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感的古代情詩

最傷感的古代情詩

  中國古代也有很多傷感的愛情故事,在以下的經典情詩中便可體現出來。

  《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點評:這是一首借牛郎織女相會而歌頌美好純摯愛情的詞,自從漢代《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之後。各種藉助牛郎織女寫人間愛情的作品太多。歷代文人寫的含情脈脈,依依不捨,悽悽慘慘。秦觀寫出迢迢銀河中的鵲橋,有弄巧的彩雲。紛紛飛來的流星,是傳書的電光。情人的"柔情似水"定期見,乞巧的"佳期如夢"喜相逢。"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意即愛情貴在持久堅貞,而不在於朝夕相伴,形影不離。

  詩言情,《詩經》始。人們信奉的是:"多情自古傷離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對愛情提出最高要求和願望就是終日廝守,形影不離,又如:"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等等。無不以朝夕相伴永不分離為理想的。其實在任何社會里,離別是不可免的,秦觀的詞才說出了人間樂趣,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如此淨化了人的心靈。給離別者以心靈上的.美感!———妙哉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點評: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盪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儘管在流傳過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覆低徊,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詩中淳樸清新的民歌風格,內在節奏上重疊反覆的形式,表現出東方女性熱戀相思的心理特點。

  《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點評:這首詩運用託物以言情的比興手法表達對亡妻葦叢的忠貞與懷念。《孟子。盡心》篇中"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難為言"的語句。他創造性的將"觀於海"改為"曾經滄海",意即:曾經娶過像你這樣妻子的我,再也難得讓其它任何女子來替代你。(多麼感人的肺腑之言啊!)"除卻巫山不是雲"用了宋玉《高唐賦》中"朝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上",暗喻亡妻葦叢和對亡妻的情感為至大至美的"滄海"與"巫山雲"。意即其它任何"水"任何"雲"都相形見拙,或者黯然失色了!好一個"懶回顧"道出了作者在生活中有多少豔遇,可是他卻連回頭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元稹在亡妻後皈依佛門)故此"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這首古今悼亡名作應該記取全詩,不應將上下兩聯分開。——美極了!

  《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點評: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詩人從登樓在微風中所見,從茫茫天際引來"春愁"。春愁原來在"春色煙光殘照裡"的悽慘景色中,詩人"愁"的什麼?他埋怨啊,他說:"無言誰會憑闌意"。他打算狂歌醉酒解愁,但是,"強樂還無味",就是"舉杯消愁愁更愁"啊!於是就陷於更加痛苦之中。如此纏綿執著,排遣不開,解脫不了的"春愁"到底是為哪般?此詞結語:"衣帶漸寬人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原來是為了"她"。這一語誓詞,表達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詞句廣為流傳。備受評家讚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