棵樹下等你,等你回來。可是你,再也回不來了。你變成了天上的天使,可我還是人間庸庸碌碌的凡人。我的愛人,我什麼時候還能再撫摸你的臉龐?

  我的小慶幸

  很幸運,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吃不飽飯百姓愚昧的社會。不用體驗公社集體制大躍進這一系列恐怖的“進步”活動。想讀書可以讀書,想上大學只要努力就可以上。從小到大雖然日子清苦但是不至於吃不飽飯。當年的集體制不知餓死了多少可憐的人。地主的後代更是沒有出頭之日,在貧農中農面前永遠抬不起頭。說起來,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社會雖然很多時候被大家吐槽,各種不滿到處充斥,但是還是比那個吃不飽飯尊嚴無處擺放的社會強多了。至少,我們現在生活得差強人意。

  但是不管哪個時代,好或者不好,都有讓人敬佩的普通人。像孫少安孫少平田曉霞一樣簡單執著讓人喜歡的普通人。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我們這個時代也有那麼多偉大的普通人。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透過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以孫少平等人物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在複雜的矛盾糾葛裡所展現人物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形象地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深刻地反映了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勞動者是幸福的,無論在哪個時代。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

  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

  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於中國的現狀在於歷史的延續在於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

  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哪怕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然而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

  年輕就會犯錯,知錯能改就好。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敗都是做人的失敗。人生在世,最大的問題就是害怕做人上失敗。很多人跌跤,都是在做人上出了問題。每個人都應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人生能力建設,不管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為書寫著自己的人生。

  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一定要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好。有時走錯一步,會付出一生的代價,走對一步,可能會獲得一生的成功。一切都不晚,相信這本書帶給我的財富會使我一生受用不盡!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9

  彩雲是一個很喜歡看小說的人,不管是網路小說還是名著。相信也會有很多小夥伴喜歡看小說,《平凡的世界》這一部小說不懂你是否看過?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部小說。

  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作者簡介

  路遙(1949年—1992年),陝西清澗人。1973年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1976年大學畢業後,先後在《陝西文藝》和《延河》雜誌做編輯工作。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等。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讀後感

  當我一眼瞥見雜誌上路遙的照片時,整個人木在了那裡。這樣一個極嗜煙的男子,是否就是在騰雲駕霧中抓緊了一個村莊和時代的脈絡,一把拎了起來,厚重的砸在了我們的心上,讓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倍感沉重,不禁為之流淚?

  讀《平凡的世界》時,我是一名高中生。六個人的寢室,個個嗜好讀書,隔個周就買些雜誌,學期末總會買幾本小說。這本書是下鋪推薦給我的,推薦的時候沒有說其他的,唯獨一句“準備好哭!”一個人瞅了考試結束的空,一大早起來窩在上鋪看。冬日裡,暖氣熱烘烘的,暖氣片上蒸起來的土氣和書裡的土味兒混在了一起。乾淨的話語,不雜假的農村生活,一個時代的舞臺上演著幾家人的悲歡離合、幾代人的愛恨情仇,像一幅畫卷展現在我的面前。我看的不是小說,而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為每個人的際遇感嘆,為逝去的美好生命唏噓不已,更受書中人物不息的精神鼓舞。

  下鋪知道我在看這本書,一直沒有打擾我,任憑我在上面一會笑、一會哭。直到我看完半部,和她要另外半部的時候,她才從下鋪遞給我一杯水,叫我先吃飯。吃飯的當兒她和我講自己看書的感受,一起為書中人物同悲喜。她說“看了這本書,覺得自己更有勇氣好好生活了。比起他們來,我們生活中的幸福來得太容易了。”末了,她補充一句“真不想讓女主人公死。太可惜了!”

