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九年級上冊《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重要字詞,背誦默寫本詞。

  2、品味精練優美的語言,並用精練優美的語言仿寫句子。

  3、學習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4、感受毛澤東的精神境界。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精練優美的語言。

  2、學習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以及其中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3、感悟毛澤東的精神境界。

  一、簡介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陝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盪,過後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為了國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黨談判。其間,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後《新民晚報》公開發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二、朗讀、整體感知文意。

  1、自讀課文一遍,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語,正音或解釋

  2、學生聽錄音跟讀,小組展示。

  3、結合書下註解再讀課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詞的上下兩闕的意思歸納出來。

  上闕: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熱情讚美祖國的大好河山。

  下闕:評論歷代帝王,歌頌當代無產階級革命英雄。

  三、賞析

  1、“望”字統領到哪一句?

  2、小組合作做批註。從修辭手法、遣詞煉句兩方面賞析精彩詞句。

  (1)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裡冰封,千萬裡雪飄,寫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2)“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舞”、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3)“須”表明雪後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雲,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雲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豔多姿!

  (4)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者與後者比,褒貶的程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於前者。

  (5)“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正表現了毛澤東同志“天下大任,捨我其誰”的英雄豪情。“風流”不單指建功立業、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後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3、學生再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這首詞熱情讚美祖國壯麗河山,歌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勵人們為建立新中國而奮鬥。是中國詞壇傑出的詠雪之作。寫景、議論、抒情有機結合,渾然一體。

  四、背誦本首詞

  五、作業

  1、默寫本詩

  2、採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雪”為題,寫幾句詩,抒發自己的欣喜(悲傷等)感情,可嘗試使用各種修辭手法。

  六、教學反思:

  這一課我安排了一課時,雖然上課的整個過程比較流暢,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比較高漲,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還是發現了較多問題。

  1、除了朗讀、模仿錄音範讀,學生的活動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師提問的層面上,教師仍扮演了主角。

  2、從形式上看,本節課學生的群體活動就是小組合作。由於對時間關係,學生缺少了獨立思考的環節,課堂看似熱鬧,其實是部分學生在起主導作用,很多同學生淪為看客。

  3、從寫作連結來看,由於指導不夠,學生的作品呈現了單一化的局面,只寫雪景,而沒有借景抒發自己的某種感情。課堂上應該給學生較為充足的思考交流的時間,以便開啟思路。也可以讀一下程度好的同學的習作,給其他同學提供學習的範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