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浣溪沙香靨凝羞一笑開》詩詞原文及賞析

秦觀《浣溪沙香靨凝羞一笑開》詩詞原文及賞析

  《浣溪沙·香靨凝羞一笑開》是宋代文學家秦觀所作的一首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秦觀《浣溪沙香靨凝羞一笑開》詩詞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收藏和閱讀。

  原文

  香靨凝羞一笑開。柳腰如醉肯相挨。日長春困下樓臺。

  照水有情聊整鬢,倚闌無緒更兜鞋。眼邊牽繫懶歸來。

  【前言】

  《浣溪沙·香靨凝羞一笑開》是宋代文學家秦觀所作的一首詞。此詞狀寫懷春女子同其情人約會的過程,從赴約之前的略帶羞怯,到相會之時的風姿綽約、深情款款,再到離別時的依依不捨、脈脈含情,整個過程都寫得動感十足,並藉助人物特定的動作,揭示了其內心活動的變化。全詞風格婉媚清新,別具情致。

  【註釋】

  ⑴浣溪沙:原唐教坊曲舞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沙”又寫作“紗”。又稱“小庭花”“滿院春”等。

  ⑵柳腰:形容女子腰身嬌柔細軟。

  ⑶兜鞋:鞋後跟脫落,以手拔起。

  ⑷牽繫:牽引。此指眉目傳情。

  【翻譯】

  香臉含羞因莞爾一笑羞容隨著消失,腰肢如柳條般擺動著相偎相挨地走著,春天白日太長倦意濃厚而走下樓臺。她以水面為鏡子姑且整鬢梳妝。想起分別在即而倚著欄杆了無情緒,兜起脫落的繡鞋,眉目傳情,懶得歸來。

  【賞析】

  這首詞表現了一個女子同其情人約會的過程。從赴約之前的略帶羞怯,到相會之時的風姿綽約、深情款款,再到離別時的依依不捨、脈脈含情,整個過程都顯得動感十足。

  上片開頭“香靨凝羞”四字言簡意賅,將這位懷春少女特有的內心活動概括出來,“凝羞”形容其羞容之重,後面的“一笑開”表現出情感的變化,表明她放棄了矜持之心,轉向大膽和開放。接著她走下樓臺,“柳腰如醉”,借一“醉”字,既表現了女子腰部曲線的優美動人,又傳達出男子的讚美之情。“日長春困”作為一個方便的藉口,很好地掩飾了女子內心情感的豐富多彩,是其羞怯心理的一種體現。“暖相挨”的大膽動作,刻畫濃情卻不露香豔之痕,不失詞品。

  下片具體表現“下樓臺”“暖相挨”之後的一系列動作。相見時難別亦難,兩情繾綣,當然難捨難分。耳鬢廝磨之後,她以水面為鏡整鬢梳妝,顯得風情萬種;想到即刻就要分手,她又顯得情緒低落,兜起脫落的修鞋。最後一句,將她不願離去,不肯別離的心理,用“眼邊牽繫”的'動作來表現,傳神寫照,盡在阿堵中,含情脈脈,情絲繚繞,有畫龍點睛之妙。

  這首詞刻畫懷春女子的內心世界相當成功,從表現手法上分析,這主要得益於次日善於利用描述人物動作一表現心理的側面勾勒的筆法。作者特別注意捕捉戀愛中的女孩那特有的嬌羞而又含情的動作和神態。透過“香靨凝羞”“柳腰如醉”“照水”“整鬢”“倚欄”“兜鞋”“眼邊牽繫”這一系列動作和表情的刻畫,那位沉醉於戀愛中的女孩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遊,一字太虛,號邗溝居士,學者稱淮海先生。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為元祐黨人,紹聖(宋哲宗年號,1094—1098年)後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長短句》(又名《淮海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