  如果生活是一本書,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如這本書一樣樸實,充滿了深厚的感情。希望小夥伴們可以買原著看,拿著書看,會讀出不一樣的感覺。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

  終於看完了《平凡的世界》,感悟頗多。只是心口有點堵,看不到真愛的結尾,看不到幸福圓滿的結局,主人公孫少平毅然的走著自己的堅實,不卑不亢,不屈不饒,那些真心的愛沒有成為他的幸福,或遺憾,或退避,都是為了愛。一種大義凜然,包容博愛,真正男人的形象。恐怕這就是作者所希望讀者所領悟的,一種奮發的精神。

  看完了,留在腦海裡的,慢慢的勾起童年時的模糊的記憶,一種似曾相識的情節,濃縮了的人生精華,不管世事變化滄桑,如何跌宕。支配人的是精神,是不屈的意志。

  看完了,獲得了什麼?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人,歷經苦難,享受愛情親情友情,領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穩自己,讓思想去飛,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泊的日子,走過,變成記憶,變成財富,鍛煉出不羈的靈魂。

  最欣賞主人公孫少平的刻畫,真實,頑強,這樣的意志定會鼓舞很多人,腳踏實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戀,卻是靠最簡樸的飯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憐;貧富地位如天壤之別的溫暖熱烈,卻以陰陽之隔而讓人蕩氣迴腸,真是欲哭無淚。最後走向的是什麼?儘管不得而知,但經歷之多,人生歷練之厚重,不會阻礙他前進的步伐。

  當金波找尋蒙古姑娘的羅曼蒂克的愛情的時候,聯想起人生的種種衝動,一種純自然的愛,盤踞著靈魂,八年。人不是應該活在自己的意象中,但你能不為這樣的痴情而感動,而落淚?當,心中如期而遇的愛情來到時,是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是用市儈的天平稱量?還是跟著愛情的腳步,信馬由韁。當金波唱起別人以為是神經病的歌的時候,不要去懷疑金波的傻,千萬不要,原諒年輕,原諒時代。讓我們留下敬意,憧憬。願那份美好,永伴一生。

  當田曉霞隨洪水逝去的時候,默默的為孫少平難過,就像天邊美麗的星星的隕落,為什麼如此美好,如此真誠善良的田曉霞,人生的腳步卻如此匆匆。美好的一切,不定會長遠,人生失望的環節,痛苦的片段,都是人生旅途上無法避免的`事實。讓思緒痛苦,清醒,只是為了更好的走好人生的未來之路,這樣的代價是大的,但又會若隱若現在生活中,在痛苦中感受世事無常。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1

  《平凡的世界》,這書名實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種洗盡鉛華,塵埃落定的感覺,是一個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的人,在經受了各種苦難的折磨之後,回頭再望來時路的時候,所表現出的一種寬容。想當初選擇讀這本書,也是被這書名所吸引。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來,慨嘆書名的妙處,同時也不停地問自己,究竟什麼是平凡?什麼是偉大?什麼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才是生活。戲臺上的情節是濃縮的,天上一天,人間一年,所以才有那麼緊湊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瑣碎的矛盾糾葛,你牽著我,我絆著你,剪不斷,理還亂,欲說還休,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銘心的愛,刻骨的恨,當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

  所有的少年時代,總有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著太多願望要實現,對自己的人生有著太多的期許。少年心思儘管膚淺,儘管狂妄,但畢竟有豪情。而現在,《平凡的世界》讓我從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腳踏實地,知道了平凡中的偉大。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2

  當看完路遙的這本小說,竟然沒有想到怎麼來表達讀後感,可能就像小說題目--平凡的世界。小說描寫了黃土高原的一個農村的各種人,我想說小說曲折,但又平凡。中間的辛酸和不幸又讓人覺得是那麼的突然,只是突然而已,不知道為什麼又引不起我的同情。裡面的情感線又是叫人匪夷所思,當潤葉愛上少安,因為現實而少安不能娶潤葉,潤葉嫁給自己不愛的李向前,當李向前失去雙腿之後,潤葉才慢慢接受他。而少安跟曉霞,曉霞的死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點,不然不知會不會像潤葉那樣。雖然結局是那麼的讓人詫異,可能也說明現實的殘酷。

