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溝的水庫散文

榆林溝的水庫散文

  週日,同事們相約釣魚,我懶惰而不願去,同事以景色優美作為釣餌將我釣到了這個被當地人稱做為榆林溝的水庫。

  榆林溝呈V字形,將米脂城外的黃土高原從中劈開形成一條大溝。上個世紀70年代興修水利時,當地人在V字的中段築壩攔水,建成百畝水庫。清澈見底的水面在微風的吹動下形成小小的波瀾,就像一隻調皮的大手在拉動著碩大的百葉窗,一會兒開啟,一會兒關閉,延綿不斷。今年雨水充足,水庫兩邊垂柳好似渴極了,青青的柳絲一頭扎進了清水裡,頭也不抬的一次喝個夠。兩邊的山巒就像米脂的婆姨用翠綠的植被將自己打扮的分外妖嬈、清純而靚麗,而碧綠的水庫好似一面明鏡,將青山的麗影映照得清清楚楚,凸凹有致,窈窕動人。沿水庫岸邊往裡走,一片茂密的蘆葦蕩和著微風輕輕地擺動,好似大型合唱團和著整齊的節拍,揮舞著手臂輕聲吟唱著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十幾只黑白相間的黑色野鴨子調皮地穿梭其間,拍打著翅膀,濺起一溜水花;它們一會兒仰脖呼叫,惹得野鴨們紛紛觀望;一會兒又追逐同伴,啄得弱小的鴨子羽毛亂飛,驚叫聲聲。蘆葦蕩的東南角傳來陣陣轟鳴聲,抬頭一看,約十幾米寬的一條銀練似的瀑布凌空而下,在太陽的金輝下好似七仙女織的錦緞,懸掛在山壁上。恍惚間,我好像來到了花果山的水簾洞,在瀑布跌落的水霧間,似乎有群猴在嬉鬧、歡呼、雀躍。

  我登上了寬七、八米的壩面向西看,榆林溝水庫就像太白山的大爺海,又好似天山的瑤池,明鏡似的躺在黃土地上,不知名的水鳥盤旋上空,鳴叫著,呼喚著。釣魚愛好者紋絲不動地盯著水面,不時地拉起魚竿,魚兒誇張地擺動著尾巴。不論魚兒大小,釣魚者都會樂開了花,享受著收穫的喜悅。在壩面的東面又是另一番景象,緊挨著壩面還是一片密實的蘆葦蕩,在蘆葦蕩的下面暗子流動著一汪碧綠的清水,沿壩面由北向南流淌,直到南端的頂部突然折向西面,在西南角的懸崖上聚集在一起,斷然形成一道天然瀑布,好似銀河落九天,轟鳴著直直砸向水庫,擊起一片白霧,驚起水鳥一片鳴叫聲。蘆葦蕩的東面是一片溼地,豐茂翠綠的水草形成一片小小的草原,牛羊毛驢在草原裡很愜意地品味著灌滿漿的青草。就連農戶家養的土雞也漫步其間,它們在清理害蟲的同時也品嚐著青草的芳香。越過小草原,就是一望無際的玉米地,地下豐盛的水源四季不斷,滋潤著豐收的秋作物。

  壩面的北端,是一座高大的山脈,呈45度的之字形山路盤旋而上。我仔細觀察坡道,竟然發現有車轍隨路而上。心想,別人將車子能拉上山,說明山上有人家。我一時興起,隨著車轍沿山路而上。走到半山腰時,已經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真後悔一時衝動而上山。就在我想要下山時,一支帶橡皮頭的鉛筆躺在路中央,鉛筆頭直指山頂,好像路標一樣。我精神一振,撿起鉛筆直登山頂。當我爬上山頂時,汗水已經溼透了衣裳。站在山頂微風佛面,山下的景色一覽無餘。耀眼的水庫,就像一塊鑲著綠色邊子的寶石,波光粼粼,金色的光輝晃得太陽眯起了眼睛。對面的山頭就像戲臺下的人頭在攢動,連綿不絕,半山腰的公路好似陝北老漢的腰帶,纏繞在山腰逶迤遠去。遠處的榆商高速穿山越嶺,像黑色的赤練向遠方飛馳。山上陣陣松濤,好似在吟唱這人間仙境,腳下流水潺潺,一路奔湧到美好的明天。山路幾乎被青青的野草淹沒,各種不同顏色的花兒夾雜其間,點綴在這綠色的地毯中。雜草叢中的那一點鮮紅,便是山丹丹花,它莖直立,葉細長,狀似針形,花蕊若胭脂,在微風裡輕輕地晃動著,友好地給我這個不速之客打著招呼。暮然回首,在路的盡頭,赫然出現了松柏環抱的五座墳塋,墳頭一枝草也沒有,顯然是新墳。每座墳前都立了一塊雕刻細膩、精巧,人物、動物栩栩如生的石碑,石碑上記載著每一位故人的`生平簡介。五座墳塋裡最早去世的是一位清光緒年間的老婦人,最近的是今年去世的。看來這是當地一趙姓家族的後人在自己的親人去世後,安葬親人時將自家的祖墳一塊兒遷到這塊風水寶地。他很有眼光,將自己的祖先安葬在這高高的山頂上,青翠的松柏常年伴隨在身邊,茫茫的黃土高原盡收眼底,青山綠水,四季常青。

  我坐在野草叢中,嘴裡含著一枝草莖,苦澀而又新鮮。四周寂靜異常,突然覺得大腦裡一片空白,平時的工作壓力,生活煩惱似乎離我而去,在靜悄悄地享受著這份寂靜的美味,久久不願離去。

  約莫半個小時,山風凌厲地趕著我下山。在回去的路上,路過水庫的下游。清凌凌的流水穿過排水涵洞流到“紅鹼淖魚莊”的魚塘,莊主利用這流水建成游泳館、水上樂園等餐飲遊樂一體化產業,生意紅紅火火,彩旗飄飄,燈紅酒綠,熱鬧非凡,這兒成了米脂人遊樂休閒的好去處。隨著夜幕的降臨,魚莊的霓虹燈照得榆林溝上空一片金黃。划船的、游泳的、品嚐鮮魚的、歌聲、歡笑聲夾雜著卡拉OK的音樂聲,使整個榆林溝像燒開的水沸騰起來了。

  如果說天池是雍容華貴的貴婦人,榆林溝就是小家碧玉的米脂婆姨。如果說大爺海是天上神仙的沐浴池,榆林溝就是地上百姓的歡樂谷。這就是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最近訪問