  在這平凡中正有一股不平凡的力量從他們的心底噴出。儘管在有些人看來他的生活依舊平凡,但我仍固執的認為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實的、豐富的,這種精神世界的充實終將會帶給他幸福,這也許就是他的平凡而偉大之處!生活就是這樣,起伏的讓你無法適從,讓昨天還恩愛的倆人可能明天就分手,甚至讓你消失於這個世間。過好每一秒,因為下一秒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也不會像一個網路影片裡說:我會愛你到你不愛我的下一秒。那樣的不切實際。有人曾經這樣說我,可能見過了大起大落之後,表現出對它的不驚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我特認同這話。。謝謝!好吧,一個不眠夜,等待不知是黎明還是黑暗的到來。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3

  在我學習的星海中,讀過不少書,就如顆顆行星,難以數清,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著名文學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看著手中的書頁漸漸變薄,我於心不忍,我惶惶然,它們哪裡是書,已經是我密不可分的朋友了。

  我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更沒有任何能阻擋我在書的世界中漫遊的腳步。《平凡的世界》令我意猶未盡,故事講了在舊年代貧困的黃土高原的一個一貧如洗的孫氏家族在重重關卡中不容言敗,最終步步走向了復興。路遙用筆將悽美的文字躍然紙上,刻畫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流連忘返的是富有善良感的少年孫少平,他用堅強的毅力考上了高中,可殘酷的現實把孫少平逼上了死角,大學美夢就此破滅,可他並不退縮,當了煤礦工人,腳踏實地的幹活,受到了眾人的愛戴與尊敬。馬克思說過:人生就像大海,只有意志力堅強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海岸。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收穫了沉甸甸的碩實。他的精神如同爍爍光輝,時刻指引我前進的道路。

  書中也有刻苦愛學的孫蘭香;誠實穩重的孫少安;聰敏善良的田曉霞;多愁善感的田潤葉……文字,把你帶到了黃土高原,讓時間倒流,帶回了舊社會,與主人公同喜同悲。

  《平凡的世界》,讀完後令人回味無窮,教育了我們一個個引人深思的道理,希望人人都能得到文學的滋潤!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4

  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裡,我最敬佩的人也許就是孫少平了,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他都堅持學習,並且一直堅持著,這是難能可貴的, 他白天勞動了一天,不管有多累,他也要堅持看完報紙在休息,這一點讓我很敬佩,現在的我們,就缺少這種堅持的精神,我們也想好好學習,通常制定了一個很好的計劃,卻很難堅持下去,我們應該向少平學習。少平的努力沒有白費,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少平進了大牙灣煤礦當了一名礦工,從此也脫掉了農民的身份。在當時做一名礦工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大都是是一些有身份人家的子弟,但他們很難在這樣充滿危險的苦地方長期呆下去,和少平一同去的工人,不是偷跑回家就是誤工。但少平幾乎不誤一天工,月月滿工。他把工資寄給父親,好讓他買化肥和日常的油煙醬醋;他把錢寄給妹妹供她上大學,除此之外,買點自己喜歡的書報雜誌。少平最大的願望就是給父親箍兩三孔新窯洞,把這窯洞箍成雙水村最漂亮的,讓父母親,老祖母住上新房,在雙水村也風光風光,也讓雙水村的人們知道,他孫少平是有出息的!我們何嘗不是想找份好工作,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孝順孝順父母,盡兒女之道,盡兒女之責!

  少平的這種面對艱苦生活仍然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努力奮鬥中,我瞭解了奮鬥不僅僅是要吃苦,要受罪,奮鬥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執著,一種在黑夜裡呼喚黎明、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韌勁。現實中,縱然是強者,也難免苦痛,難免掙扎,難免有“彎”的時候,但彎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個“韌”字。

  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讓我感受頗深,這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我相信,讀完這本書,你的心靈會得到淨化。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5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具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全書字裡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

  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總之,世間所有的真情都在這裡得到了體現。我想起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

  因為有愛,有了溫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應該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